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原創的“寓言故事”!

字數:3704   加入書籤

A+A-




    幾天後,賀建軍收到了改版之後的《故事會》樣刊。
    看著眼前這本三十二開的《故事會》,他沒有多想便翻開了。
    說實話,這本《故事會》與後世的《故事會》差別很大,即使改了版,卻也隻有十幾篇作品。
    其文學體裁也是多種多樣,有小說、民間傳聞、通訊報告文學、座談記錄甚至還有讀者來信,當然還有“笑談”、寓言故事,不像後世,大多是小說。
    至於賀建軍之前所創作的《畫中畫》,他在民間傳聞欄目下找到了。
    不過並不是完整的,而是隻有上篇,他大概看了一下,應該是故事太長,被人為分割成了上下兩篇。
    下篇估計得等到三月份發行的新一期《故事會》才能看到了。
    畢竟改版之後的《故事會》由月刊改為了雙月刊。
    好在《故事會》的編輯不愧是專業的,他們雖然將《畫中畫》分割成了上下兩篇,但卻在上篇的結尾保留了極大的懸念,並在後麵還添加了“未完待續”四個字。
    不得不說,這神來一筆著實調足了讀者的胃口。
    他估計《故事會》編輯部應該也是想在改版之後做一些新的嚐試吧。
    比如固定刊物的故事欄目,增加“笑談”“民間風俗與傳聞”等等這些寓教於樂的“休閑故事”比例。
    …………
    這天,天上下起了小雪。
    辦公室內,賀建軍正在紙上寫寫畫畫著。
    《阿凡提的故事:種金子》畫稿完成後,他終於不那麽忙了。
    不過,他依舊屬於《阿凡提的故事:種金子》攝製組,故而,還得與美術設計師曲劍方一起配合攝製組的各項工作。
    偶爾他也會隨曲劍方一起去攝影棚轉一轉,看看動作設計人員的拍攝工作進度。
    除此之外,他還需要配合曲劍方為動畫完成台本做資料收集與整理工作。
    至於《哪吒鬧海》攝製組那邊,他倒是去所屬的攝影棚看過幾次,讓他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特效師與剪輯師的工作。
    尤其是前者,發光特效以及電閃雷鳴的特效讓他極為欽佩當下的特效師傅。
    要知道當前可是七十年代末,世界動畫技術其實差不了多少,特效也是如此。
    畢竟現在可沒有電腦動畫技術,動畫特效隻能另辟蹊徑采取一些取巧的辦法。
    比如多次曝光獲得閃耀效果,亦或是讓原畫設計師與上色師配合繪製一整套專為特效而設計的畫稿等等之類的手段。
    而這些自然都需要靠攝影師來把控。
    除此之外,配音及音效的錄製也是十分繁雜,音效組更是想盡了不少辦法,比如龍王入海,就是用人直接跳入遊泳池發出的聲音。
    還有裏邊的編鍾音效,賀建軍猜的也一點不錯。
    這一段編鍾音效確實是作曲師金複載,帶著錄音師侯申康與剪輯師肖懷海單獨去了一趟鄂省,利用剛剛出土不久的曾侯乙編鍾錄製的。
    不過以上這些跟賀建軍並沒有多大關係,因為這些他都沒有參與,也沒資格參與。
    畢竟《哪吒鬧海》這部動畫可是廠裏的重中之中,後期製作不可能讓賀建軍一個新人參加。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自我創作上。
    他打算在這段閑暇時光,創作一部屬於他自己的原創短篇漫畫作品。
    或者叫連環畫也行。
    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之井》。
    比起當下的創作思潮,他的這部“連環畫”並未將其創作核心放在主流的英雄故事或是好人好事上,而是將其放在了對人之與貪婪的探討之上。
    其創作的核心思想在於通過這個類似於“寓言”的故事,提醒大家警惕與貪得無厭。
    說白了這部漫畫就是根據一個獨創的寓言故事來繪製的,其創作手法與後來魔都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動畫《三個和尚》有些相似。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從前村子裏有一口水井,傳說隻要喝了其中一口水,再對著井裏喊三聲,你就能實現一個願望,但代價就是他會失去身上的一樣東西。
    有一天,井口邊來了一個賭徒。
    賭徒早就獲悉了水井的秘密,他毫不猶豫的用自己身上的喜怒哀樂換取了大量錢財。
    之後賭徒拿著錢財去賭錢卻輸光了,後來他又回到了水井邊,再次用自己的一部分智力獲得了一定量的錢財。
    如此反複,隨著時間的推移,賭徒最終換取了他身上一切可換的東西,變成了水井傀儡,成為了新的水井之靈。
    時光流轉,水井之靈一個接著一個替換,直到一位苦行僧前來,他同樣也遭到了水井之靈的引誘,可他卻並未受其誘惑,而是在水井旁盤坐了下來,阻止了一個又一個路過之人,最後充斥著與貪婪的水井消失了。”
    這個故事,他準備先將其以文字的形式創作出來,然後再根據文字內容進行漫畫創作。
    這樣一來,他既可以拿這個故事去向《故事會》投稿,也可以將同名“連環畫”寄給《連環畫報》。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他還可以將這個故事改編成動畫劇本,若是時機成熟了,他完全可以將劇本拿給廠裏領導,看看能不能拍成短篇動畫。
    說不定最後他還能自編自導自畫這部動畫了。
    隻是還沒等他將故事創作出來,一位“故人”便找到了他。
    來人名叫顧侖,正是《故事會》的編輯,也是《故事會》編輯室的副主任。
    他是來向賀建軍約稿的。
    “建軍同誌,我今天過來主要是想請你繼續為我們故事會民間傳聞欄目再創作一篇故事,我們何主任說了,稿酬還是按之前的千字八塊,你覺得怎麽樣?”顧侖說到這,便把目光投向了賀建軍。
    賀建軍一聽他這話,頓時心中一喜,這可真是瞌睡了就送來了枕頭。
    他正想著將《之井》作為一篇寓言故事投稿給《故事會》了,沒想到人家今天就主動上門約稿了。
    “沒問題,我正好在創作一篇寓言故事,完全可以投稿給貴編輯室!”
    “寓言故事?不是民間傳聞故事?”顧侖聽得賀建軍之話,皺了一下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