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楊銘的左膀右臂!

字數:4424   加入書籤

A+A-




                      香江的白人高管很多。
    和記黃埔行政總裁韋理,副總裁李蔡信,業務董事夏伯殷,行政董事韋彼得等等。
    除此之外,現在怡和洋行,太古洋行,匯灃銀行,紮打銀行,甚至香江會交易所,香江賽馬會等等,主要高管全部都是清一色的白人。
    不過,像韋理,沈弻這些白人高管在香江知名度很高,經常上報,那些記者對於他們也比較熟悉。
    眼前這倆人。
    無論是麥裏思,還是馬世民,許多記者對於他們都沒有什麽印象的。
    那麽為什麽帝國集團董事長楊銘會聘請這倆人擔任那麽重要的職位呢?
    他們又何德何能做到那樣的位置上?
    “楊先生,請問您為什麽會聘請麥裏思先生和馬世民先生,不知道他們先前在哪家公司工作,他們又有那樣的過人管理經驗?”
    就馬世民來說,他在怡和洋行呆了十二年,他在怡和洋行的位置並不高,像他這樣的普通高管,怡和置地沒有一千也有幾百人。
    至於麥裏思,先前在新佳坡擔任虎豹公司的執行總裁,這一家虎豹公司在南洋的知名度還是比較高的。
    楊銘看著這些記者的詢問和表情就猜測到了。
    “他們以後是不可多得的管理人才,以後也是我的左膀右臂。對於倆人以前的工作經曆,對於我和帝國集團來說,都不重要,重要是現在他們所處的位置,讓我覺得做得好就行。”
    楊先生的左膀右臂?
    那些記者聽到更是驚訝。
    馬世民和麥裏思聽到,則是有些說不出的感動。
    “下麵,我把把發布會的時間交給麥裏思先生和馬世民先生,不過,你們隻有半個小時采訪時間。”
    楊銘沒有再留下來。
    當林秀芝推著他離開。
    那些記者還想追著上來對楊銘進行采訪。
    楊銘在香江依然還是比較低調和神秘。
    除了當初收購九龍倉,和記黃埔露臉外,基本上平常很少出現在公眾報刊上。
    楊銘回到自己的董事長辦公室。
    。。
    半個小時後。
    馬世民和麥裏思分別接受了那些記者的回答。
    該回答的他,他們才會回答。
    不願意回答的,他們絕對不會回答。
    現在一些記者散開離場,立刻回報社趕稿,準備在下午晚報的時候,可以刊登這個重要新聞。
    對於香江市民來說,帝國集團相關的新聞,還是非常有熱度的,報刊銷量自然也就很高。
    剩下一些記者還不願意離開,想拿到更有價值的新聞。
    都被帝國集團的林秀芝請了出去。
    麥裏思和馬世民來到楊銘的董事長辦公室。
    “林秀芝,你先帶麥裏思在公司了解一下我們各大部門。”
    “是,老板。”
    帝國集團對於麥裏思來說,確實很神秘。
    最神秘在於帝國集團的資金來源到底從何來的,不可能憑空出現的。
    在之前,他有暗中調查過,但是,並沒有查出來。
    讓林秀芝帶著他去看看,應該就知道這裏麵的明道了。
    林秀芝看向麥裏思的時候,說道“總經理,我帶你去看看。”
    麥裏思和林秀芝出去。
    現在董事長辦公室這裏就剩下楊銘和馬世民。
    “馬世民,現在伱擔任九龍倉總經理,我把九龍倉全權交給你,你有什麽打算?”
    “老板,你先說。”
    現在九龍倉是楊銘的控股公司,控股已經達到60以上,但是,還是有一部分是其他股東和投資者的。
    楊銘知道,當年李加城收購和記黃埔後,從和記黃埔那裏獲得最大的收入。
    一部分就是和記黃埔的股份分紅,一年分了幾十億。
    八十年代的時候,一年幾十億分紅是非常恐怖的,這給長茳實業集團帶來了龐大的資金流。
    像和記黃埔的股份分紅,是隻有李加城這樣控股的大股東才有分紅,那些普通投資者根本就沒有一點分紅。
    這也是後來李蔡信那些白人高管和李加城產生那麽大矛盾的原因。
    按照李蔡信這些白人高管想法,和記黃埔是不能分紅,而是拿來擴大投資,擴大和記黃埔的規模。
    李加城投資和記黃埔目的就是賺錢來壯大自己的,可不是壯大其他香江投資者或者那些股民的。
    除此之外,和記黃埔有龐大的土地儲存。
    李加城也正是安排了麥裏思和霍建檸接管和記黃埔的地產業務,拿下和記黃埔的大量土地儲存來和長茳實業一起進行開發,最終獲利當然還是長茳實業集團,而且裏麵的利潤,也逐漸落入到了李加城的口袋。
    除了這些,和記黃埔許多非常有價值的子公司,基本上都是私有化,變成了李加城或者長茳實業集團的公司。
    像一些和記黃埔的子公司,直接便宜就賣給了李加城或者長茳實業集團的子公司。
    也正是因為那樣,反而養大了長茳實業集團和李加城,和記黃埔慢慢被分拆得越來越散。
    包裕剛在收購九龍倉,會德豐等洋行後,基本上都是按照這樣的辦法來處理。
    楊銘覺得這是很正常的。
    他不可能真的把九龍倉或者和記黃埔養肥了,和其他投資者一起瓜分分紅。
    這怎麽可能呢?
    “第一,九龍倉有價值的公司進行私有化。”
    “第二,九龍倉的儲備土地,要麽不動,要麽動了隻能作為出租物業。”
    。。
    楊銘提到的這幾點,都是和九龍倉有關的。
    九龍倉最有價值的當然是海港城,這個海港城,曆史上每年給包家的租金都有上百億,甚至更多。
    除此之外,還有那些港口碼頭等等,這些都是很有價值的,能夠私有化,那麽自然也就變成了楊銘自己的私有產業。
    到時,九龍倉可能就剩下一個名字和空殼而已。
    馬世民和楊銘討論後,已經記下來。
    “馬世民,那你去九龍倉大廈吧。”
    現在楊銘和他已經交代完,那麽也就可以把九龍倉大權交給馬世民了。
    至於原來九龍倉那些囂張或者不服帝國集團的管理層,等到馬世民擔任九龍倉總經理後,慢慢就會服從馬世民的管理。
    楊銘相信馬世民非常有這個能力。
    到那個時候,九龍倉洋行才真正變成屬於楊銘和帝國集團的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