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景隆獻策

字數:4115   加入書籤

A+A-




    “這小子,真他媽壞!”
    東宮的後殿裏,一直沒露頭悄悄看熱鬧的老爺子,笑得臉上的皺紋都堆了起來。
    用讀書人去治僧人,自家大孫這招是真高,但也是真壞。自古以來,隻要被這些讀書人盯上了,哪個有好下場
    聽殿裏群臣憤慨,大聲說著如何如何,老爺子忽然心生出幾分異樣來。這些官們,在他麵前可從來沒這麽積極過,都是打一鞭子才挪一下。
    打天下靠刀把子,治天下靠章。以前,自己是不是對他們有些過於苛刻了!
    心正想著這些,殿內淩漢大叫一句,賊禿!
    “咦,你娘的!”老爺子頓時大怒,他生平最討厭這兩個字,聽都聽不得。當年他剛剛坐擁江南之時,有個讀書人寫詩帶有禿字,都被他殺了全家。
    現在,淩漢竟然當眾喊賊禿
    這廝,難道除了頭鐵之外,脖子也鐵
    心大怒,忽然又聽裏麵淩漢說道,“從洪武十三年開始,清查天下天畝。大明有天千百餘萬頃,比前元多了四倍。看著不少,可隻是冰山一角!”
    “天下田畝,除了這些,還有許多記載世家大族名下沒查出來的,還有諸多寺廟的廟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們那些和尚,有什麽資格占據土地而不報!隱藏人口而自肥!”
    記住網址y.
    “不但都是廟產,臣所知有些僧人,私下仗著僧官的身份,在廟外也囤積了不少田地,穿上袈裟是和尚,脫了袈裟是地主!”
    後殿,默默聽著的老爺子,硬生生咽下心的怒氣。
    “念這老匹夫是個能臣幹吏,老子饒你這一回!”老爺子心裏咬牙暗罵。
    隨即,腦一想到天下有許多田畝,隱藏在寺院僧人手裏,心裏又氣不打一處來。
    “這些賊禿!”老爺子心裏罵道。
    殿,群臣退去,隻留下淩漢,傅友,方孝孺黃子澄等人。
    見他們說累了,朱允熥命人給他們上茶。
    “這事,孤交給你們辦!”朱允熥在寶座上說道,“不過,孤認為一開始不宜大張旗鼓,像你們說的讓地方官員檢舉,然後朝堂上彈劾,動靜太大了!”
    “大明有僧尼十餘萬人,寺廟上千,若是大動幹戈恐怕地方不平。咱們是清查田畝,取消他們的特權,和史書上的滅佛是兩回事。萬不能好事辦成了壞事,小事辦成了大事!”
    朱允熥認真的告誡,這些人雖然頭鐵是好幫手,但是方孝孺等人,畢竟沒有真正的在政務方麵有太多經驗。而且一旦鬧得沸沸揚揚,影響不好。傳到民間,不知道的還以為,朝廷看上了人家僧人的廟產,要抄家呢。
    曆朝曆代為什麽對這些僧人寬容,一是因為信眾太多,而他們有穩定國家的作用,二來曆史上許多皇帝信奉神佛,就連現在紫禁城都有幾處佛堂。所以,才對這些僧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今日隻是說個方向,具體該如何行事,你們私下裏要好好商量!”朱允熥又開口道,“不說是萬全之策,最起碼也要不出岔子!明白嗎”
    “臣等謹記!”幾位臣子起身回道。
    “不過也別畏首畏尾,有孤在你們身後,放手去做就是了。這事的細節,你們商議好報於孤聽,需要什麽孤一概答應!”朱允熥又笑道,“總之,要天下少一特權,給百姓多些田土!”
