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第221章

字數:7046   加入書籤

A+A-


    第二百二十一章
    第二場表演賽。
    德國隊:米卡≈尤爾根·巴裏薩維奇·博格vs日本隊:伏黑悠鬥≈關根和喜。
    鳳鏡夜看著會場屏幕上的選手信息,  發出一個單音節:“嗯?”
    “怎麽啦?鏡夜。”須王環問。
    “德國隊的米卡、是我家重要客人的次子。”鳳鏡夜選擇性地說出一些信息。
    “沒想到他也打網球。”
    鳳鏡夜的人脈很廣。
    對櫻蘭一眾人而言,鏡夜會認識德國代表隊的世家少爺,不是什麽稀罕事。
    關於“米卡”的話題到此為止。
    所有人都期待著悠鬥的比賽。
    然而鳳鏡夜的目光仍然停留在米卡身上。
    米卡·柯尼格。
    如果大賽主辦方把對方的姓氏打在大屏幕上,其他人或許會有所察覺。
    ——柯尼格,  德國著名飛機製造商之一。
    很少有人知道米卡·柯尼格的存在。
    不是因為“次子”的身份,  而是因為對方從小患有一種頗為罕見的“心理疾病”。
    他的右眼能看到正常人所看不到的世界。
    按照現代醫學的劃分,這種症狀叫“幻視”,  是幻覺的一種,  屬於精神疾病的範疇。
    但隻要米卡閉上右眼,  他所看到的世界又和常人一致。不同於其他患有神經性視覺障礙的人,  他的腦部也沒有發生病變。
    鳳鏡夜不知道具體的診斷結果。
    他隻知道對方一直在接受心理治療,  或許“打網球”就是心理醫生的建議。
    不過會場的焦點不是米卡,也不是悠鬥。
    而是博格。
    這位自轉為職業選手後就一直連戰皆捷的男人,是本屆u-17世界賽裏當之無愧的現役最強。
    在場觀眾至少有3/4是他的支持者。
    “德國!德國!德國!”
    “博格!博格!博格!”
    “沒想到博格會在第二場比賽中上場。”關根抬手按了按後頸,眼眸微微下垂,看向一旁的悠鬥。
    黑發支棱棱、眼睛亮晶晶。
    仿佛吃雪糕中了“再來一支”的模樣,  生動形象地詮釋了“初生牛犢不怕虎”……不,  誰是“虎”還不一定呢。
    “伏黑君,第一局放開打。”
    關根對黑發“虎崽”說出初步擬訂的潦草戰術。
    “你和他們比賽時,我會在一旁分析。總之,先打一局看看。”
    悠鬥點點腦袋。
    他向關根請教:“關根前輩,  如果我希望對方能拿出全部實力和我比賽,可以這麽說嗎?”
    悠鬥把組織好的英文句子說了一遍。
    聽起來好像口號。
    關根邊想邊回答:“我來說吧。”
    在須藤前輩和吉田前輩整理的u-17合宿成員資料中,關根前輩有一條追加信息:頭腦很好、全科成績優秀(全校第一)。
    悠鬥信任能考全校第一的關根前輩。
    “好。”
    正式賽上會遇到來自各個國家的選手。
    “希望我們能在比賽中全力以赴、不留遺憾·英文版”未來很可能還會派上用場。
    悠鬥打算記住關根前輩一會兒說的話。
    四人走到網前。
    賽前握手環節。
    關根開口。
    悠鬥豎起耳朵,同時聽到關根前輩的英文原聲和同聲傳譯耳機的翻譯版本:
    “比賽結束後,‘世界賽最強選手’頭銜會易主。很高興能與你交手,現·最強。”
    悠鬥的腦袋上緩緩冒出一個問號。
    下一秒,  問號“啪”的破了,變成感歎號。
    雖然表達的意思不同,但效果是一樣的。
    “激將法”的效果甚至比“全力以赴、不留遺憾”來得更好。
    不愧是關根前輩。
    悠鬥正這麽想,站在他對麵的人加重了握手的力度。
    “專心點,和你握手的人是我。”
    悠鬥回神,下意識道:“抱歉。”
    說完“抱歉”,悠鬥想起對方是德國人,剛要換成英語,聽到對方用日語說:“我是因為你才上場的,可別讓我失望啊。”
    米卡·柯尼格,外祖母是日本人,精通德日英。
    悠鬥沒想到德國隊的初中生會說日語,而且說的很流利。
    好厲害。
    悠鬥思緒一晃,意識到現在不是佩服對方語言能力的時候。
    他點點頭,認真回複:“我會贏。”
    賽前握手環節結束。
    裁判宣布:“下麵進行德國隊vs日本隊,第二場比賽。”
    “由德國隊先發球。”
    博格先發球。
