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反響“平平”?
字數:3912 加入書籤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誌怪小說發展的黃金時期。
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搜神記》了。
不過除了《搜神記》以外,還有一些人整理收集的作品也十分出名,比如《幽明錄》、《博物誌》、《續齊諧記》等。
而流傳後世的一些篇章,如“幹將莫邪”、“望夫石”、“桃花源記”、“陽羨先生”等都對後世誌怪小說的創作,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至於賀建軍所創作的那個故事原型,則要比上述所例舉的這些要冷門一些。
這便是《幽明錄》當中的《柏枕幻夢》一篇。
其故事大概是這樣的:焦湖有個廟,廟裏管理香火的廟祝有個用柏木做成的枕頭,這個枕頭已經三十多年了,十分神奇。
有個叫湯林的人,經商時路過焦湖廟,進來祈禱。廟祝問湯林:“你可娶妻了否?”湯林說沒有。廟祝說:“那你靠在枕頭上,我讓你體驗體驗人生的樂趣。”
湯林覺得挺好玩,就按照廟祝說的去做。枕頭後麵有個小洞,湯林恍恍惚惚覺得自己走入洞裏,隻見朱門瓊宮,亭台樓閣,十分富貴。有個姓趙的大官,招湯林做了女婿。湯林和妻子生了六個孩子,四男二女,然後湯林又做了官,平步青雲。
枕頭裏麵的世界真是太美好了。不過好景不長,湯林不久之後犯了罪,被趕了出來。這時,湯林才發現在枕頭裏那麽多年,外麵不過一瞬間而已。
對於這個故事,大家是不是很眼熟。
沒錯,這其實正是成語“黃粱一夢”的最早原型。
哦!不對!應該說這是唐人所著《枕中記》的原型,後來“黃粱一夢”的故事則是根據《枕中記》而來的。
事實上,對於這種誌怪題材的美術動畫,廠裏此前並不太重視,片子也極少。
後來倒是有一部經典的神魔誌怪題材動畫作品問世。
這便是根據元末明初時期羅貫中與馮夢龍二人所編寫的《平妖傳》改編而來的美術長篇動畫電影——《天書奇潭》。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經典的木偶動畫類作品,這正是上映於1981年的《嶗山道士》。
不過那都是之後的事情了,還是說回當下。
當文學組整理收集好數十本故事梗概後,便由編劇包蕾一起呈送給了廠長特韋。
在收到這些“本子”後,特韋立刻召集了廠裏生產辦主任等主要領導,以及諸多資深動畫導演進行商議。
商議的結果,賀建軍並不知道。
此時的他正在和徐軒德商議著印刷廠的掛曆封麵畫。
原來,印刷廠那邊已經拿定了主意,他們采用了賀建軍二人所提供的第二套方案。
可真正等到二人繪製之時,兩人卻是產生了一些分歧。
不過好在兩人的分歧並沒有持續多久,到了十一月底,即將進入十二月時,賀建軍最終說服了徐軒德。
就這樣,又過去了半個月,到了十二月中旬。
二人的畫稿也已初步繪製完成了。
一共就十二幅,每個人創作六幅,前前後後畫了將近一個半月時間。
徐軒德給印刷廠發了一封電報後,那邊很快就回了消息,言說下個星期就會派人過來將畫稿帶回去。
原本,他們是準備寄過去的,既然對方如此重視,特意派人前來取,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至於那一千二百塊錢報酬,現在自然不會給賀建軍二人。
還得等到他們所繪製的十二張掛曆封麵畫得到印刷廠領導層認可之後,這錢才能給他們。
對此,賀建軍與徐軒德也十分理解。
…………
第二天上午,印刷廠那邊還未傳來反饋,賀建軍卻得到了另外一個好消息。
下半年廠裏生產的四部短篇動畫,皆都已通過電影局審核,並已成功上映了。
隻是盡管反響還可以,但比起十月份上映的兩部獻禮片,還是存在較大的差距。
即使是賀建軍擔任動畫編劇的《貪欲之井》也同樣如此。
再加上如今並非美術動畫觀影“旺季”,故而,在四部美術動畫短片上映後,也就一些不主流的報紙在最邊緣的區域進行了相關報道。
說實話,獲悉此消息後,賀建軍多少有些失落。
要知道上映前,他還信心滿滿,但結果卻是這般不近人意。
“行了!別灰心喪氣啦!你還年輕,機會有的是,要沉得住氣!”看著麵前的賀建軍,徐軒德笑著說了一句。
而後他看了一眼身邊的剪輯師肖懷海道:“你看看肖懷海,他在廠裏已經五六年了,不也才靠《哪吒鬧海》……”
“咳咳……行了!徐哥,你也別說我了!你我都一樣,能夠獨立執導的人,目前廠裏並不是很多。”
“機遇是一方麵,但更多的是時間與經驗的沉澱!”
說到這,肖懷海也看向賀建軍,不禁勸慰道:“建軍,你徐哥其實說的對,別沮喪,你還年輕,要想與包老與淩舒那般,成為一名知名動畫編劇,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你要清楚,想要憑借一部美術短片就一步登天,那幾乎是一件不可能事情。”
“你看戴鐵蒗、胡進慶、常廣希他們,都還在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了!所以千萬別失去信心,實在不濟,你就回卡通動畫組,繼續和徐哥一起畫原畫。”
“對!大不了回來繼續和我一起……”
“咳咳……都在了?”
這時候,門口進來一人,他環顧了三人一眼,又把目光落在了徐軒德身上。
來人正是胡進慶。
他對徐軒德說道:“老徐,你和我去一下廠長辦公室。”
“去廠長辦公室?有任務?”徐軒德滿臉不解。
“目前還不知道!去了咱們就知道了!”說完,胡進慶轉身離開了。
見此,徐軒德和賀建軍二人又聊了兩句,立刻跟著離開了。
很快,肖懷海也走了。
這時候,工作間內就隻剩下了賀建軍一人。
不過就在他準備低下頭繼續看手中的報紙時,門口處又進來一人。
來人拿著一摞文本,正是編劇淩舒。
“建軍,你在呀?我還以為你去食堂吃飯啦了?正好我還沒吃,要不一起?”
“成!剛好我也有事想請教請教您!”賀建軍一聽淩舒這話,當即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