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 神通廣大

字數:4314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回到寺廟後,兩名弟子向師傅稟報了經過。一行聽後,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隨後,他帶領眾人來到一座偏殿裏,隻見殿中擺放著一隻大甕。一行命人將七隻豬放進甕中,然後蓋上木蓋,再用一種彩色的泥土將縫隙封得嚴嚴實實。
    接下來,一行走到一張案桌前麵,輕輕地拈起一隻朱砂筆,在一張長約一尺半、寬約五寸的紙條上,揮灑自如地寫下了十幾個梵文。那字跡流暢而神秘,仿佛蘊含著某種不可言喻的力量。兩名徒弟在旁邊觀看,這些字他們都不認識,但能感受到師傅身上散發出的那股莊嚴與神聖的氣息。
    寫完後,一行令徒弟將紙條貼在甕上,然後就帶領眾人離開了。兩名徒弟莫名其妙,不知道師傅到底在做什麽,但心中卻充滿了敬畏與好奇。
    次日清晨,一行早早起床,漱洗完畢後,進入了一間佛堂。他在佛像前打坐念經,那神情專注而虔誠,仿佛整個世界都與他無關。卯時剛過,一名弟子走進了佛堂,稟報道:“師傅,皇宮派來了一名中使,說要見您。”
    一行念完了一段佛經後,緩緩地站起身,走出了佛堂。隻見一名身著黃衣、手持佛塵的太監正焦急地等待著。太監看見他,連忙迎上前來,語氣急促地說:“大師,皇上急著要見您,請您快跟咱家入宮吧。”
    一行聞言,微微點頭,道:“好吧,老衲這就隨大人走。”說著,他整理了一下衣袍,邁步向大門外走去。
    一行跟隨中使乘坐馬車來到了皇宮。中使將他帶進一座便殿,讓他在此等候,自己則走開了。一行站在那兒環顧四周,隻見這間宮殿雖然裝飾華麗,但顯得十分空曠,裏麵沒幾件家具,隻有一些簡單的擺設和幾幅壁畫。那壁畫上描繪的是佛祖講經說法的場景,栩栩如生,仿佛能聽到那悠揚的梵音在耳邊回蕩。
    一行等了一會兒,隻見李淵從一道內門走了進來。一行忙上前行禮,李淵輕輕擺手,示意他免禮,隨後問道:“太史上奏說,昨天晚上北鬥星沒有出現,這是什麽征兆?大師有辦法禳解嗎?”
    一行聞言,故作思考狀。他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緩緩道:“後魏的時侯,火星曾經消失不見,如今北鬥星又不出現,這是自古以來從沒有發生過的事情。微臣認為,這是上天在嚴厲地警告陛下啊!平民百姓不能安生,就會有大旱和地震等天災人禍。若以大恩大德進行感化,才能消除災禍。而最能感動上天的,莫過於收葬枯骨和大赦天下。佛家認為,瞋心會毀掉一切善行,慈悲能降伏一切魔障。因此,依微臣愚見,陛下應該釋放囚犯,若實在難以做到,也應停止處死犯人。”
    一行囉囉嗦嗦地說了一大通,但隻有一個意思,那就是停止殺人。李淵自然聽明白了他的意思,沉默不語,似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一行離開後,李淵回到了東上閣。他喚來一名內侍,吩咐道:“傳旨刑部,暫時不要殺劉文靜。”內侍答應一聲,轉身離開了。
    不久,裴寂聽到了這個消息,連忙趕來拜見李淵。他跪地磕頭,從地上爬了起來後,拱手道:“皇上,微臣聽聞暫停處死劉文靜,不知是何緣故?”
    第(1/3)頁
    第(2/3)頁
    李淵聞言,便將北鬥星消失不見以及一行所說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裴寂聽完,連忙道:“皇上,天上星辰的運行,自有其規律,與人間的事情並無關聯。僧人之言,多為虛妄之詞,皇上萬不可輕信。”
    裴寂之所以急於除掉劉文靜,是因為與其結下了不解之仇。劉文靜不死,他心裏總不踏實。然而,李淵卻不以為然,道:“裴監,北鬥星消失不見,說明天象異常。此時若處死人犯,恐不吉利。劉文靜被關在天牢裏,又跑不掉,他早晚得死,你何必急於一時呢?”
    裴寂見聖意已決,也就不敢再多說什麽了。他心中暗自懊惱,卻也隻能無奈地退出了大殿。而李淵則坐在龍椅上,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深知自己身為帝王,肩上的責任重大。他必須謹慎行事,才能保住大唐的江山社稷和百姓的安居樂業。
    這日上午,陽光透過雕花窗欞,斑駁地灑在楚王府客廳的地麵上,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茶香與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李智雲端坐在桌旁,雙手輕輕托腮,眉頭緊鎖,目光空洞地凝視著前方,仿佛思緒已飄向了遠方。他的沉默,如同凝固的空氣,讓整個房間顯得更加壓抑。
    劉樹義則完全是一副坐立不安的模樣,他如同一隻熱鍋上的螞蟻,在屋內來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出了他內心的慌亂,臉上的焦急與不安清晰可見。韋小寶與蔡虎則並肩立於窗邊,低聲交談,偶爾抬頭望向門外,眼中閃爍著期待與憂慮交織的光芒。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寧靜。張正如同一陣旋風般闖了進來,臉上洋溢著難以抑製的興奮之色,高聲喊道:“好消息!好消息!”