    “殿下所言甚是!”淩漢笑道,“那些和尚別的本事沒有,蠱惑人心的能耐卻是不小。若真是直接動手,難免有幾處佛法昌盛的地方要出亂子!若是激起了民亂,臣等就萬死不辭了!”
    “是這個道理!”朱允熥笑道,“事是好事,於國於民有利。諸位愛卿辦好了,自然可以青史留名。可若是辦不好,自然會留下罵名!”
    一聽可以青史留名,這些頭鐵的臣們,各個呼吸急促眼冒精光。
    這時,朱允熥的餘光瞥見,殿門口肅立的王恥進來,“殿下,人來了!”
    “傳吧!”朱允熥點點頭,又對幾位臣說道,“這事光你們這些臣辦,孤怕你們力有不逮。一個好漢三個幫,孤給你們叫來兩個幫手!”
    臣們詫異的回頭,眼神更加詫異起來。
    殿外,曹國公李景隆和錦衣衛指揮使何廣義,一前一後的進來。
    “臣,參見太孫殿下!”
    “起來吧!”朱允熥微微頷首,對臣們笑道,“曹國公主管著應天府的城防兵馬,若需要官兵配合,你們和曹國公商議,然後找孤用印。”
    “孤再讓何指揮,調一隊錦衣衛協同輔助。”
    朱允熥本是好心,可是看起來這些官們並不怎麽買賬。其他人還好,淩漢方孝孺等人,對何廣義這種皇帝的耳目,可是一點好臉色都沒有。
    “殿下,臣有些淺見!”
    曹國公李景隆開口說道,這事朱允熥已經事先告知了他一二。又在殿外旁聽了一會,見那些臣們隻知道喊口號,卻沒說什麽具體的方法,心存了幾分顯擺的心思。
    再說,這是皇太孫要辦的事,他李景隆出謀劃策,當仁不讓!
    朱允熥端著茶杯喝了一口,笑道,“本就是集思廣益,說來無妨!”
    若不是李景隆是個武人,這事他還真想交給李景隆去辦。這廝是除了打仗,樣樣精通。除了帶兵,無所不明。
    “各位大人,這事到底要怎麽弄,有個章程沒有”
    李景隆是超品的國公,他一說話,臣們都要正色傾聽。
    “適才,我在外麵聽了幾耳朵。真要像你們說的,又是檢舉又是彈劾的,這事可就大了!到時候朝堂扯皮,民間沸議,和尚們惶惶不可終日,好差事也辦砸了!殿下擔心的,也正是這點!”
    “曹國公有何高見”翰林學士黃子澄開口問道。
    “高見不敢當!”李景隆笑笑,“這世上有些事,你和他講道理,他和你耍無賴,你和他耍無賴,他和你講道理。對付那些僧人,沒必要堂堂正氣,有時候一些小手段,反而能事半功倍!”
    說著,李景隆對朱允熥行禮,又道,“殿下,臣若是說的過了,請殿下恕臣妄言!”
    “你且說!”朱允熥給了個鼓勵的眼神。
    臣們頭鐵,李景隆蔫壞,朱允熥要的,就是這樣一個組合。
    “臣打個比方,好比京城外的棲霞寺,臣和那寺的方丈道然有過數麵之緣!”李景隆笑道,“棲霞寺有僧人數百,記名的俗家信眾上萬人,若是貿然查處,用什麽罪名”
    “怕是這邊諸位大人剛一動手,那邊他就發動信眾擊鼓鳴冤,鬧得沸沸揚揚了!”
    “你別賣關子了,說正題!”朱允熥笑道。
    “是!”李景隆躬身,隨即又道,“方才說到道然和尚,他不但是方丈,還是城外有名的地主,臣聽說好幾個大莊子,雖然掛在別人的名下,卻是他的私產!”
    “白天他是高僧,晚上他卻是個花和尚!脫了袈裟穿上綢緞,儼然就是個富家老爺!”
    說著,李景隆微微一笑,“那道然最愛風月場所,越是風月越好!秦淮河上有一畫舫,每到晚上精彩絕倫。道然和那畫舫的頭牌打的火熱,流連忘返!”
    /75/75244/293350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