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桃花雪花兩相映,寒衣托相思

字數:8480   加入書籤

A+A-


    孫喜婆的袖子好似一個乾坤袋。
    將一個精致的盒子取出來。
    遞給顧餘生。
    顧餘生伸出手,將那盒子接在手心,他用有些顫抖的手,把盒子一點點打開。
    盒子裏麵是一件寒衣,寒衣很厚,很暖。
    唯獨袖子處,還有幾針沒有縫完。
    一張黃紙遙作信,匆匆擱幾筆:
    歲末不勝寒
    添衣寄安暖。
    無念。
    黃紙上的淚痕淺淺,風吹已幹。
    顧餘生緊握著那張紙,抱著寒衣在烏篷船上一動不動。
    孫喜婆本來取來一根針,一根線,想要把那最後的幾針添上,可她見瀟瀟寒風又起,入夜倒春寒,悄然把針藏於指尖,縱身一躍,消失在夜色中。
    顧餘生給自己披上那一件寒衣。
    夜風吹亂他臉龐的發,少年華發,青絲染霜。
    桃花開了。
    可這一場冬。
    並沒有過去。
    漫天的雪花零落,飄飄灑灑。
    待天明時。
    雪花與桃花競爭春。
    顧餘生身披寒衣,手摘桃花。
    愁思化冷酒,點點入玉葫。
    今年的桃花釀。
    比往年更加純一些。
    那漫漫春風寒雪中。
    桃花塢的平湖上泛來一孤帆。
    七秀坊雲施宮宮主雲裳站在那船上,霓裳香衣,停船憑欄賞桃花。
    多年以前。
    曾與故人桃花塢初相遇,與她同遊過。
    天空的雪花不曾停歇。
    飄飄如鵝毛。
    飛入蘆花蕩。
    落進桃花林。
    雲裳取來一壺酒。
    豪邁縱放。
    在她身後,祝蝶亦同行,她的雙手捧著最好的絲綢縫製成的白衣長袍。
    她來時,無數次幻想著在春暖花開桃花盛開的季節。
    少年白衣同行,一起迷醉在這春風中,是何等的浪漫。
    她在心中已經推演過無數次,若與那青雲門中師弟再見麵,該如何重逢細語。
    縱有稍許不如意,亦不往同行在桃花林中,一生便已足夠。
    可未曾想。
    春來後,偏又一夜雪。
    她的眼眸盡頭,已看見青雲門中的顧師弟,那一道身影就在桃花林中摘桃花,片片入酒。
    風吹起他身上的衣服。
    那一件寒意,厚而暖。
    祝蝶低頭看一眼手中的衾薄衣單,嘴唇微咬,默默的收起來。
    或許,這就是天意。
    “師父,我們回去吧。”
    雲裳看似飲酒,實則心若明鏡。
    見祝蝶這般失魂落魄,勸說道:“來都來了,何妨見一見?”
    祝蝶默默調轉帆船。
    待帆船駛出桃花塢,才輕聲道:“祝蝶心中念著那個人,是因為從青雲門姐妹口中聽到他和莫姑娘三年的情絲纏繞勝過桃花。
    若我沒有聽過那一場場的故事,我便不再喜歡了,如今他醉在桃花林,我又何必打擾,師父,你說,我是念著那一段別人的故事?還是心中真的裝著一個人了?”
    “我怎麽知道?”
    雲裳手托下巴,依靠在帆船桅杆上,她其實想要多在桃花塢待上些時日,可弟子執意離開,也不好逗留,悠悠一歎。
    “四方城貼著關於莫大儒叛入天妖城的事,與那年青雲門出山斬妖何其相似。那莫家姑娘入學海,受聖人戒訓三載,天下皆知。
    若她能堅持下來,她與顧餘生之間,如同兩根紅繩,冥冥之中牽在一起,你就不要摻和了,好好潛心修行,若有機會,我帶你去仙葫州遊曆一番,那邊的風景,與青萍州大有不同。”
    “師父,弟子記住了。”
    祝蝶低頭,片刻後又回眸眺望,桃花塢已是山水迢迢,孤帆遠去,再看不見那一片桃花。
    前往青雲鎮的路上。
    顧餘生有些失魂落魄。
    一行人騎馬策奔而來,春泥四濺。
    顧餘生向一旁躲避。
    但那為首的男子,目光落在顧餘生身上後,忽然揚起馬蹄,一塊塵泥濺在顧餘生的寒衣上。
    哈哈哈!
    騎馬揚鞭前行中,是一行人肆意的狂笑。
    身為四方城的斬妖士,每年都要被分派到各鎮斬妖。
    當初萬青被分派到青雲鎮時,他以及數十手下都極不願意,青雲鎮每隔一些年,都會有很多人莫名的死去,可一個寒冬過去,他們沒有遇見任何一隻妖獸,哪怕是一隻低階的妖狼,他們細細打聽後得知:
    青雲門派了一名弟子來小鎮。
    而且得知了這名弟子的名字。
    顧餘生。
    當他們自以為知道這個名字的一切後,隨即在小鎮肆意胡作非為,撈足了好處。
    今天就要離開。
    萬青本來還有些遺憾,他縱容手下胡作非為,並沒有讓青雲門的弟子顧餘生出麵,以至於錯失了羞辱青雲門聲譽的機會。
    可他沒想到。
    在這桃花塢的路上,遇見了那位傳說中的少年。
    那個青雲門中都不受待見的弟子,那個在青雲門大比中出盡風頭卻沒有資格入聖地的可憐蟲。
    萬青刻意的奔跑一段後,才勒住韁繩。
    “籲!”
    萬青的眉毛冷豎,目光落在少年身上,他看中了少年身上的那一件寒衣。
