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王朝天傾

字數:4310   加入書籤

A+A-


    對不起,我想重新做人第一百五十二章:王朝天傾
    一首短詩出來的時候,身旁的周美榮下意識的就看向了葉達。
    不過認識了這麽久,大家都已經習慣了,古時候那個“神童葉達”雖然死的很早,但留下的作品可不少,是標準的高產者,從小學一路到大學,課本裏都有神童葉達的文章詩詞。
    能怎麽樣呢?相當於同學裏有個人叫李白。
    曙光小隊已經見怪不怪了,電影院內更是調侃都不方便,周美榮隻是笑了笑露出了幾顆白牙,就複又轉向熒幕。
    葉達隻能露出一個尷尬的笑容,來之前沒做功課,這片子說的是大斌王朝的事情麽?
    那麽有自己的東西也就不奇怪了。
    那幾句詩是自己第二世死前抄嗯寫的,那時百年瘟疫已經初見威力,梁州一帶疫病傳播極廣,影響了秋收。
    所以瘟疫死了一批人,餓也餓死了不少人,還要交糧。
    自己就糅合了杜甫的《兵車行,寫了一篇長詩,想督促周邊官府和豪紳不要太過分,電影摘取了一個節選。
    原創和抄襲大概四六開的樣子。
    當時效果不錯。
    那時“神童葉達”的名號還是很大的,用當時的話來說,他就是文壇領袖,人望所在,尤其是在士人階級,此詩一出,周邊豪紳收斂了很多,葉家也被其影響,開倉施粥。
    葉家自己雖然也是大地主,但詩書傳家總比豪紳豪強要好一些,在意臉皮,底蘊也厚一些,至少到葉達死前為止,葉家對下麵的佃農、周邊居民都是頗為拂照的。
    正式電影開場,隨著一段沉重的音樂響起,第一個場景卻是在皇宮中,看樣子這部片子隻是借了自己一首詩,和第二世的自己沒啥實際聯係。
    他從未去過大斌皇宮,甚至沒有離開過梁州。
    盡頭由遠及近,一位老戲骨扮演的皇帝,正在用膳,以現代人的角度來看,既不好吃,也不豐盛,不過擺設、陳列看上去頗為講究,似乎是考證過的。
    “陛下,秦州去歲,登記在冊,因疫而去者共計2萬人,關州5萬人,越州3萬人,雲州300人。”
    大斌皇帝還在慢條斯理的吃著飯,抬頭看了一眼宦官,說道:“登記在冊的恐怕不到十分之一吧,這數字是湖弄朕呢。”
    宦官退後不敢說話。
    “湖弄也好啊,省的心煩,從先帝起,這大斌的疫病就沒有絕過,朕17歲登基起,如今也已經五十有四了。”
    突然放下飯碗,皇帝沉默了一會兒,這裏電影給了一個特寫。
    葉達猜測,這裏想表達出皇帝的麻木。
    是呀,做了一輩子鬥爭,此時皇帝對於這些數字怕是已經麻木了。
    大概幾秒鍾後,皇帝又說道:“雲州去歲隻死了300人,真是厲害呀。”
    宦官道:“雲州刺史王文維,賞罰有度,治地有方,開水渠,修衛城,以工代賑,隔絕病原,庇護了大量百姓。”
    這下曙光小隊又一起看向了王維文。
    這片子還真沒挑錯!
    曙光小隊何德何能,同時擁有兩位臥龍鳳雛,還選中了這部電影。
    王維文也隻能尷尬的笑了笑。
    葉達仔細觀察了一下王維文的表情,沒有看到什麽異常,隻是有些無奈。
    皇帝拈起一塊骨頭,一邊大口啃食著,一邊說道:“做的好,做的比朕好”
    “王文維今年怕是八十有四了,還有這麽好的精力,難得呀,難得。”
    將上麵的肉啃得幹幹淨淨,皇帝將骨頭扔到了一旁,高聲道:“宣天理寺劉卿。”
