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能起飛嗎?

字數:4191   加入書籤

A+A-


    《我的野蠻女友》內部試映會。
    電影正在放映,導演莊耕卻在走神。
    不是他不關心電影。
    從電影放映開始,影廳裏就是——安靜片刻,然後笑聲轟然而起;又安靜片刻,然後又爆發出哄堂大笑——的循環。
    比起影評人們又長又臭的長篇大論,觀眾的直接表現更能告訴他,不需要為這部片子的品質擔心了!
    好吧,雖然相當一部分觀眾其實就是影評人。
    到了這一刻,他才終於敢鬆了口氣。
    不為別的,主要是王維居然沒有隨便插手幹涉劇組的拍攝!
    一般人不知道,不止跟過一個劇組的他是知道的——
    別說是一個已經習慣了做導演的人,即便隻是一個有想法的演員,但凡強勢一點,都很容易針對自己對角色、對劇情的理解,跟導演探討起來;嚴重一點的,甚至會幹涉到拍攝。
    劇本是他的,第一製片人是他,老板是他,甚至整個團隊都是他的,而且他在導演和製作電影上的能力與地位,都對自己呈一種絕對的碾壓之勢。
    可以說,隻要他想幹涉,不需要費太大力氣,隻需要輕飄飄的一句話,可能就會讓自己陷入無休止的苦惱之中。
    但王維沒有。
    一開始莊耕以為他是因為忙,畢竟他手頭上也有片子要拍;
    隻是,拍著拍著,王維隻是過來探了幾次班,有建議和看法也是單獨跟他溝通,他明白了,忙,大概隻是其中一個很次要的因素吧。
    最主要的原因是,王維是真的敢放權成就其他人。
    這不,《我的野蠻女友》初剪權給了他。
    都說終剪權重要,其實初剪權也一樣重要。
    所謂初剪定基調,終剪定方向。
    把初剪權給了導演後,隻要不是故事的整體骨架出了問題,製片人一般不會再去改動這部電影的主基調和主線索,而是隻會針對表達的方向和力度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
    ——這就是終剪權,無論國內國外,終剪權基本上都是在做減法!
    而《我的野蠻女友》終剪權沒有全給他,但也算是給了一半——
    他做了好幾輪“減法”,才由王維接過最終的剪輯權。
    對於他這個菜鳥導演來說,這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
    畢竟,說到剪輯權,尤其是終剪權的爭奪,對於幾乎所有的導演來說,都是一部血淚史。
    好好的電影,在導演心裏而言極其漂亮、極其用心的初剪,到了製片方那裏,哢嚓哢嚓一通剪;
    等公映版上映之後,一看,畫麵淩亂、劇情不知所雲,簡直是各種天雷滾滾,最後罵名還得全由導演來背,簡直欲哭無淚。
    好在他碰上的是王維。
    即使是專業的剪輯師,都對王維這次表現出來的剪輯能力讚不絕口。
    他挑選鏡頭的精準度,他對剪輯技巧和節奏的理解,莊耕隻想到了一個形容詞——舉重若輕。
    據敦煌的剪輯師小劉說,王維的剪輯能力大大進步了。
    具體表現為——他上次剪輯《天才槍手》還要悶頭肝了近一個月,這次卻還有餘力在《我的野蠻女友》和《沉默的羔羊》兩個劇組之間來回跑。
    嗯……道理是這個道理,但這種以“肝”的程度來衡量進步水平,著實讓莊耕有點汗毛直豎。
    當然,這一切都不是沒有代價的。
    敦煌希望能夠和他簽訂三部電影的片約——不包括這部《我的野蠻女友》在內。
    想也知道,連簽三部片約,片酬肯定不會太高,尤其是在當前他還沒有完全證明自己情況下……
    莊耕想了好半天,最終卻點頭答應了下來。
    不說是敦煌給了自己第一次機會,隻說想和自己簽訂三部片約,代表著敦煌是看好他這次能取得成功了。
    然後莊耕就發現,自己反而更忐忑了一些。
    ——大概是因為敦煌的成功標準,著實讓他心肝膽都打顫兒。
    看看《天才槍手》的表現吧。
    作為過去的暑期檔放映時間持續最長的電影,《天才槍手》直至下檔後,國內票房剛好破7億民元,準確說,是701億。
    海外反而提前一步下檔,可統計票房也達到了驚人的416億民元,足以顯示這部有著“瘟神片”之稱的作弊電影,在考試氛圍濃厚的華語文化圈有多受歡迎。
    11億民元的全球總票房,如果這才是敦煌的成功標準,莊耕隻想選擇狗帶。
    哪怕降一個等級,他也還是蛋疼。
    隻有打折再打折,嗯,億吧,他才稍微敢想一想。
    沒辦法,這就是新人導演的通病——沒底氣。
    即使是王維,第一部電影《北平假日》,沒掛也沒瓜時,其實也沒多少底氣。
    隻有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才能把那種自信和底氣,徹底培養起來。
    等到內部試映會結束,觀眾紛紛鼓掌,莊耕才露出了難以掩飾的喜色,以這種觀眾反應,他打對折的小目標,應該是行了吧?
    ……
    很多業內人也想知道《我的野蠻女友》究竟行不行。
    隨著時間步入九月,國慶檔臨近,敦煌也加大了對《我的野蠻女友》的宣傳力度。
    有《天才槍手》全球超過十億的票房做鋪墊,敦煌的最新愛情輕喜劇,本來就備受關注;又有王維的編劇、製片作為背書,再加上沈貞儀偶爾客串一把為電影宣傳站台,有心人都盯上了《我的野蠻女友》。
    有人會奇怪,對於大製作、中等製作紮堆的國慶檔來說,《我的野蠻女友》這種規模的片子,實在算不上什麽重點大項目吧。
    這種情況下,業內人反而都將目光放在這部片子上,確實讓人有些不解。
    不過,這種不解,也僅限於一些對敦煌不夠了解的人而已。
    不少業內人都明白,他們之所以重視這部《我的野蠻女友》,是因為這是敦煌重新起勢後第一部非王維導演的作品。
    王維牛叉不?
    挺牛叉的,僅用兩部電影就撐起了敦煌的起勢。
    但他再牛叉,如果敦煌隻有他一個人,頂天了一年一部爆款,同行會羨慕,但不會害怕。
    如果把敦煌看做是一隻鳥,王維的存在,相當於長了一隻翅膀,可能很強壯,但依然無法讓這隻鳥起飛。
    一旦他作為製片人,隨便拿出一個項目,找個人來拍,還是能大賣的話,另一隻翅膀也長全了。
    即使兩隻翅膀強度不一,那又怎樣,蹣跚的起飛也比你跑起來還要快。
    而如果再把兩隻翅膀練得一樣強壯……簡直不敢想!
    現在就隻等著看,敦煌這一波能起飛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