第二十三章 問題很多的老爺子
字數:4219 加入書籤
暫時收起思緒,薑祁打開了手機,先發了一句“謝謝師姐”,然後才打開了李漁傳給他的文件。
幾十兆的文件裏麵卻沒有多少東西,就是一張高清版的現代金陵地圖,上麵用紅點標注著一個位置。
在紅點的後麵,拖著一條線,這條線也延伸出去一些分叉,如同一根樹枝一般。
薑祁明了,這就是金陵如今的龍脈分布圖。
當然,如果用地理科學的角度去看,這份地圖還有一個說法。
金陵紫金山山脈走向圖。
這份地圖來的可不簡單雖然很多人都說,風水學說就是古代的地理科學。
但二者之間還是有差距。
李漁給出的這個地圖,如果給一位地理學家,能夠找出很多不對勁的地方。
但如果要從風水的角度去看,這一副圖就彌足珍貴,放在古代,那是足以當成秘籍存在的物件。
由此可見,李漁是真的費了不少的功夫,才總結出了這麽一副地圖。
“這位師姐怎麽什麽也懂一點?”
薑祁感歎道:“堪稱曆史學的王語嫣了。”
一邊感歎著,一邊記下位置。
“金陵龍脈的起點,在”
薑祁看向地鐵站的指示牌,神色一動。
“紫金山明孝陵?”
一個小時之後,薑祁看著眼前明孝陵的入口,以及關著的柵欄門,和門口貼著的通知。
“園內修繕,關閉一天。”
薑祁無奈的讀出了通知的內容。
隻能說,來的真巧,正好趕上了人家日常的修繕維護的日子。
明孝陵算是紫金山上最出名的景點,其中葬著的,乃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和他的結發妻子馬氏。
偌大的一個園林,變成了景區,每天的人流量那麽大,日常修繕維護也在情理之中。
“你這後生,不知道今天閉園?大上午的杵在這裏做什麽?”
這時,從一旁的值班室裏,走出來一個老頭,穿著很有年代感的條紋半袖襯衫,手裏還拿著一個大大的笤帚。
薑祁聞言看過去。
這位老爺子看起來應該有六七十,微微佝僂著身子,卻也隻比薑祁矮一個頭,若是站直了,恐怕比180的薑祁還要高一些。
略顯清瘦的臉龐帶著很多的皺紋,但依稀可見,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周正英武的美男子。
“老爺子,我是從隔壁江北來的,確實不知道今天這裏不開門。”
薑祁打量老人的同時,老人也在打量著他。
“你這後生,長的不錯嘛,也就比我年輕時差那麽一點。”
老頭一邊說著,一邊掃地,道:“看你的年級,是學生?”
“嗯,江北大學曆史係的大一學生。”
薑祁見進不去明孝陵,也不著急這一會,便跟這位老爺子多聊幾句。
“學生好,學生好,學問這東西,最不能缺啊。我早些年,就是投學無路,直到三十多歲才找到了一個肯教我學問的老師。”
老爺子掃著地,見薑祁一時半會沒有走的意思,便放下笤帚,一屁股坐在值班室的台階上,不知從哪裏掏出一個煙鬥,點著美美的抽了一口。
“後生,你說你是學曆史的?”
“對。”
薑祁點點頭。
老頭道:“可了不得,在古時候,你這種學問人,是要做史官的。聽說,連皇上老子晚上睡的是哪個娘們,你們都要記下來。”
“我可沒那麽大本事。”
薑祁沒有在解釋,皇帝與妃子之間那點事,是由太監先記錄,再送到史官手裏編入起居錄。
反正結果差不多。
等等,老爺子你是不是在罵我?
“後生啊,我能不能問你幾件事?”
就在薑祁心裏吐槽的時候,聽到老爺子開口,便說道:“您請問。”
“你看看,有學問的就是不一樣,對我一個掃地的都這麽尊重,好後生啊!”
老頭子先是誇讚了一句,而後說道:“我是昨天剛過來上班的。”
“對這曆史啊,一竅不通。朱元璋是啥人,我還知道一點,可這明朝後麵的皇帝都是誰?”
薑祁聞言笑道:“這個簡單,朱元璋在位時,給自己的每個兒子都定了二十個字輩,您隻需要背過這個,明朝皇帝的傳承,也就能記的不離十。”
老爺子磕著煙鬥,問道“字輩我知道,那這朱元璋給他家太子定的字輩是個啥?”
這種基礎知識,薑祁自然是張口就來,道:“朱元璋給太子朱標定下的字輩,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老爺子若有所思,問道:“我隻要記住這個就行了?”
“不是,這是您問的。”
薑祁搖頭道:“太子一係,從第一代的朱允炆之後就沒有皇帝了。”
“皇帝世係轉移到了燕王係,也就是朱元璋的四兒子朱棣一係。”
“這一係的字輩是: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啪嗒”
薑祁剛剛說完,便看到老爺子手裏的煙鬥不小心掉在了地上。
老爺子隨手撿起來,說道:“你說的這些東西太複雜,我記不住。”
“算了,不說這個了。後生啊,我再問一下,這個朱棣和他的後人做了皇帝老子,幹的咋樣?”
“我可是知道,那朱元璋可是大英雄,他的後人沒給他丟人吧?”
薑祁想了想,說道:“昏君也有,明君也有,中庸之主也出過,非要說的話,還是好的多過壞的。”
“那看起來還行嘛。”
老爺子晃晃喲喲的站起來,嘟囔道:“咱跟人家皇帝老子們比不了,一輩子也就是一個老農民。”
說著,老爺子對薑祁神秘兮兮的擺手,低聲道:“後生,想不想進去?”
“您有辦法?”
薑祁問道,如果能進的話,他肯定是不想拖的。
“跟著我,帶你進去轉一圈,看到領導,就說你是我孫子。”
老爺子扛起笤帚,從腰間取出一把鑰匙打開鐵柵欄門,回頭道:“我今年七十二了,喊我一聲爺爺不吃虧吧?”
“謝謝老爺子了。”
薑祁含笑點頭,老爺子年級擺在這,當爺爺輩看,薑祁真不吃虧。
跟著老爺子的腳步,薑祁踏入了明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