    之後畫麵轉黑,《王朝天傾幾個大字出現在熒幕上。
    開場交代了時代背景,短短幾分鍾的內容可以說誠意很足了,演技到位,角色服裝葉達也看不出偏差。
    這是一個很考究的片子。
    若是算時間,應該是在葉達第二世死後的4050年左右,當然這隻是推測,編劇經常會將同一大時代不同時期的內容編在一起,看個電影不能較真不是麽。
    葉達突然想到,可能和雲州湖“虛雲洞”那個虛影,前後時間也差不多。
    電影的主角,就是那位天理寺劉卿,名為劉長青,一個類似金牌探桉員的角色,也是一名舊日異士,由一位熒幕硬漢扮演,沒找小鮮肉。
    花了十幾分鍾,講述了一下劉長青的出生和家庭,還有一手控水的手段耍了耍帥,然後就接上了開頭的皇帝召見。
    皇帝讓他帶人去雲州查王文維,但是卻沒有給具體指示,話裏彎彎繞繞揣摩不透,讓劉長青非常疑惑。
    然後出發前,各路高官都來找他,有求情的,也有讓他拉王文維下馬的,作為主角他自然是光正偉的形象,隻覺得雲州刺史王文維活一地百姓,是個好官雲雲,不能讓王刺史卷入這種傾紮鬥爭。
    所以劉長青選擇假意出發雲州,實際上去的隻是自己部下,他要求部下能慢決不能快,最好走他個一年半載,而自己則留在了都城,想要看看朝堂上是誰在讒言王刺史。
    這裏葉達出現了一些割裂感,封建時期沒那麽多個人英雄主義,皇帝點名出發,敢陽奉陰違留在都城,這相當於將一家人的腦袋都別在自己腰帶上冒險,對於家人也太不負責了一些,男的殺頭女的充妓都算仁慈的處理方法。
    尤其是主角這種基層人員,違抗皇命太囂張了。
    除非你是士人領袖,或者文壇泰鬥,比如皇帝曾經三次征兆葉達去都城,葉達都沒搭理。
    不過主角就是主角,反正在都城裏查這查那,不少人都懷疑他沒離開都城,但就是沒人去皇帝那裏舉報,也沒人去抄他的家人。
    然後就是各種探桉和蛛絲馬跡,男主還算挺厲害的,不然皇帝也不會點他,在舊日異士裏麵也算一個高手,一手控水解決了各種危機。
    這裏可能就是九州現狀局限了電影,舊日異士遠不會隻有一種手段,編劇是在用啟靈者的想象著刻畫舊日異士。
    整體劇情都比較壓抑寫實,除了男主遇到的朝堂危機以外,還用不少篇幅描寫了大斌末年的頹勢,朝堂對地方的無力,麵對疫病的麻木,百姓生活的苦難等。
    本來葉達沒有什麽觸動,雖然和第二世年代相近,但他從未去過都城,這裏麵一些角色也不熟悉,就連“雲州刺史王文維”都是大學課堂上聽丁勇講起才知道這麽一號人的。
    也是在認識王維文後,才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但是有一幕內容讓他眼神一凝,分外沉重。
    這場戲是在一處酒館裏,主角暗中查到此處,隱蔽在屋頂。
    酒館內有一個說書先生,正在鼓點聲中抑揚頓挫的念了一段白詞。
    “卻說那梁州大疫,屍骸遍野,哀嚎漫天,有一位奇人醫師,每每大疫屠城,十室九空,必定次日就達,百姓見到此人就知大疫已過!這位奇人不開方,不賣藥,給死人針灸,給活人上香,旁人莫有敢問”
    葉達雙手下意識的抓住了座位把手。
    給死人針灸,給活人上香?!
    周美榮感覺自己手被碰到了一下,臉頰飛紅。
    葉達這是要牽我的手麽?是不是太快了?
    男孩叫葉慕容,女孩叫葉慕美吧。
    生兩個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