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第161章
字數:4940 加入書籤
第161章錦瑟華年
年逾二十八歲的官場黃金單身漢卓思衡定親的消息是官場上各人走親訪友時,除了你家孩子模擬考怎麽樣以外,最被關注的話題。
但楊家人卻等啊等,盼了好久也沒等到卓家人上門,隻聽到是卓家大哥要成親了,一時都啞然無聲。陶南雲何等聰慧,意識到定然是夫君沒把事情講清楚,倒推了人家有情人一把,給卓司業的婚事定了下來,可憐楊小妹哭腫了眼睛,這次是但憑誰怎麽哄都哄不好了。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兄長,楊令昭穿著全副鎧甲,拿出家傳的寶刀掛佩在身,騎上父親的老馬坐騎,打算親自去拜訪了一趟卓家,陶南雲心想是不是殺氣有點太重像是逼婚搶親一般的架勢,讓人家卓家怎麽想?可三個弟妹全都在臨行前給大哥相送壯行,楊令顯還專門拿了壺酒來,一家人無論男女,句句祝福豪言壯語,從旗開得勝到應許而還,仿佛是大哥帶不回卓悉衡的人,帶回他腦袋也行。
這可能就是武將剽悍的家風淵源吧……想起自己未曾謀麵的公爹是何等英雄人物,陶南雲心道這四個兒女也確實不失家傳英雄本色……
楊令昭身受崇嶺軍治關守備將軍,說威風八麵都已是委婉,更別提全副武裝出現在卓家門前遞上自己的拜帖時,仿佛是單騎扣關的先鋒血海裏殺回的猛將,正巧當日卓思衡休沐在家,正同悉衡講些解試需注意的點,就見通傳的人戰戰兢兢,直道老爺不好。
卓思衡去到前院正廳,看見的便是仿佛年畫上的門神橫刀攔惡鬼一樣的畫麵。
“見過卓司業。”對方雙手環扣,用標準瀟灑的武將禮節問候,結合聲音,卓思衡這才看見此人竟是當日在禦道截問自己的那位驍勇猛將。
隻是對方今日臉色為何如此難看?
“再見將軍風采依舊,請坐。”卓思衡也以文官禮節見過。
但對方卻沒有落座的意思,隻道:“楊某人前來不是敘舊,而是想問一句卓大人因何失言失信?”
卓思衡愣住了,趕忙解釋:“提親那日我本想親自前往,是家舅告知,親定該是長輩行事商議,若晚輩自己去,顯得我家唐突粗魯,恐惹人笑,故而我才未能親去。”可他急切剖白完先是自己心中起了疑竇,楊某人?沒聽說桑薇的親戚有姓楊的啊?
自稱楊姓的將軍揚起眼眉來,語調肅殺,好像隨時都要抓卓思衡去祭旗一般:“大人若覺得此門親事有礙前途另擇高門,大可直言歧處。楊某人雖是得沐天恩破例世襲家父將銜,但捫心自問,從不敢忘廢家父言教,日日勤苦於軍務,操持於大帳。邊關軍鎮確實不如禁軍風光,若無戰事,也的確有名無實,於權勢上失了煊赫。這些滿朝文武心知肚明,何必當麵一套背後一套?”
卓思衡細細思考此人言語,看其隱含怒意並非像是故意找茬,好像確實是自己做錯什麽一般,但他又無從得知,最快速能幫助他理清思路的線索就是此人來曆姓名,於是問道:“或許楊將軍哪裏誤會了,可否告知在下姓名與過往相交,若真是錯在在下,必定負荊請罪。”
“楊令昭。”
卓思衡愣住須臾,立即道:“您是崇嶺軍治關守備楊將軍?前幾日還朝述職的那位楊將軍?”
“正是在下。”
慧衡在前幾日還同自己說過,楊將軍好不容易回來,要抓緊時間說說悉衡的事情,卓思衡還特意跑去問悉衡,自己弟弟應肯說大哥是父也是母,他的婚事隻聽父母之命即可,若大哥和二姐都喜歡楊令儀,他本就和楊家四小姐有青梅竹馬的情誼,自然不會忤逆。
卓思衡覺得弟弟大概是還沒開竅,仿佛自己當年一般,不過既然同意,那也是對楊家四小姐有情誼在,可以先去和楊家說兩句。但一事接著一事紛至遝來,他忙得焦頭爛額,將此事告知了舅舅,打算有空再做商議,沒想到人家找上門來……
不對,楊家最開始找自己如果是為了悉衡和令儀的事……那他豈不是會錯了意?
他忽然笑出了聲。
這聲音幾乎要激怒楊令昭了,可很快,卓思衡連連擺手,無奈又尷尬道:“楊將軍,咱們全錯了。”
“何錯之有?”楊令昭本是生氣的,可看卓思衡的笑容卻不似嘲笑,他今日雖覺得自己唐突,也是為小妹做此一搏,總不能不聽人家解釋,所以耐著性子也要聽完。
卓思衡便將自己的婚事是如何促成與理解錯誤之處一一告知,楊令昭先是驚奇,再是懵然,最後也隻能尷尬賠笑,給自己的魯莽也找個台階下。他到底是直心直性,急吼吼出了岔子,自己敢說,卓思衡也敢信,到頭來小妹的姻緣其實和自己說得成了兩回事。
“卓兄,我言語麻煩了,在軍營裏莽慣了,凡事不講細糾,讓你誤會,我實在過意不去。”
楊令昭恭敬俯首道歉,被卓思衡趕忙扶起:“我也是暈了頭會錯了意,怎麽能說是楊兄的錯?”
