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水軍都督

字數:4668   加入書籤

A+A-


    包遇春麵沉似水,看著一片狼藉的京口大營,很長時間都說不出半句話來。
    他現在有些疑惑,自己究竟該在哪裏坐鎮才好,是上遊的荊襄地區,還是柴桑地區?是下遊的宣州,還是離杭州更近的京口?
    手下這幫蠢貨,在闊海的時候挺善戰啊,怎麽被李江遙各種收拾,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呢?
    包遇春輕輕地歎了口氣,問道:“情報上說,京口對岸不是玄武軍的防區嗎?怎麽連著兩回都被鎮疆軍進攻?這件事搞清楚了嗎?”
    勞劍華派來助戰的玄甲軍大將葉榮成應道:“勞大人已經了解清楚。李江遙跟常濤借了地方,秘密安置他新組建的水軍部隊,因此才會連番侵擾京口。目前,他們已經悉數返回滁州防線,包括水師第十軍。”
    包遇春低聲咒罵了一句,不滿地哼道:“勞劍華以前總是跟我說,軍情為先、軍情為先,鬧了半天,他的軍情也全都是馬後炮!”
    葉榮成笑道:“包帥,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李江遙一向狡猾如狐,突厥人不也吃過很多暗虧?”
    “突厥人?本帥管不到突厥人!”包遇春怒道:“幾個月的工夫,我水軍連戰船帶輕甲,損失慘重!這仗還怎麽打?”
    葉榮成也不敢惹這位與謝光齊名的聖唐大將,隻好陪著笑臉說道:“末將來此之前,晉王殿下和勞大人專門叮囑,請包帥稍安勿躁。被鎮疆軍損壞和搶走的戰艦,江南船廠很快就可以給您補充回來,兵員更是好說,新征的兩萬人馬,月底便到。”
    包遇春長歎一聲,無奈道:“榮成,不是本帥跟你抱怨,這活兒真沒法幹!兩萬人馬,頂個屁用?鳳凰山一戰,我損失了六萬精銳輕甲,都是曾隨我征戰闊海多年的老兵,你說這怎麽補?提到闊海,我更是一肚子氣!勞劍華之前明明答應過我,倭族登陸東部州府,保證不會遇到激烈的抵抗,可實際上呢?菅田山右在東海郡差點被鎮疆軍幹死!現在兩個倭族首領成天追著我罵,煩透了!”
    葉榮成苦笑著搖了搖頭,勸慰道:“包帥息怒。末將聽勞大人說,他目前正在暗中布局,準備徹底搞掉李江遙。”
    “怎麽搞?”包遇春斜著眼睛望向葉榮成:“還打算用那個廢物黃蜂?”
    葉榮成左右瞧了瞧,壓低聲音道:“不僅是黃蜂,還有後宮的力量。”
    聞聽此言,包遇春不禁大惑不解:“後宮?李炳的後宮?”
    葉榮成無聲地點了點頭。
    “本帥聽說,李炳那小子隻有兩個皇妃啊?”包遇春道:“一個是馬洪傑的侄女,另一個是慕容雪的妹妹,難道她們還能是勞劍華的人?”
    “關於這個問題,末將就不是很清楚了。”葉榮成笑道:“不過,勞大人的手段,相信包帥也是了解的,他既然開始部署針對李江遙的殺局,想必這位鎮疆軍大都護是沒好了。”
    包遇春搖了搖頭,沉聲道:“陰謀詭計,未必管用。說到底,手握數十萬軍隊的大將,絕非帝君能輕易動得了的,當初李成武辦不到,如今李炳更辦不到。”
    葉榮成淡淡一笑:“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朝廷水師戰敗的陰霾,總算是被京口大捷的好消息驅散了不少。
    西邊損失了兩三百條戰船,東邊則幹掉一百多艘敵艦,兩頭的賬目相抵對衝,仔細一看:
    還好,略虧。
    當然了,這個所謂的略虧,是從聖唐的角度算總賬。倘若從帝君和朝廷的角度看來,那結果應該是人家鎮疆軍大賺,自己這邊則虧本虧得褲子都快沒了。
    李炳氣得直接砸了茶杯,把兵部和都督府罵得狗血淋頭。
    不過,生氣歸生氣,問題還得解決。目前包遇春麾下八百艘戰艦正逼近夷陵,躲在那裏的朝廷艦隊該怎麽辦?
    是繼續往西邊撤退,逃進三峽?還是頭鐵硬剛,跟叛軍決一死戰?
    麵對帝君提出的這個問題,董天星和殷誠毅都選擇了沉默不語。
    不是不會回答,而是不敢回答。
    新任水軍都督都戰死了,誰還敢再亂說話?萬一出主意出錯了,導致朝廷積攢了將兩年多的艦隊全軍覆沒,這喪師辱國的責任誰又能擔得起?
