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你覺得我有什麽理由放過他們?

字數:3760   加入書籤

A+A-


    “算是吧,不過咱倆的情況不太一樣。”
    張凡點了點頭,眼神裏帶著一絲落寞。
    算了,不是就不是吧,如果真是同行的話,反而不太好處理。
    不一樣?
    對於張凡這個回答,張曉顯得有些不明所以,隨後又問道:
    “大清真是你滅的?”
    張曉的雙眸好奇的盯著張凡問道。
    “可惜你來的太晚了,要不然你應該還能看得見那群家夥的屍體。”張凡回答道。
    “為什麽?”
    張曉看著張凡,神情上流露出不解之色。
    她不明白眼前這個男人為什麽要篡改原有的軌跡,也不明白他為什麽下手如此狠辣。
    作為一名現代人,在張曉的認知裏,別說殺人了,就是殺隻雞估計也得有不少人發怵,而張凡卻全然沒有這種顧忌,好像在他眼裏殺個人就像是踩死路邊一隻螞蟻一樣簡單。
    “這種事情你難道不知道理由?這群自以為高高在上的八旗子弟們是怎麽壓迫的漢人,你難道不清楚?未來的那些屈辱,你難道不知道?
    難不成我就得裝聾作啞,然後在他們的壓迫下過完這一輩子?你覺得我得是有多賤才能幹得出這種事?”
    看著張曉一臉疑惑的樣子,張凡倒是顯得很風輕雲淡,好似滅亡大清就像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一樣。
    “我可是,你不覺得你這麽做太殘忍了嗎?”
    “殘忍?你說我殘忍?”
    聽到對方的指責,張凡臉上的表情突然變的有些玩味起來。
    “那在你看來,我應該怎麽做?難道是任由他們發展下去,然後再把當年的屈辱重新來一遍嗎!”
    對於張曉的指責,張凡並沒有生氣,他從沒有指望過有人能理解自己的所作所為,更不會天真到去希望一個優柔寡斷的女人來理解他的想法。
    不是他瞧不起女性,他隻是單純的瞧不起張曉!
    對於步步驚心這部劇,張凡了解的並不多,但對於主角的來曆還是知道一二的。
    張曉的其中一項設定,便是熟知清朝的史記,對於擁有著這種設定的人,她肯定知道清朝的一切,更明白在清朝的統治下,底層人民過的都是些什麽日子。
    說好聽點,叫豬狗不如,說難聽點,那就是完全沒當人看過!
    畢竟你指望著一個叫人奴才的國度能有什麽所謂的尊敬?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隻是覺得你做的有些太過了,大清固然不完美,但我覺得你明明有著更好的辦法,為什麽非要用這種方式?
    你又沒有想過,因為你發動的戰爭,這裏又平添了多少人命?這些你難道就沒有顧忌過嗎?”
    看著張凡的如此風輕雲淡的說出這些話,張曉心裏真的很難相信這居然會是和他來自同一時代的人。
    視人命如草芥,殺人如麻,哪裏有半點作為後世人的仁慈?
    “我當然顧忌,但正是因為顧忌這裏的百姓我才會選擇的把大清親手埋掉!”
    “你熟知清史,那你應該比我更明白這裏的百姓們過的都是怎樣的生活,自打這群韃子入關以來他們又造了多少的孽?
    我不想去跟你談什麽所謂的仁義禮法,也不想去跟你談什麽後世的價值觀,隻要能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我不在乎別人在背後怎麽說我,因為我壓根沒指望過他們能理解我,
    但你不同,作為來自同一個時代的人,你卻認為我做錯了,我隻想問你,我究竟錯在哪了?
    是不應該推翻大清對民眾的壓迫?還是不應該把那群曾經把漢人當豬狗八旗少爺們流放?亦或是不該把那些手上沾滿漢人鮮血的八旗士兵殺的一幹二淨?”
    張凡一臉平靜的看著張曉,經過了這半年多的曆練,加上之前在雪豹裏的見識已經讓他初步具備了喜怒不形於色的能力。
    “我”
    聽著張凡這番的回懟,張曉張著嘴半天卻說不出半句話。
    “我不想跟你討論這件事到底是對還是錯,至少在我看來,你的想法就是順應軌跡,然後重走之前的道路,你沒有想過改變世界,或許是因為你沒有改變世界的能力,也或許是你壓根就沒想過改變,
    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你都可以說是高高在上,雖然沒有到過金字塔的頂端,但比起那些終日裏為了生計而忙碌的人們卻要強了太多,所以你不懂什麽叫人間疾苦,更不明白他們想要的是什麽,
    你口中的所謂的不完美,對於百姓們來說就是吃糠咽菜每天苟且的活著,不對應該是連糠都吃不上,你真應該去看看當初的山東,這群畜生為了躲我,把那裏的百姓殺的幹幹淨淨,漫山遍野能看到的隻有屍體以及分食屍體的那些野獸,
    你真應該去看看甘陝那塊地方,看看那些每日被塞外遊牧民族劫掠的生活,對於他們來說,能活著便已經是天大的幸運,而到了你的口中,卻僅僅隻是一句不完美!
    現在我想問你,你覺得我有什麽理由要放過他們?更有什麽理由可以不殺他們?”
    張凡緩緩的站起身,看著張曉的眼神裏已經漸漸帶上了一層冷色。
    說實話,他還是挺失望的,盡管他不要求對方一定能理解自己,但這並不代表他就能了解對方為這群狗雜種求情!
    “我不是那個意思。”
    聽著張凡的這一席話,張曉頓時變得手足無措起來。
    她是熟知清史不假,但這不代表她對於民間的疾苦就很了解。
    正所謂易子而食,不過是史書上的四個字而已,若不是親眼所見,你永遠無法理解這四個字的真正含義。
    那是人們為了活著而泯滅的人性,更是苦難壓倒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確實很殘忍,這點我也從沒有反駁過,但我從來沒有後悔過,哪怕是看著一個三歲的孩子因此而丟了命我都沒有後悔過半分,因為在我看來,這才是他們應該得到的。”
    流放的過程裏死多少人,張凡自然是知道的,他更知道當初自己覆滅漠北時,有許多從沒有參戰過的牧民而因此丟了性命,但就算是這樣,他也未曾後悔過自己的任何一個決定。
    自打自己坐上這個位置的那一刻,他便注定了隻能前進不能後退,更不可能有多餘的時間在那裏為了自己的良知而後悔。
    對也好錯也好,在他的眼中神州的利益大於一切,百姓的安全高於一切!
    ъiquge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