卓思衡覺得楊令昭與其說是魯莽,不如說是關心則亂,他想到自己家和楊家相同的境況,自己和楊令昭又都是做大哥的,一時便心有戚戚,拉著人坐下暢聊。果然從幼時兩個人如何又當爹又當媽聊到弟妹的姻緣,話題根本說不完,聊到回神來,屋內已然要點燭上燈了。
正巧慧衡和慈衡也在,卓思衡也讓兩個妹妹見見這位楊家兄長,畢竟以後怕是要常來常往。
於是二人言談之間,趕緊將悉衡和令儀的事提上議程。
卓思衡還想再問問悉衡的意思,雖然知道弟弟在對待類似事情上都比較被動的個性,可若是真要自己全然做主,卓思衡又覺得對悉衡不公平。
他打算想個合適的托詞,先繞過此話題,再去跟悉衡確認一番,誰知卓悉衡自廳前求見,打斷了他的思路。
楊令昭和卓思衡一見如故,此時第一次看到自己夫人和弟弟妹妹們都讚不絕口的未來妹婿,怎麽看都覺得是一表人才,恨不得立即提去成親,卓悉衡朝他十分規矩且鄭重地行禮,說道:“晚輩不才,垂青貴府四小姐,願求成全。待到功名身定之日,必不辜負。”
楊令昭當即大喜,扶起悉衡,不吝言語誇讚,可站在卓思衡身側的慧衡卻有些不安,她想同兄長說些什麽,但此下的場合卻不允許。
卓思衡還沒見過弟弟如此主動,他分外怡悅,對楊令昭說道:“悉衡與四小姐的事,我可以定下,但若是去,還得要勞動家中長輩,我舅舅於我們是至親,不能繞過。”
楊令昭哪有不同意的道理,隻說好,又言自己總算可以回家同家人交待了。
說完私事,卓思衡還有公事要同楊令昭講。既然兩家要結為姻親,卓思衡希望能在鞏固雙方密切合作的感情基礎上,再錦上添花,於是打算將剛在悉衡求娶時擬好的計劃再斟酌後與楊令昭商議,他讓弟弟妹妹們先行離去,自己則又命人添了一回茶。
慧衡走出屋子,和喜滋滋的慈衡不同,她心思更重,於是拉住悉衡問道:“四弟,你說實話,你之前同我說你覺得楊家四小姐好,是真的麽?”
悉衡很直率得望著姐姐道:“自然是真的,我當真覺得她心性人品極好,我與她相處很是舒心平靜。”
“但你……是否心悅於她呢?”這才慧衡最關心的,她覺得,連自己一直以來也被悉衡騙了,直到剛剛悉衡對楊令昭說出那番求娶的話來,她才意識到全家人都被悉衡瞞住了。
那種申請,完全沒有大哥聽說要娶雲姑娘時那份難以掩藏的慌亂。
而是自然而然的平靜。
“二姐,我不知道喜歡一個人是什麽樣的感覺。”卓悉衡沉靜道,“但我會努力做一個好丈夫,去營合一個家。”
“這話大哥都沒說得如此沉重,可在你看來,成親就是這樣的意義麽?”慧衡追問,“你若是真的不喜歡,或是沒有遇到意中人,大可以告訴大哥,他不會逼你,我們也會有法子去和楊家交待。”
卓悉衡溫馴地笑了笑說道:“我真的很滿意這個安排,二姐為我著想,我心中感激,可是許多事並非事事在心中都要對自己有個交待,我從未感知過意中人之意象,也並無什麽兒女□□之偏許,但我相信哥哥和姐姐,你們說的,一定是對的。”說完他便告辭回去溫書,慧衡也隻能目送。
屋內,卓思衡已將想法完全梳理清楚,甚至想好了細節,正在同楊令昭講解:“……邊關之地我亦是待過,那邊學風堪憂,禦史台遞交回來的核準也讓人精心。我想的是,一時讓邊關的孩子和年輕人在全無風氣的地方鑽研四書五經,他們一沒有合適的師傅,二也缺少崇文的風氣,不如取個折中的法子。”
聽過卓思衡一番獨辟蹊徑言論的楊令昭早已是拍案叫絕道:“這簡直是太好了!要知道邊關民風剽悍人皆尚武,我那邊好些軍中新卒,都是本地所納。但每年苦於軍中尋找文吏、匠作和醫者,真是要派人去走各處地方,招攬民間人士才可勉強尚足。而這樣的人兵部也是緊缺,一向隻緊著禁軍,我們哪有得著?若能讓有些存了習文誌向的和稍微斷字的那些孩子跟著吏學的老師求學,那是不能更好了!”
這是卓思衡打算建立的第一所吏學分校,沒有比軍治關更適合的地方了,眼下楊令昭又有遠見和執行能力,由他和自己一並牽頭更是再好不過。而且由帝京皇帝選派優秀吏員和教習去到軍治監教授軍中文吏和職官技術知識,皇帝更是樂意見得自己影響力朝更遠處延展,雖隻是下層的軍士,可還是觸手可及的權柄朝一處使勁兒。
但也不能操之過急,兩家要是有結親的意思,立即去上議此事一來恐皇帝見疑,二來可能為人所利用攻訐。
他得想個更圓滑的辦法,再等些時日。
至少要等到悉衡考完科舉,再成了親,徐徐圖之,方能稱之為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