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探索渡劫

字數:3081   加入書籤

A+A-




    時間流轉,眨眼間就是一月有餘!
    許涵在伏羲大帝給半神藥祖參,開辟的特殊世界巡檢,督促著青蓮聖地的眾多弟子,也時不時觀看著兩件無上帝兵,以無上手段來融合世界。
    僅僅觀望三次,一次也就三四息,都感到大有所獲,好似看到了更高層次的一角,但是沒也過多觀望。
    因為極道法則太過高遠,不利於現在的感悟,很容易被它們給帶偏了道路,尤其在這個臨駕斬道的時候,更是要深刻感悟出自己大道的雛形。
    在帝兵完成了開天辟地之後,許涵也布置不少任務給青蓮弟子,讓大能好生看管,就離開了這一方堪比亞歐大陸的特殊世界,回到長白山的出入口。
    從此,亦也踏上了遊曆華夏大地,追尋先賢古跡,探索九州隱秘,又在紅塵問心,感悟己道的曆練。
    在此期間,他沿著長白山而行,來到了聞名的紅山文化考古地。
    這是諸夏文明的源頭之一,紅山文明的發源地,旅客都懷著敬重與探索的心去參觀,許涵他也同樣如此。
    也曾來到華夏都城,為青蓮弟子解決戶口問題,參悟曆經三朝的風土人情,前往全真一大分支的龍門派,因其身份,得到熱烈的歡迎與恭敬。
    後又再次登上泰山玉皇頂,這一次並沒有直接橫渡虛空,而是選擇徒步前行登頂,感受登泰山小天下的玄奇。
    轉道山西的太原、陝北的高原,延安革命根據地,踏天水入蘭州,感受北方的風土人情,與世俗疾苦相隨。
    後前往全真派的根本,重陽宮,在遼金時期,主張三教合流的王重陽,在末法斬道成王,開辟了全真教派。
    遺留弟子眾多,威名赫赫,聲望極高,天下稱之北方道門以全真教為首,與南方三家聯合的正一教相抗衡。
    直線行走入終南山,又名周南山、太乙山……乃是道教極具威武的名山,老西出函穀關,被關尹子請上樓觀台講道,因此誕生了德道經三千言。
    在這裏,許涵偶遇了林佳與幾位王者聖人,都是來探尋準帝老子的遺跡,開心無比的進入古地,定然有所收獲。
    借助神痕紫金的終極奧義,烙印老子遺留下來的道痕,簡單提煉出先聖的傳承,包括一氣化三清的至高秘術……
    將這一傳承給予林佳眾人,乃至是被驚動過來的道教高手,隻是叮囑他們要敬重先聖,更不可輕易外傳泄露,眾人都知道傳承珍貴,都連連允諾下來。
    在踏入位於巴山內的神農架,順便來訪當世妖族聖地萬妖穀時,亦遇到顏如玉等妖王,就連龐博也溯源到此。
    讓許涵都難免嘴上帶笑,這些強者散落中原各地,都能找到寶地與機緣。
    畢竟,知曉了華夏的曆史文化,明白不少名山大川,自然會先來探尋。
    看著下方的整個萬妖穀,如帶狀黑霧霾的妖氣環繞,如一尊絕世妖魔蟄伏,卻又給人中正平和的獨特韻味,讓神念架這裏都變得神秘莫測。
    直到此刻探索過後,許涵才真正確定下來,絕對是要上古妖皇於此化道,把極道法則與生命本源,徹底融入洪荒古星,才成就了這樣地勢格局。
    可惜,化道太過底底,沒有任何的剩餘,關靠自己找不到半點道痕,沒能得到這位妖皇的傳承與名號,但單是這種獨特韻味,絕對是不得了的皇者……
    也沒有找到九黎一脈,乃至是食鐵獸一族,好似全部遠走星空,頗有一些可惜的離開了神農架。
    繼續探索北方剩下的地帶,踏遍了千山萬水,中原九州有名的地方,大多被許涵遊曆過……
    除卻了難以輕易踏入的上古禁地,沒有動用帝兵去強攻。
    那些上古大神通者遺留的支脈,都被他親自拜訪一趟,得到了太多的機緣與感悟。
    冬去冬又來,花落花又開,光陰匆匆逝去,使用兩年的時間沉澱與深化。
    並不是他不能去渡斬道劫,早在兩年多就可以,超強戰力打破斬道界限,乃至踏入神禁就破到十四個境界。
    又經過半年悟道締造仙氣,道行已遠超仙二範疇,隻是許涵沒有向天地去映證自身。
    而是要將道基磨煉到極限,對於新出現又消失的始氣,九秘和一的無上仙術,自身未來的大道……求得更加深刻與非凡的感悟,厚積薄發而穩步精進!
    就在這一圓夜裏,他在華夏的南海,觀海上升明月有感,再也不要繼續壓製底蘊,仙二大能進無可進。
    就此,在諸多旅客的眼中,獨自一人登天而去,留下了美麗無比的神話。
    ……
    速度快到難以想象,迅速來到了域外,獨立在冰冷與黑暗的宇宙中,感受到死一般的寧靜,回望著地球的方向。
    那種獨特的浩瀚威壓,弗遠不至,傳了過來,像是有一尊蟄伏的上古天帝,充滿著不可思議的生命古星。
    真身無懼任何射線,許涵的話語傳蕩在太空,似乎在訴說自己的感悟。
    “斬道何為?斬天道、逆斬大道……安之天道為萬物運轉之軌,除非拋棄一切法則感悟,全靠意誌與肉體修行。”
    “斬執念、斬情親、斬過去、唯道、極道……照樣有人能夠突破斬道,倒底哪方才是正途?”
    “所謂正道隻是貽笑大方,無他,選擇不同,大道萬千、眾生無量,有人願意與堅持,誰能否定其選擇,因此,我道以亙古不滅,永恒超脫為目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