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第 181 章
字數:10547 加入書籤
五阿哥和五福晉跟去熱河的事兒定下來後,把年氏帶上就顯得順理成章起來。
珞佳凝得了太後的叮囑後,已經知道了是二皇子策劃的讓這夫妻倆同行之事,自然不難猜到年氏與這個事情有關係,特意和五福晉私底下說了一通。
沒幾日,五福晉借了出門買東西的機會,拐道到了雍親王府來見四福晉。
“成了成了。”一見麵,五福晉就握了四福晉的手,笑嘻嘻地說:“你不是讓我故意放年氏跟著去麽我和五爺說了,帶丫鬟的事兒全交給我。但凡我要做的事情,他沒有不允的。自然是答應了我。年氏沒辦法,自然求到了我的跟前。”
珞佳凝笑道:“弟妹好謀算。我可不敢私底下和五弟叮囑帶著年氏,幸虧你把這事兒攬到了你自己身上。”
“可是,帶著年氏真的不打緊嗎”五福晉小聲問,又道:“她求到我跟前的時候,我還裝模作樣地拒絕了她一下,方才同意的。”
說起這個,五福晉頗為自得,覺得自己當時的分寸拿捏得極好,便是年氏這樣小聰明不斷的人,也沒發現她是在故意演戲。
不過,也不排除年氏是想要跟去的心切,所以平時挺謹慎的一個人,竟然沒看出來五福晉在“裝模作樣”。
珞佳凝笑著讚歎一番,又道:“不打緊。我之前和你那般說,也是想著年氏這個人最是耐不住性子的,肯定想要找辦法出門去。她既是敢和你提,就一定是想好了萬全的法子一定要走成這一趟。”
“是了,她就是那種人。”五福晉氣得咬牙切齒:“單看她用的那些手段,就知道她是個什麽法子都敢使的了。”
珞佳凝道:“所以我想著,如果她求到了你的跟前,你大可不必與她硬抗。她想去,你允了就是。反正不過是個跟著端茶遞水的丫鬟而已,沒什麽大不了的。”
五福晉頷首應了,又湊過來小聲說:“即便是端茶遞水,我都不敢用這個人遞過來的茶。一是怕裏頭放了不幹淨的東西,二是嫌她髒!”
年氏當初被發現的時候,可是和當時的太子胤礽癡纏在一起的。而且當時還有那麽多的人在場,五福晉嫌棄她也情有可原。
珞佳凝當時看到了年氏和太子在一起的狀況,很能體會五福晉的不易,不由得伸手握了握五福晉的手:“你說的確實。另外,我們倆需得看牢了,不要讓她近前去伺候十五弟十六弟他們,免得阿哥們再著了她的道。”
五福晉深以為然:“正是如此。”
五福晉想的是,她們倆能力有限,護好了幾位相熟的弟弟就罷了,至於其他人,那就無所謂。
比如八阿哥和十阿哥,雖然也是她們的弟弟,卻和她們並不親厚。不屬於需要她們護著的人裏。
雖說妯娌兩個已經處理好了年氏要跟去的這件事,但對珞佳凝來講,左思右想後,卻還是去了宮裏一趟,向太後稟明自己帶著年氏去熱河的“原因”。
這天天氣尚好。
珞佳凝起了個大早,吃過早膳後就往宮裏去。
她先去給康熙帝請安,與他閑聊幾句後便往太後的寧壽宮去。
隻是離開乾清宮前,珞佳凝腳步微微一頓,忍不住回頭與康熙帝說:“皇阿瑪,兒臣看您今日臉色不太好,是不是身子不適要不然去歇息一下”
她剛才就瞧著康熙帝的麵色不佳,臉色白中微微帶著點青色,眼皮也略微耷拉著,顯然是狀態極差。
剛才她還偷偷用了下健康藥水,結果沒使用成功。
顯然康熙帝這個狀態是他身體底子的問題,而不是現在偶然的意外因素。
