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驅狼吞虎

字數:4154   加入書籤

A+A-


    “這個朕知道,但遠水解不了近渴,眼下京師附近可還有能動用的軍隊?”
    雍正何嚐不知道得從外調兵回京支援,但眼下太平軍來勢凶猛,以現在他們的情況來說,可能不日就得麵臨兵臨城下的危機。
    隨著京師附近的軍隊覆滅,眼下城裏就隻剩下三千名禦林軍可用。
    這點數量麵對太平軍,實在是不夠看啊……
    “皇上,天津還有五千守軍應該還可一用。”
    這時,隆科多突然站出來說道。
    “五千?……”
    聽到這個數字,雍正的臉上不禁露出一副淒涼之色。
    五千人夠幹什麽的?
    換作以前對太平軍了解沒那麽多的時候,雍正或許還能有信心試一試,但經曆了昨晚的陰影後,他怕了。
    能飛在天空之上對他們進行攻擊的武器,別說見了,就是聽都沒聽說過!
    加上之前的蘇南之地接連丟失的消息以及沈自山大敗的事跡,雍正哪裏不明白完全就是自己低估了這群人!
    有此神兵,你就是讓唐宗宋祖來了也不管用!
    不過話說回來,這群人到底是誰?難道真是天上下來的神仙不成?
    “皇上,臣以為現在這種情況隻剩下了一條路……”
    就在這時,張廷玉突然從臣列裏走出道。
    “說!”
    聽到張廷玉有想法,雍正當即便準。
    “眼下朝廷剛剛蒙受巨大損失,太平軍來勢洶洶,且又有神器相助,臣以為眼下即便是川陝之地的軍隊趕回來也無濟於事,
    與其如此,倒不如再試著與對方和談!”
    張廷玉此話一出,乾清宮裏當即也是有不少人附和。
    “張大人此言,臣以為言之有理,眼下朝廷式微,若是貿然開戰恐怕有天下傾覆的風險,倒不如試著與其和談,也算是緩兵之計!”
    “臣附議!”
    “臣附議!”
    “……”
    “胡言亂語!”
    就在朝堂上幾乎一麵倒的時候,突然一聲大喝響徹整個乾清宮,隨後隻見隆科多一臉嚴肅的站出來道:
    “皇上,莫聽此言!太平賊這次來勢洶洶,目的明確,明顯就是衝著朝廷而來,而且這些人言而無信,不到一個月前才剛剛定下的條約便能單方麵撕毀,
    如今再次和談,無疑是羊入虎口啊!”
    對於和談之事,隆科多一向便是非常抗拒,即便是眼下形勢如此,他依舊是頭鐵的不行。
    “那臣請問隆科多大人,你可有退敵之策?眼下他們已經率兵進入河北,不日就將兵臨京師,而現在朝廷能調用的軍隊不到一萬之數,你拿什麽來退敵?”
    對於隆科多唱的反調,張廷玉則是一臉的不屑,麵對著如此強大的太平軍,別說現在京師軍防已經盡數被毀,就算是大清全盛時期也不敢說能在那種威力的炮火下取得勝利。
    而且張廷玉有種預感,張凡手裏掌握的力量恐怕遠不止這些!
    “皇上,臣有一計,或能一試!”
    麵對著張廷玉的挑釁,隆科多卻是朝著雍正徑直的跪了下來。
    “你且說來!”
    聽到隆科多有和談以外的辦法,雍正頓時強打起了精神。
    “以大清如今之局勢已然是無力擊退逆賊,但關外卻有可利用之人啊……”
    隆科多這話一出,整個乾清宮頓時安靜了下來,連帶著張廷玉都用不可置信的神色看著隆科多。
    “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
    隆科多的話,雍正怎麽能不明白,要知道就在他登基還沒有兩年的時候,準葛爾便曾親率大軍兵臨甘肅之地意圖要入主中原。
    當時自己剛剛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一時間錢糧都不足,不得已之下隻能是將自己的親妹妹嫁與對方才平息了此事。
    如今隆科多居然要讓自己和準葛爾聯手,放對方進入中原幫自己對抗太平軍?
    這不就相當於猛虎未除,又引餓狼嗎?
    先不說兩者誰勝誰負的事情,就算是準葛爾成功了,難道對方到時候就會乖乖的聽回去嗎?
    這想的未免也太天真了。
    “臣明白皇上有所顧慮,準葛爾狼子野心,一直覬覦我大清之領土,但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得先解決太平軍的事,正所謂驅狼吞虎,準葛爾這頭餓狼正好也能幫著大清試一試這太平軍的底!”
    聽著隆科多這一番話,雍正原本沉鬱的神情頓時有神了起來,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眸裏也是閃爍著意動的神色。
    “好!朕準了!”
    沉默了良久後,雍正突然拍了一下龍椅的扶手說道。
    看著眼前這個場景,張廷玉有心想要反駁,但最終還是什麽都沒做。
    說實話,對於和談他其實也沒有多大的希望,眼下隆科多的這個提議雖然有一定的後遺症,但不得不說若是論起效果可是要比和談強上不少。
    “謝皇上恩準,不過眼下還是有一件事得需要張廷玉大人出麵,
    準葛爾作為邊疆部族,行軍大部分是以騎兵為主,所以速度上自然不慢,但盡管如此還是得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臣想請張廷玉大人繼續執行和談的計劃,以用作拖延時間。”
    這時,隆科多再次開口道。
    “沒問題,朕會讓張廷玉即日準備和談之事。”
    對於隆科多的要求,雍正自然是想都沒想的就答應了下來。
    而一旁的張廷玉,此刻的臉色已經黑到了極點,但事已至此他也沒什麽辦法了。
    談完此事後,眾臣方才接著上奏。
    這一次的損失無疑是巨大的,光是撫恤這一項便是一個巨大開支,而且要知道在京師附近的大部分人可都是八旗子弟,這些人死了即便是雍正也得給個交代才行。
    但就在這些雜亂的奏疏中,其中一個提議不要再追究年羹堯一事的奏折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殺了年羹堯後,由於民間流傳了不少傳言,所以雍正下令要清算所有歌頌年羹堯的人,因為這件事不少人都因此被流放,但民間的聲音確實是少了不少。
    若是放在平常,要是有人給他遞這個折子或許還沒什麽,但眼下正是大清的危機時刻,這個人突然上奏讓自己停止清算,這到底是何居心?
    自己一停,到時候流言再起,再加上外患,他大清豈不是頃刻間就得分崩離析?
    其心當誅!
    想到這裏,雍正當即翻看了奏折的署名。
    “甄遠道……”
    看到這個名字,雍正原本果斷的心不禁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