    那絕對是七秀坊上好的麵料做成的衣服。
    加上這該死的倒春寒,吹麵刺骨。
    他們穿得單薄。
    這少年卻有寒衣裹身!
    這時。
    少年也抬起頭來。
    他的目光一點點的移動,最終與罪魁禍首四目相對。
    萬青一臉嘲弄。
    手悄然按在背後的劍上。
    他不是防備顧餘生。
    青雲門大比,他沒有資格入青雲門,從別人的口中聽說過青雲門大比的二三事。
    但他自認為那些吹噓得天花亂墜的故事裏,每每提到的少年,也不過如此。
    如今遇見了。
    一定要好好的羞辱一番。
    不為別的。
    就是因為少年叫顧餘生。
    僅此而已。
    “不長眼,衣服髒了吧。”
    顧餘生低頭看了一眼寒衣上的泥塊,又掃過騎在馬背上的一行人。
    四方城,萬家,斬妖士。
    忽然間。
    顧餘生心生厭惡。
    殺意驟起!
    他的嘴角微冷,回應道:“沒關係,用血洗一下就好了!”
    “嗯?”
    眾人的表情微凝。
    “哈哈哈!”
    肆意的笑聲在桃花塢前的官道上回蕩。
    一陣冷風吹過。
    顧餘生抬起手掌,一片片桃花在飛揚。
    旋轉的桃花瓣夾雜著一滴滴的鮮血,從那些肆意笑著的斬妖士眼角飛過。
    “一群蠢貨!”
    “別笑了!”
    萬青縱馬躍空,巨劍握在手上。
    腳下的駿馬化作一片血霧。
    漫天飛舞的桃花越發的豔麗奪目。
    身在四方城,修為已入凝魂境。
    萬青對自己的實力有著極大的信心,也是他自負狂傲的本錢。
    否則,他也當不上鎮守一方的斬妖隊長。
    可當漫天的桃花如血雨般匯聚的時候,他眼眸中的高傲,變得凝重,慌張,驚恐。
    他還未來得及斬劍。
    手臂已被片片桃花割出鮮血。
    血珠亂飛。
    居高臨下,他的那些手下,至死都還在一個個傻樂著。
    “別殺我!”
    萬青驚恐的大喊。
    死亡在臨近。
    他恨不得快點落地,好跪下去求饒。
    原來青雲門大比那些事。
    是真的。
    “我是四方城的斬妖隊長!”
    萬青掏出了自認為可以抵擋一命的身份牌。
    但飛舞在他周圍的桃花,並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刹那間。
    那一片片桃花化作銳利無比的劍氣。
    割肉,剔骨。
    “啊!”
    萬青的聲音淒厲的回蕩,充斥著不甘,懊惱,後悔。
    可一切都太遲了。
    風雪中。
    桃花染雪。
    落紅一片又一片。
    顧餘生放下抬起的右手。
    看一眼寒衣上的塵泥。
    輕輕將其撣去。
    他一步步走到矮了半截,還剩下半口氣的萬青麵前,低下頭,目光深邃無比,低聲問道:“四方城的城門上,當真有太虛珠嗎?”
    倉惶無比的萬青,聽見顧餘生的話後,忽然哈哈哈的笑起來:“賤種,你爹遇妖逃走的事,每天在城門上,一遍又一遍的重現,四方城誰人不知!!”
    嗤。
    一道細密的劍氣從顧餘生的指尖迸出。
    咕咚一聲。
    驚恐而蔑笑的頭顱掉在塵泥中。
    顧餘生眼中布滿血絲。
    一把將其拎在手中。
    剛欲用力捏碎,卻聽身後傳來一道誦佛聲:
    “阿彌陀佛!”
    顧餘生伸手一攝,將萬青的一枚身份牌握在掌心,他回頭看一眼背著石像的老石匠,手一揮,大錠大錠的金銀灑落空中,顧餘生的聲音低沉嘶啞:“老石匠,我要把他的頭塑在石頭上,我要把他做成的石像帶到四方城,開個價!”
    老石匠打量著眼前殺氣滾滾的少年,很難相信他就是方老秀才口中連連稱讚,準備托付一切的人。看著一地染紅的桃花,又看著少年手上拎著的頭顱,一時之間,老石匠竟然覺得後背有些發寒。
    那個心性善良的少年。
    原來逆鱗觸動,竟身如惡魔。
    他把背上的石像放在地上。
    雙手合十。
    默默誦讀一段經文後,才開口回應道:“做個石像又有何難,怕隻怕你在黑夜中每每想起此事,便再難以入眠。”
    顧餘生咬牙道:“不做此事,我徹夜難眠!”
    “也罷。”
    老石匠答應下來。
    隻見他隨手一拂。
    那塵泥中的桃花,化作一團團金色的焰火,消散在空中。
    他取出鐵鏨,鐵錘,將從石壁上取下一塊石頭,一點點的鑿刻,雕琢。
    他把顧餘生手上拎著的頭顱放了上去。
    取出一張古老的經文,盤坐著默默誦讀。
    不一會,一尊凶神惡煞的石像栩栩如生,被放在桃花塢的路邊。
    “魔相已成。”
    老石匠拍了拍手上的灰,又看一眼逐漸平靜下來的少年,他把所有的金銀還給顧餘生,並指了指一旁的石像,說道:“我是個苦行僧,要這金銀何用?今日手染因果,再無法背動這一尊石像,一報還一報,你幫我背它一程,便算兩不相欠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