聽了兒媳的話後,康熙帝勉強笑笑:“朕沒甚大事,你不用擔心。你去給太後請安吧。今兒天微涼,剛才梁九功回來的時候說太後正在廂房歇息著,你去廂房尋吧。”
珞佳凝福身笑著謝過康熙帝,這便憂心忡忡地離開。
寧壽宮的廂房內。
太後慵懶地歪靠在榻上,正拿著一本蒙文書看得入迷。就連嬤嬤向她來稟,說雍親王妃到了,她都是聽了兩遍方才回過神來。
“老四媳婦兒啊!”太後笑著把書扣在了旁邊小桌上:“快讓她進來。”
珞佳凝入內,看到的便是太後慈愛的笑容,就走了過去在榻邊坐下:“皇祖母看什麽書呢竟是這般入迷,連正屋都不回了。”
“哀家聽聞你打算讓元壽學習蒙文,甚好,甚好。”太後欣慰地拍了拍孫媳婦的手背,喟歎道:“哀家就起了心思,想要看看蒙文的書。正屋的陽光不夠舒適,哀家瞧著這邊不錯,就過來靠一會兒。對了,你今兒怎的來了是不是有什麽急事”
眼看著就要出發去熱河了,幾位阿哥都在忙著準備行裝,而雍親王府裏四阿哥不去隻四福晉去,按理說四福晉也該在收拾東西才對。故而太後有此一問。
珞佳凝把年氏即將跟在五福晉身邊的決定告訴太後,她老人家當即臉色就沉了下來。
“怎麽是那個人。”太後不滿道:“老五媳婦兒身邊沒人了麽,怎的還需要把她帶上。”
“老祖宗,這不是五弟妹自己的主意,是我和她商議過後的決定。”珞佳凝說罷,仔細觀察著太後的神色。
太後憤怒的模樣是真真切切的,顯然極其不喜歡年氏這個人。
珞佳凝便道:“其實我是想著,這麽個能鬧騰的人,留在府裏也是禍害。如今五弟和五弟妹都跟著皇阿瑪去了熱河,而她留在恒親王府……我是真怕她趁著主子們不在,把恒親王府鬧得亂七八糟。”
太後聽到這兒,眉心微微一擰。
珞佳凝再接再厲:“那個時候真的出了什麽岔子,旁人也隻會說一句‘恒親王府出事了’,不會提到年氏這個通房,隻會將過錯都賴在了五弟和五弟妹的身上。”
太後沉默地點點頭。
珞佳凝道:“我便想著,她真鬧出來什麽亂子,且不說是不是故意的,單就五弟府上來說,是個隱患。既然如此,為免她真幹出來這些,倒不如五弟妹把她帶在身邊日日盯著,就也不用擔心自家府邸會出事了。”
“是這個理兒沒錯。”太後歎了口氣:“難為你想著了。隻是,皇帝那邊總得問起來一二的。他不待見年氏,你明白的。可這些後宅的事兒,哀家和他細說,他也不見得能明白,隻會覺得這個女人礙了他的眼。”
“這不還有年家麽。”珞佳凝道:“年遐齡當年為朝廷辦了不少實事,現在他的兒子年羹堯也在為朝廷效力。有他們倆在,帶著年氏隻說是‘為了給年家個體麵’就罷了。皇阿瑪並非不懂得那些,隻是他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
康熙帝不是不願意去理會後宅的事情,而是身為帝王,他懶得去理會。
因此帶著年氏的事兒隻要有個明麵上的借口就可以。
年羹堯是個十分能幹的。這些年下來,他功勞甚大,已經替朝廷辦了不少大事。
珞佳凝這般說辭,就是借了年羹堯的力,把帶著年氏去熱河弄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而且還把緣由給推到了年家那邊和她自己的主意上。
這樣一來,就算是年氏真搞出來什麽幺蛾子,也免得年氏的做派會拖累到五阿哥和五福晉。