    黃色的小球破空而來。
    無論是球速力量,還是落點角度,這一球都無可挑剔。
    仿佛教科書般精準理性。
    沒有耀眼的光芒,也沒有複雜的技巧,隻有從球拍中心傳來的振動。
    像一粒石子落入平靜的湖麵,空氣蕩開漣漪,訴說著它的與眾不同。
    這就是職業選手打出的普通發球。
    紮實的基礎遠大於其他。
    好厲害。
    悠鬥一邊在心裏感慨,一邊曲臂將球擊回。他的動作同樣簡潔流暢,看起來很舒服。
    “好厲害!”
    觀眾席上有人說出悠鬥心中的感慨,隻不過主語換了一個人。
    “日本隊的初中生竟然能從職業選手的手中接到發球!今年的日本隊很有看頭啊!”
    上一場比賽,日本隊獲得了勝利。
    這一場比賽,日本隊的初中生在麵對現役最強職業選手時不落下風,打得有來有回。
    這兩件事讓不少人開始重新評估今年的日本隊。
    有人拿出手機,在搜索欄裏輸入了“伏黑悠鬥”四個字。
    按理說,擁有這樣的網球實力,必定在日本國內小有名氣。
    ——從小到大拿了不少網球比賽的獎項,被媒體冠以“百年一遇的網球天才”“日本網球界冉冉升起的新星”稱號之類的。
    然而他們隻在網上找到幾篇相關報道。
    整理出來的信息如下:4歲開始打網球,所在學校網球部拿下縣大會優勝、關東大賽優勝和全國大賽優勝。
    履曆的大段空白給這位來自日本的黑發少年染上了神秘色彩。
    德國隊收集到的資料比他們多一段全國大賽時的視頻。
    從比賽視頻看,對方速度很快、耐力很好,但缺少戰術、打法單調——瑜不掩瑕,不足為懼。
    “不過這家夥還真難纏啊。”俾斯麥評價。
    博格打過去的所有球都被對方盡數打回,防守仿佛銅牆鐵壁般堅不可摧。
    如果博格沒有“漩渦的洗禮”,這一球說不定會一直打下去,直到雙方中有一方率先失誤。
    ——德國隊各成員都清楚博格是在評定對手。
    等評定結束,他就會展開猛烈的攻勢,像撕碎獵物般將對手徹底擊潰。
    悠鬥在耐心等待博格用出“漩渦的洗禮”。
    那是博格的絕招,被譽為“即使看穿也無法反擊回去的球”。
    根據數據組的分析,選手在接“漩渦的洗禮”時,球拍會跟隨網球轉動,變得很難控製,從手中脫落。
    想要成功回擊“漩渦的洗禮”,需要至少超過300kg的握力——相當於一隻身高2米的成年銀背大猩猩的握力。
    悠鬥可以。
    人類握力的世界最高紀錄是363kg。
    就算他直接把“漩渦的洗禮”打回去,也不會打破世界紀錄。
    不過比起直接將“漩渦的洗禮”打回,悠鬥更想拆解它、化解它、複刻它。
    就像學習須藤前輩的旋轉球a一樣。
    即使打不出一模一樣的“漩渦的洗禮”,能打出同樣效果的旋轉也好。
    而他能麵對麵拆解學習“漩渦的洗禮”的機會或許隻有今天。
    在悠鬥的盼望中,博格完成了對他的初步評定,打算用“漩渦的洗禮”結束這場沒有盡頭的拉鋸。
    網球帶著強勁的旋轉,連帶球路周圍的空氣麵都發生了輕微的扭曲現象。
    在天與咒縛的世界裏,時間的流速仿佛一下子放慢許多。
    悠鬥看清旋轉的方向,朝網球伸出球拍。
    網球撞在最佳擊球點的位置,逆方向化解旋轉的同時,悠鬥聽到了一聲清晰的“哢”響。
    球拍從拍頸和拍柄的連接處斷開。
    悠鬥右手一輕。
    視線裏,球拍的主體和球都在飛出去的邊緣。
    即將飛出去。
    悠鬥來不及多想,本能地伸出左手。手指在夠到完好拍頸的一瞬間收緊,反手將球抽擊到對麵的球場。
    砰。
    網球落在底線,反彈到後方。
    ……
    見多識廣的裁判比觀眾席搶先一步反應過來:“0-15,日本隊領先!”
    “……不對。”
    悠鬥的視線從斷開的球拍上移開,他一手拎著拍頭,一手握住拍柄,抬頭看向裁判。
    “剛才那一球,我連續擊球了兩次。”
    如果他的反應速度再快一點,就能趕在網球和拍麵分離前將球擊回了。
    裁判聯係會場工作人員調影像,觀眾席從一片寂靜轉為沸騰。
    悠鬥的注意力不在這兩者上。
    他低下頭,再次看向手中從中折斷的球拍。
    學會“漩渦的洗禮”的代價超出了他的想象。
    接下來怎麽做才好?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