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走歪的路

字數:3864   加入書籤

A+A-


    記憶。
    女人帶著十六七歲的白英離開了石洞,此時灰霧之牆升起已過30年,正是九州稍有好轉的時期,算算時間,葉建國應該在華京,和他口中的“草頭班子”一起出謀劃策。
    路上的行人依舊是長衫馬褂為主,一小部分人身著希賽因傳來的“洋服”。
    那時路還是用來走馬的,牛還是用來耕地的,木耳還隻是一種食物,而菊花也隻是一種受人喜愛的花卉。
    一小部分地方有了“電”這種東西,但基本沒啥大用,隻能用來照明。
    女人曾經盯著電燈看了許久許久,似乎是在感慨時代的變化。
    白英跟著女人去了很多地方,大到城鎮,小到村莊,她們此行隻有一個目的,就是收攏有天賦的孤兒。
    由於將身份限定在孤兒,又必須有修法天賦,所以進展非常緩慢。
    女人也不著急,總歸是有收獲的,她們曾經在秦州遇見了饑荒逃難的流民,一次性就收了四個孩子,有男有女。
    隊伍也從兩人變成了六人。
    白英很不高興,她感覺自己的愛被分走了,雖然女人對包括她在內的所有人,從來都不假辭色,冷若冰霜。
    終於,一年之後,她們再度回到石洞,帶回了八個孤兒。
    八名孤兒跪在石像前叩拜,從此成為了求法者,同白英一樣,女人在他們神魂上下了禁製,然後根據各自的天賦,給予了合適的法門玉珠,讓他們在洞中修煉。
    又過了數年,當白英23歲時,八個孩子中也有三個已經成年。女人變得越來越深居簡出,洞中資糧都交由孩子們自行收集,有時女人在自己的石室中一呆就是數月。
    幾個孩子中有人天賦平平,有人天資卓越,且每人所學的法門都不同,女人從不限製他們修行何種法門,隻要天賦切合,但卻從未告訴他們除了修煉以外,應該做什麽,“求法者”的意義又是什麽。
    終於有一日,女人聚集了所有“求法者”,第一次告訴了他們,求法者的目標。
    “收集天下之法,送回洞中,凝成玉珠。”
    沒有善惡之分,沒有額外的要求,更沒有什麽思想教育,女人交代了事情後,再度回到了自己的石洞中。
    這一次,她30年沒有再出過石洞。
    她似乎根本不在乎“求法者”變成什麽樣的組織,也不在乎這些孩子變成什麽樣的人,對一手創建的組織疏於管理,仿佛隻是完成某種任務。
    孩子們開始收集各類法門,天地規則雖然變換,官方開始禁法,但當時九州內還有大量人偷偷摸摸練法,有的是家學傳承,有的是自身機遇。
    而所以收集法門最好的方法,就是抓人殺人。
    八個孩子有的天性平和,有的弑殺好色,雖然相互之間多有齟齬,但由於神魂之中的禁製,無人敢背叛“求法者”,陸陸續續收集了許多法門回石洞。
    三十年後,白英已經五十多歲,雖然因為“駐顏法”的修行,容貌依舊維持在二十歲出頭的模樣,但身體機能已經開始下降。
    而其他孩子,有人修煉出了岔子,有人和人打鬥身死,八人隻剩下四人。
    女人再度出現在,單獨召見了白英,看了她一眼後說道:“我累了,你記得叮囑他們送回法門,代代相傳,永不停歇,直到匯聚天下之法。”
    並且交給了白英一個香爐:“這個本來還有個伴,但剩一個也能用,配合你的換皮法與駐顏法,可保你壽數綿延,若你也老死了,這什麽“求法者”就算了吧。”
    白英不知道女人因為什麽累了。
    她隻知道那一天後,女人沒也再出現過,仿佛徹底消失。
    之後白英就成為了求法者中隱藏的監督者。
    法門收集的越來越多,最早的八個孩子也逐漸老去身死,也有新的人慕名加入,但沒有了女人的壓製,漸漸參差不齊,人心浮動了起來。
    有人隻當求法者是反派組織,進來想要獲得助力達成野心,有人不滿官方禁法,隻想借求法者尋找修行之路。
    在這一過程中,白英這個缺乏善惡觀念,殺人如吃飯喝水一般的存在,隻是旁觀,隻是監督。
    其他的,她不在乎,隨心所欲的活著。
    隨著最早一批人全部死去,白英也就隱去了身份,無人知道她是第一個求法者,甚至再無人知道求法者的來源,新加入者不再去拜那兩尊石像,隻覺兩尊石像憑白且多餘。
    由於鬆散的管理,求法者之間,並無從屬關係,也無高下之分,洞內藏有無數法門,隻要天賦匹配,皆可修行,恰恰切合了許多野心之人的需求,行事風格也越來越無法無天。
    求法者的名聲也越來越臭,最後徹底變成了官方認定的邪惡組織。
    當然,白英不管這些家夥修什麽法,也不在乎他們殺多少人,做多少惡,隻在意這些人有沒有將收集到的新法門送回石洞。
    大概10年前,白英查到當年女人所說的,與卷天香爐是對兒的寶物,名叫九陰石砭,於是走山訪水,從某個老宅之中找到了三根石針,但是一直沒有辦法使用,直到遇見了葉達。
    葉達在會議室中睜開了眼睛,窗外已經是黃昏時分。
    白英的記憶冗長,細節也很多,跨越百年時間,讓他花了許多時間。
    葉達給自己施加了“陰氣凝神”的狀態,細細的整理了一遍白英漫長的一生,然後摸出一隻毛筆,在打印紙上以陰氣寫字。
    合理的猜測:
    1、求法者是白衣童子的後手,交由那女人維持,但那人對此敷衍了事,甚至心懷恨意,導致求法者路子走的極歪。
    2、求法者最初的目的,應該是在禁法時代,盡可能保存九州數千年沉澱下來的法門,做這個工作的隻有官方和求法者,一明一暗,一個在廟堂,一個在民間,互不幹擾。
    3、那女人如果不是想要自殺,就說明對於她來說壽數並不是值得緊張的東西,不然不會將卷天香爐交給白英,而卷天香爐可能壓根就是白衣童子給她的。
    陰氣寫字若非刻意控製,存在時間並不長,但葉達寫到第三條的時候,前麵的內容已經逐漸消失了,但這幫助葉達理清了思路。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
    可能匯聚天下之法的那處石洞,位置已經向他昭示。
    在梁州與雲州的交界處,但現在顯然不是去探尋的好時機,求法者尚有成員經常出入,並且在之後的一百年來,增加了許許多多的手段來確保不被發現。
    白英自是掌握了方法進去,但不代表葉達頂著自己的臉也可以。
    葉達重重的點了點毛筆。
    會議室的門被敲響,王莉娜走了進來:“葉隊長,晚上您吃飯怎麽解決?要讓食堂留飯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