太後自然知道年家的功勞不小,也知道年氏大概是個什麽樣的人。
“罷了,她要去就去吧。”太後擰眉說道:“若非有年羹堯的關係在,那個年氏早就活不成了。偏她還自以為是,覺得自己是個了不起的人。”
珞佳凝聽後一愣,不由笑了:“皇祖母真是明察秋毫,她那點兒小心思也被您給看出來了。不愧是老祖宗。”
“都這樣了,哪裏還能看不出呢。”太後嗔了四福晉一眼,輕聲說:“原本她時常來給我請安,我就知道她是個有手段的。卻沒想到,胤祺這樣好的一個孩子,居然還被她用手段給坑害了。”
五阿哥是太後一手帶大的,所有阿哥裏麵,她老人家最疼愛的就是這個孫子。
年氏能夠做出來背叛五阿哥而和太子勾搭的事情,著實讓太後惡心了好一陣子。
也是年父多年來對朝廷出力甚大,如今榮休告老還鄉。加上最近年羹堯風頭正勁,太後不想讓重臣麵子上太難堪,所以勉為其難讓年氏以通房或者是丫鬟的身份跟著出行這麽一次。
不然的話,她真恨不得把那個齷齪的女人千刀萬剮的。
但是太後在這方麵也有她自己的主意。
“年氏錯過一次,皇帝饒了她那便罷了,上次的事情暫時不過多追究。”太後鏗然說道:“但是。倘若年氏再做錯一回,哀家是萬萬不可能再饒了她的!”
珞佳凝忙道:“皇祖母說的是。即便是仁慈,也不能同一個人饒過兩回的。”
太後欣慰地輕輕頷首。
這個時候,門外響起了嬤嬤的急切呼喚聲:“太後!太後娘娘!大事不好了!”
太後忙讓人把嬤嬤讓了進來:“什麽事兒大呼小叫的,沒個體統。”
“剛才皇上又暈倒了!就在乾清宮內!”嬤嬤一進門就拜倒回稟:“梁公公知道皇上不想讓旁人曉得這種事兒,隻遣了他的小徒弟過來稟與太後娘娘!”
太後聽了頓時急切起身,腳沒踩準鞋子差點摔倒,幸好四福晉及時扶了一把方才穩住身子。
“什麽皇帝暈倒了快快快,快帶著哀家過去看看!”太後說著就要自己穿鞋下榻。
珞佳凝生怕太後年紀大了,再這麽一著急又走得慌,別皇上那邊好起來了太後這便再有事。
她趕緊說道:“皇祖母,您別急。我先過去看看,您穿戴齊整了再過去也不遲。”
剛才她離開乾清宮的時候就擔心皇上的健康問題,顯然果然出了事兒,她也頗為自責——若她剛才堅持著再多陪皇阿瑪一會兒,許是能及時幫上皇阿瑪。
思及此,珞佳凝不由有些懊悔。
太後因為剛才在榻上歇息,並沒有穿戴好甚至都沒穿鞋,一時半刻也確實好不了。
她握住四福晉的手:“好孩子,你趕緊去看看。皇上平時太過多思多慮,這個月來已經是第二次暈倒了。哀家擔心的緊,你先替哀家過去瞧瞧。”
珞佳凝應了一聲後,半刻也不耽擱,直接快步出了寧壽宮,往乾清宮去。
乾清宮。
屋門緊緊關閉著。稍微打開一些,步入其中,隻覺偌大的殿宇空蕩蕩毫無人氣兒。順著一股子藥味兒往裏走,方才發現內室當中有人躺在榻上。
康熙帝麵色蒼白嘴唇微微泛著淡紫色,靜靜地躺著,好似睡過去了一般,平靜而又祥和。
榻邊跪了四五個太醫,俱都戰戰兢兢神色緊張,生怕主子一個不好,他們幾個都要人頭落地。
看到雍親王妃來了,幾位太醫俱都鬆了口氣。
珞佳凝問起其中一位太醫:“皇上怎樣還沒醒來嗎”
這位太醫已經是太醫院的老人了,鬢發皆白,是這幾個人裏最沉得住氣的一個:“老臣已經給皇上施了針,另外張、李兩位太醫已經給皇上準備了熏香和湯藥,湯藥也已經略灌下了一點。想必一會兒皇上就能醒來。”
