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流民又逃回來了

字數:4133   加入書籤

A+A-




    宋差頭見有人主動幫忙,心中滿意,看白氏的眼神都和善了不少,“去讓他們給你找個鍋。”
    他邊說,邊衝著衙差那邊抬了抬下巴。
    衙差們也十分有眼色把鍋遞給白氏,又去撿了些木柴。
    左星顏這邊也挑了退熱消炎的草藥出來,給了白氏後,她就繼續蹲在劉氏旁邊。
    此時,荊逍銘也湊了過來,正用衣袖幫劉氏擦著額頭的汗珠,同時又低聲喚著劉氏,生怕她昏死過去。
    另一邊,荊義拎著水囊跑回來,看白氏正在搭鍋熬藥,便趕緊把水囊送過去。
    木柴有些潮濕,白氏點了好一會兒都沒有火,急得她都快帽簷了,一張素淨的小臉也因為煙灰弄得黑一塊白一塊。
    左星顏扭頭看到,隻得輕歎一聲起身過去幫忙。
    經過左星顏一番鼓搗,火終於燃了起來。
    白氏一臉欽佩地盯著左星顏,嘴裏下意識將心裏話說了出來:“好厲害!”
    “這很簡單,你快熬藥吧,這些草藥都是退熱的,你一邊攪動一邊熬,以免草藥糊在鍋底。”
    左星顏叮囑了白氏一句,便沒再多管。
    白氏趕忙點頭,“我記住了。”
    經過半個多時辰的忙活,藥湯終於給劉氏喝了下去。
    荊義和荊逍銘夫妻在旁邊耐心守著,生怕劉氏再出意外。
    而懷著身孕的孫氏,卻不遠不近坐著,似乎對劉氏並不關心。
    白氏扭頭看到孫氏冷漠的臉,並不怪她,隻是感歎孫氏命途多舛。
    孫氏本是京城大官家的小姐,雖然是庶出,卻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這樣才華樣貌都出色的官家小姐,嫁給荊逍林本就綽綽有餘。
    可荊逍林和劉氏眼高於頂,隻覺得他們是武威候府的少爺,要娶正妻,那必得是嫡女才行。
    荊逍林和劉氏看不上孫氏的庶女出身,可這親事是範氏訂下來的,二房根本做不了主。
    所以孫氏進了門後,荊逍林和劉氏便一直看不上她。
    荊逍林更是在兩人成親後不出半月,就大張旗鼓抬進兩個小妾,之後每日跟小妾廝混,寵妾滅妻不說,還隔三差五就去青樓妓館。
    如此可恨行徑,起初氣得孫氏整日以淚洗麵,她去找劉氏訴苦,劉氏卻說男人生性如此,荊義還有兩個妾室呢。
    劉氏還怪罪孫氏太過小肚雞腸,一點兒沒有正妻的氣度。
    不僅如此,荊逍林那兩個小妾,每天各種甜言蜜語哄著劉氏,暗中給孫氏小鞋穿,害得孫氏處境越發艱難。
    久而久之,孫氏也明白荊逍林和劉氏的嘴臉,心灰意冷之下,也不再把他們放在心上。
    所以荊逍林死和那兩個小妾死的時候,孫氏連半滴眼淚都沒掉,若不是極力克製,她甚至都能笑出聲。
    這也正是劉氏危在旦夕,孫氏卻冷眼旁觀,什麽都不做的原因。
    白氏同情孫氏,卻也幫不了她什麽。
    畢竟她在劉氏這裏,也是個沒用的兒媳婦。
    喝下湯藥約摸一刻鍾後,劉氏漸漸退了燒,臉色看上去也好了不少。
    宋差頭這才鬆了口氣。
    這一路上,荊家死了太多人。
    若是孫氏再救不過來,等回京述職的時候一報上去,上頭看到流放途中死了這麽多人,宋差頭都不知道該怎麽交差。
    他起身,跺了跺因為蹲得太久而酸麻的腳,環視周圍,心底祈求著荊家這些人都好好活著,可別再有死傷了。
    “大人,多謝大人救命之恩!”
    荊義見劉氏脫離了危險,大喜過望,拉著宋差頭的胳膊,就是一陣道謝。
    宋差頭卻冷冷瞥他一眼,“你該謝的人不是我,是左星顏。若不是她拿出草藥,又教你兒媳熬藥,你娘子這會兒怕是早就燒糊塗了。”
    該感謝的人他一眼不瞅,卻在這兒扯著他道謝。
    真不知道這個荊義是傻還是憨,都是姓荊的,怎麽荊忠荊義這對兄弟倆差這麽多?
    宋差頭心裏忍不住吐槽。
    荊義這才反應過來,扭頭看了若無其事的左星顏一眼,一咬牙,悶頭走了過去。
    “星顏啊,謝謝你方才救了你二嬸,我們一家子都會記著你的恩情的。”
    荊義知道自己娘子看不上左星顏,之前她還想幫著荊家大姑找左星顏麻煩來著。
    荊家大姑找左星顏麻煩時,雖說劉氏沒助紂為虐,卻也冷眼看著。
    可是,左星顏卻絲毫不介意劉氏之前的所作所為,還主動拿出草藥幫她,這實在讓荊義有些汗顏。
    “言重了,日行一善而已。”左星顏擺擺手,輕飄飄說道。
    她這樣的態度卻更讓荊義感到慚愧,他看看左星顏,又看看不置一詞的荊北寒,又道了聲謝才轉身離開。
    此時的荊義心裏已然下了決定,以後,定不會再做有損左星顏的事。
    以前逍林對荊北寒和左星顏的冒犯,等到了泉州,荊義也會一一補償回去。
    經曆了之前那些事,荊義的心態徹底發生了改變。
    現在他不求大富大貴,隻求家人能安好。
    等回到劉氏身邊,看到荊逍銘和白氏仍舊細心照顧著劉氏,荊義心裏一陣酸澀。
    “逍銘,你們倆去歇著吧,我照顧你娘就行了。”荊義拍了拍荊逍銘的肩膀,低聲說。
    荊逍銘起先不想離開,怕荊義累著,可荊義堅持,他隻能帶著白氏回去歇息。
    荊義照顧了劉氏大半宿,第二天早上,劉氏終於醒了。
    看劉氏沒什麽大礙,宋差頭才領著眾人繼續趕路。
    他們再走一段路,估計就要坐船了。
    前麵地勢低窪,已經沒有路可走,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水。
    “待會兒,去租兩條船。”宋差頭吩咐身旁的衙差。
    衙差低聲應了,心裏卻在苦惱,這個時候去哪裏能租到船。
    走了約摸一刻鍾的功夫,宋差頭聽到隊伍後麵有動靜,回身看去,隻見昨天那些往北走的流民們,竟然又都回來了。
    而且看他們的神態,竟比昨天還驚慌。
    這是怎麽回事?莫非京都方向也發了洪災?
    宋差頭眼尖,恰好又看到昨日被他攔下的老頭兒。
    秉著一回生二回熟的道理,索性就又把那老頭兒拽住了。
    “老大爺,你們怎麽又回來了?”
    流民們亂哄哄的,宋差頭怕老頭兒聽不清,隻得扯著嗓子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