    見兩位軍事主官都不吭聲,李炳也頗感無奈。他方才大發雷霆,也的確是嚇壞了董天星和殷誠毅,鬧得這兩位大人心中忐忑,不敢再輕易開口。
    君臣靜默片刻,李炳又拋了另一個問題:
    為什麽鎮疆軍就能打敗叛軍水師?差距出在哪兒了?
    對於這個問題,殷誠毅仍舊沒說話,董天星則來了興致,朗聲道:“陛下,李大都護乃是我聖唐的無雙名將,陸戰水戰皆為精通,再加上鎮疆軍中人才濟濟、將士驍勇,故而能連續破敵,令包遇春也徒呼奈何。”
    聽他這麽說,殷誠毅冷哼道:“董大人,你好像忘記自己的職分了吧?你是兵部侍郎,不是鎮疆軍主簿,拍馬屁也不分場合。”
    “殷大人,你這話是什麽意思?”董天星氣道:“李大都護和鎮疆軍作戰有功,在朝廷水師受挫之際,重創包遇春麾下的京口艦隊,難道下官說得有錯嗎?”
    殷誠毅瞥了他一眼:“說你忘了職份,你還不服?李江遙的鳳凰軍團,在你們兵部那裏,有水軍的編製嗎?他的戰艦是從哪裏來的?他的水師又是從哪裏來的?之前違抗朝廷的明確指令,擅自派兵去東海郡作戰,又是怎麽回事?”
    這一連串的問題,頓時把老董懟得啞口無言。
    按規矩講,鎮疆軍作為朝廷軍隊,李江遙身為雲麾將軍,確實沒有權力私自組建水戰部隊。這要放在以往,足夠被定一個居心叵測、擅自擁兵的謀逆大罪。
    不過,這話又說回來,鎮疆軍從組建開始,就從來沒經過朝廷的批準,更沒領過朝廷的銀子,李江遙招兵買馬,何曾需要看朝廷的臉色行事?
    董天星無奈地搖搖頭,轉向李炳說道:“陛下,並非老臣替鎮疆軍說話。他們雖有行事不周之處,但也情有可原。遠的不說,就講朝廷遷回帝都之後吧。各軍團的糧餉皆由國庫支出供應,唯獨鎮疆軍,大部分是他們自掏腰包,從民間采買糧草,以維持作戰運轉。數十萬西疆子弟,千裏迢迢地來到中原,為聖唐平叛,甚至自己花錢打造水軍,抗擊包遇春的闊海艦隊,這還不夠忠心嗎?”
    聞聽此言,李炳也不禁有些動容,微微頷首道:“董愛卿,你說的沒錯,李江遙和鎮疆軍確實不容易。殷卿,水軍的事情,以後就不要再糾結了,不管怎麽說,鎮疆軍打擊了敵人水師,趕走了禍害百姓的倭賊,是有功勞的。總是盯著細枝末節不放,會寒了前線將士的心。”
    殷誠毅連忙拱手:“陛下,臣不是非要跟李江遙過不去,隻是此例一開,今後不知還會有多少人效仿謝光,給聖唐惹出大禍來。陛下,法度不能廢弛啊。”
    聽他提到謝光,李炳心裏頓時猛地一緊,旋即又不耐煩地揮揮手:“好了好了,扯遠了,還是先談眼前的事吧。水師那邊究竟該怎麽辦?”
    一涉及到這個話題,殷誠毅頓時又變成了啞巴,麵露難色地低下了頭。
    董天星眼珠一轉,順著剛才的話說道:“額……老臣倒是有個想法,不知妥否。”
    “哦?有什麽對策,直言無妨。”李炳好奇道。
    “陛下,臣建議,請李江遙救急。”董天星試著說道:“任命他擔任水軍都督,趕赴夷陵,指揮朝廷艦隊作戰。”
    李炳和殷誠毅聞言都是一愣,然而卻都沒有說話。
    董天星見狀,隻好繼續說道:“李大都護是難得的帥才,他既然可以打出京口那樣的大勝仗,那麽也能力挽狂瀾,拯救瀕臨危機的朝廷水師。讓他去,至少可以把咱們的老本兒保住,免得都在大江上打了水漂,您覺得呢?”
    李炳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殷誠毅,猶豫道:“他去夷陵,那鎮疆軍怎麽辦?”
    “可以讓徐友長暫代指揮,”董天星回答:“其實,他們內部也早就這麽分工了。謝坦之主內,統率鎮疆軍府;徐友長主外,負責指揮作戰。至於李大都護嘛,按他自己的話說,主要是看熱鬧。”
    李炳認真想了想,本打算也詢問一下殷誠毅的看法,不過話到嘴邊,他又忍住了。董天星的提議雖然有潛在風險,可畢竟是挽救朝廷水師的辦法,總比大都督殷誠毅這也不行那不也行、到最後啥問題都解決要好得多。
    “朕倒是覺得可以一試,不過……”李炳望向董天星:“李江遙能願意嗎?萬一他有什麽顧慮,拒絕赴任,那又該如何是好呢?”
    董天星充滿自信地說道:“絕對不會的。陛下,李江遙在西疆孤軍奮戰,為聖唐守衛萬裏疆界,本身就是一個勇於擔當的人。國家有難,他必定會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