珞佳凝就道:“既然幾位大人已經盡力了,想來皇阿瑪應當無礙。”說罷,她讓人端了椅子坐在了床邊,輕聲呼喚康熙帝。
幾個太醫提心吊膽地繼續跪著。
珞佳凝呼喚了會兒,康熙帝緩緩睜開雙眸,因為蒼老而眸中略帶渾濁迷茫:“……朕,這是睡著了”
他望著眼前頭上的帳頂如此說道。
珞佳凝鬆了口氣,輕聲說:“是的,皇阿瑪剛才睡了會兒。您現在可曾好一些了”
康熙帝掙紮著想要坐起來,可是肩膀胳膊都沉得很,動彈了下沒能立刻坐起身。
珞佳凝朝著那些太醫看了過去。
有兩個年輕一些的趕緊站了起來,恭恭敬敬扶著皇上慢慢坐起來,而後拿了個靠枕給皇上靠上。
康熙帝這才舒了口氣,覺得氣兒順了不少。
那位年老的太醫端了湯藥過來,給皇上喂著喝下。
康熙帝看到太醫端著藥碗時候的手顫顫巍巍的,不由慢慢抬手,拍了拍他胳膊:“你也老啦。咱們都老啦。”語氣裏滿是不甘和遺憾。
老太醫拱了拱手:“陛下年輕力壯,哪是老臣可以相比的。皇上是真龍天子,得上天庇佑,自然能夠福壽安康。皇上萬歲,萬萬歲。”說著就跪了下去。
其他幾名太醫跟著山呼萬歲。
康熙帝擺擺手。他嫌這個幾個太醫太礙眼,索性隨便找了個借口屏退:“你們都下去吧。朕有些話要和雍親王妃說。”
珞佳凝剛才輕喚康熙帝的空檔,也和幾位大臣略聊了幾句,知道皇上這次應當還是心悸帶來的暈眩。
他多年來心悸的毛病已經根深蒂固,而且四肢還時常浮腫,身體已然是越來越差。
康熙帝這些年已經很少巡幸塞外了,便是因為身子不太好,不適合長途跋涉。
珞佳凝看著眼前年邁帝王蒼老的模樣,不由擔心不已。如今雖隻是到熱河附近,卻也有段不小的距離要走。
也不知道他老人家身體受不受得住。
珞佳凝擔憂地望著康熙帝,輕聲詢問:“皇阿瑪,這次熱河要不然就別去了”
“去!當然要去!”康熙帝十分肯定地說:“朕身子尚好,沒什麽地方去不得的。你不用擔心。”
雖然口中這麽說,可他還是忍不住眉心緊擰著許久都沒有鬆開。顯然是心悸之症讓他實在難受。
珞佳凝知道他性子執拗,見狀也沒有堅持多說什麽,隻是拿著靠枕稍微挪了挪位置,讓康熙帝靠得更加舒適一些。
看著老四媳婦兒這般體貼的樣子,康熙帝不由喟歎道:“這些年來,得虧了有你和老四。不然的話,許多事情朕都不知該怎麽辦才好。”
平時,他貴為帝王,是萬萬不肯說這種“示弱”的話的。
現在他剛剛從昏迷當中蘇醒,略有些後怕,略有些虛弱和迷茫,方才脫口而出說出這種話。
康熙帝一言既罷,有些懊悔自己說太快了。但看四福晉神色如常,他又覺得自己也如平常百姓一樣,不過是個需要晚輩照顧的長輩,好似說了那番話也沒什麽不好。
他仔細想想,是四福晉這種淡然處之的狀態讓他徹底放鬆,繼而能夠說出那番話的。
這個兒媳是真的很不錯。
仔細,認真。
今日早些時候,她還細心地發現了他的異狀,提醒過他好似需要休息,他不肯聽。結果倒好,非要和身體硬生生對抗的後果,便是暈倒。
康熙帝歎息著說:“剛才若是朕早一些聽你的,早一點休息下就好了。也不至於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倒是讓你看笑話了。”