    李智雲聞言,猛地站起身來,眼中閃過一絲光芒,急切地問道:“張正,快說,究竟是何情況?””張正快步上前,笑容滿麵地:“王爺,皇上已經下旨,令刑部暫時不要殺劉大人。”
    劉樹義一聽,臉上瞬間綻放出燦爛的笑容。他激動地抓住李智雲的胳膊,聲音顫抖地道:“太好了!智雲,謝謝你!”李智雲輕輕搖了搖頭,神色凝重地道:“樹義,你先別急著謝我,這隻是第一步,能不能救出你阿爸,還要看後麵的行動。”
    劉樹義一聽,臉上的笑容逐漸凝固,眼中閃過一絲茫然。他連忙問道:“智雲,那你打算如何救出我阿爸呢?”李智雲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轉頭對韋小寶道:“小寶,把我昨晚畫的圖紙拿來。”韋小寶答應了一聲,轉身走到門外,吩咐一名仆人速去書房取圖紙。
    不一會兒,圖紙被取來,眾人圍坐在圓桌旁。蔡虎拿起一張圖紙,仔細端詳,眉頭緊鎖,疑惑地問道:“王爺,你這上麵畫的是啥東西?我怎麽從來沒見過?”李智雲微微一笑,解釋道:“這叫滑翔傘,是我憑記憶畫出來的。”
    “那這個呢?”蔡虎又指著另一張圖紙問道。
    “這是***,也叫催淚瓦斯。”李智雲緩緩說道,“若要救出劉大人,這些裝備缺一不可。”
    第(2/3)頁
    第(3/3)頁
    張正聽罷,迫不及待地問道:“王爺,那你快告訴我們,究竟如何施救呢?”李智雲微微一笑,神色從容,道:“別著急,我先給你們講個故事。從前,有位重要人物被囚禁於山巔的一間屋子裏,他的朋友想救他出來。可是,山勢險峻,守衛森嚴,硬闖無異於以卵擊石。於是,他的朋友就組織了一支突擊隊,幾十人乘坐八架滑翔機,出其不意地降落在關押犯人的屋子前麵。守衛驚愕之餘,毫無反抗之力。就這樣,未發一槍一彈,便成功地將人救了出來。”
    張正聽後,似乎有所領悟,道:“王爺,我明白了,你是想讓我們像那幫人一樣,把劉大人從天牢裏救出來,對嗎?”李智雲輕輕地搖了搖頭,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道:“不對,不是劫獄,是劫法場。”
    “劫法場?”眾人一聽,皆驚訝萬分,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李智雲的營救計劃,靈感源自於二戰時希!特勒營救墨索裏尼的壯舉。他打算從新軍中挑選三十名精兵,組成一支突擊隊,在行刑之日,利用滑翔傘突然降落在法場上,再用催淚瓦斯使現場守衛的士兵失去抵抗能力。待他們救出劉文靜後,再撒布謠言,說劉文靜是被天兵神將給救走的。這樣一來,便可利用古人的迷信心理,混淆視聽,以達到掩人耳目的目的。
    幾個人聽了李智雲的營救計劃之後,議論紛紛,各抒己見。就在這時,英姑翩然而至。她笑靨如花,嗓音清脆如銀鈴般地說:“王爺,你交待給我的事情,我已經辦妥了。”
    李智雲一聽,連忙問道:“東西在哪兒呢?”英姑的雙手原本是放在背後的,此刻,她將藏在身後的東西拿了出來,輕輕地放在桌子上。眾人一瞧,原來是一隻圓形紙筒,高約半尺,直徑約五寸。張正疑惑不解地問道:“這是啥玩意?”
    李智雲微笑地解釋道:“這是煙霧筒,也叫***。”英姑拿出火折子,將圓筒上的紙撚子點燃。片刻後,圓筒內噴湧出滾滾濃煙,紅色的煙霧迅速彌漫整個屋子,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刺鼻的氣味。張正嘖嘖稱奇,對英姑道:“你是怎麽做的?”
    英姑答道:“這很簡單,在麵粉裏放一點糖,再將紅蠟燭熔化,放在一起攪拌均勻,然後裝進紙筒裏,插上撚子就行了。”張正聽了,瞪大眼睛,對英姑豎起了大拇指:“英姑,你可真厲害啊!”英姑一撇嘴,謙虛地道:“我才不厲害呢,這些都是王爺教給我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