“什麽笑話不笑話的,皇阿瑪這般說,就是不把兒臣當自己人了。”珞佳凝溫聲道:“您可是我的阿瑪。我宮外的阿瑪已經不在了,您是我最親近的唯一的阿瑪。我不關心您,關心誰去”
她說的宮外的阿瑪,就是說她娘家的親生父親費揚古。如今費揚古早已故去,她的阿瑪也確實隻有公爹康熙帝一個了。
康熙帝聽聞兒媳的這般言辭,不由一愣,繼而笑了:“是這個理兒沒錯。”這般一笑,他自己也覺得神清氣爽了不少。
珞佳凝有些猶豫地把年氏跟去的事兒講與他聽。
她發現此時的康熙帝脾氣尤其好,此刻說的話許是最佳時機。
果然,聽了她的話後,康熙帝隻唇角略微繃緊了一會兒,倒也沒多說什麽:“帶她去就帶她去吧。留她在京城的話,胤祺還得擔心府裏的安危,倒也麻煩。”
他所顧慮的,竟然和珞佳凝之前在太後跟前找的借口不謀而合。
珞佳凝鬆了口氣,又陪著康熙帝說了會兒話,中午親自喂他吃了一碗粥,這才出宮回家去。
沒幾日,到了出發的那一天。
一大早雍親王府的主子們就齊齊進了宮,給四福晉送行。
弘暉是要跟著同去熱河的,自然沒甚離別愁緒在。而弘曆與晨姐兒這些天被張廷玉安排了大量的課程要學,自然也顧不上什麽“離別滋味”。
唯有四阿哥,一想到自家妻子要離開他身邊許久,那沉著的臉就沒了半點的笑容。
珞佳凝看得好笑,拉著他的手小聲說:“我又不是不回來了,熱河也不算太遠,你在家等我就是。”說著朝他溫柔一笑,而後登上了馬車。
弘暉坐在馬上,向爹爹和弟弟妹妹道別。
胤禛理也不理自家大兒子,隻眉頭緊擰地目送著四福晉離開,滿眼都是不舍。
弘曆眼巴巴瞅著自家父親,嗬嗬笑道:“哎呀阿瑪,你舍不得額娘就跟去啊。別當麵一套背地一套嘛,直接和額娘說你離不開他就行。”
胤禛丟給兒子一個冷眼。
偏偏弘曆還在旁邊自以為是地搖頭晃腦著:“你不說的話,額娘還以為你不想跟她去呢。她這個人想事情都是一根筋的,不會跟你似的那麽多彎彎繞。阿瑪你……唔……唔”
弘曆話還沒說完,嘴巴就被大力捂住了。
他斜著眼睛一瞧,好家夥,動手的居然是他姐姐晨姐兒。
晨姐兒眼尖,瞅見爹爹神色不對,一把抓住弘曆的小手立刻撒開丫子趕緊跑。
這個不著調死活的臭小子,明知道爹爹會很想念娘親還故意刺激爹爹。
這是不想活了麽!
兩個熊孩子跑遠之後,胤禛慢慢收回目光,繼續遙望著四福晉離去的方向,久久不語。
當天晚上。
京城來的這幫人浩浩蕩蕩地入了個鎮子,落了腳,各自歇息。
珞佳凝回到房裏正要梳洗,卻聽敲門聲篤篤篤響起。打開門來一看,原來是弘暉站在門口,手裏還捏著一封信。
“我在我的包袱裏發現了一封信,是阿瑪的字跡,信封上寫的是額娘收。”弘暉一臉的疑惑,百思不得其解地說:“也不知道阿瑪是什麽時候放進去的,正好擱在了我晚上要換的寢衣旁邊。我一打開包袱就看到它了。”
珞佳凝接過信後,自顧自打開。上麵隻有寥寥幾個字,大意便是:
短短幾個時辰不見你而已,我一點也不思念你。
想必你也未曾思念我吧
珞佳凝對著這封信的落款“禛”字看了半晌,又翻來覆去確認了許久的筆跡,好不容易才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
……這滿含著賭氣和撒嬌意味的信,居然,真是胤禛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