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第 194 章
字數:10517 加入書籤
珞佳凝剛一醒過來,胤禛就察覺到了。他忽然驚醒,下意識去摸自家妻子的手,緊緊攥在自己手中,輕聲說:“你辛苦了。”
因為困倦,他的聲音還帶著濃濃睡意。忍不住打了個哈欠,胤禛挪動凳子往床頭靠了靠,距離妻子更近一些:“你餓了嗎我讓人在廚房煮了粥,用雞湯熬的,軟爛可口,要不要吃一點”
珞佳凝現在其實並不太餓,但她顧念著他的一番心意,也想著順帶勸他回屋去去睡,便笑著應了:“那就勞煩四爺讓人幫我盛一碗。”
“老夫老妻了,還和我客氣什麽。”胤禛不高興她說話這樣客氣,命人點了一盞燈,屋裏有些光亮又不至於讓福晉刺眼,這便命人去盛粥。他自己則起身挨在床邊坐了。
“孩子很健康,哭的時候尤其響亮,這會兒倒是睡了。”胤禛笑道:“你哪裏不舒服麽要不要讓太醫過來瞧瞧”
因為四福晉剛剛生產完,胤禛生怕她身子不舒服,就留了一名太醫暫時在府裏住下。晚上若是叫的話,也方便一些。
珞佳凝笑著說不用那麽麻煩,略吃了一碗粥便也歇下。
她讓胤禛回屋子去睡,他卻要在這裏陪她:“你先睡著,我在這裏略守你一會兒。等你睡著了我再去睡。”
珞佳凝到底有些疲累,應了一聲後自顧自睡著。
第二日,蘇培盛過來給福晉請安的時候,珞佳凝方才知道胤禛其實直到上早朝前,都隻守在了她的床邊,坐在凳子上將就了一夜。
蘇培盛順帶著給福晉說了王爺守了福晉一夜的緣由。
“旁人都道女子年紀略大些生產的話,很容易身子虧損,也很容易連帶著出一些病症,說什麽有時候白日裏看著還行,晚上病情來勢洶洶,說不得一夜過去人就不太行了。”蘇培盛道:“王爺是擔心福晉的安危,一夜未睡也要守著。昨兒一晚上王妃沒事,王爺雖然疲累,卻十分高興。”
珞佳凝愣了愣,輕聲低喃:“他倒是有心了。”
難怪她半夜醒來的時候,她略略一動他就知道了,原來他特意睡在凳子上而不去榻上休息的原因,就是想第一時間知道她醒了、第一時間看看她有沒有不舒服的地方。
綠梅在旁笑著打趣:“王爺對福晉一向有心的,福晉怎的這才知道”
珞佳凝橫了她一眼,慢吞吞飲著水:“我知道你想盡快成親。你放心,立管事已經向我提了親。我這幾日便允了他就行。”這幾天她不能喝茶,隻能喝水解渴。不過想到兒子,這一切也都值了。
綠梅的臉騰地下通紅,頓時訥訥說不出話來了:“您、您怎的這時候說起這個來了。”
自打見了綠梅第一眼開始,立管事就被她深深吸引住,每日裏都在想著怎麽把她娶回家。
不過他身在西林覺羅家,受到主家的影響,品行沒有問題。一直以來,他倒是發乎情止乎禮,並沒有做什麽逾越的舉動。
正是他對綠梅這般尊重的模樣,更讓珞佳凝覺得這個人不錯,心裏已經同意讓綠梅嫁給他。
前段時間鄂玉婉嫁了過來,立管事作為她身邊的人跟著來了王府做事。珞佳凝便思量著,湊個合適的時間把這個親事辦了。
誰知又遇上了她自己生產。
“等我出了月子,好好給你籌辦一下婚事。”珞佳凝道:“你這段日子記得繡嫁妝,知道不”
綠梅頓時有些哭笑不得:“福晉,奴才隻打趣了您一句,您倒是反過來取笑起奴才來了。您這樣,可真不像是剛生產完的,那麽有精神有力氣。”
跟著四福晉久了,她們都知道福晉好脾氣,跟福晉開玩笑的時候也十分放得開。
珞佳凝聽了她那番話,扭頭與馥容說:“看了沒她覺得我身子已經大好,可以不用等到出月子,能夠提前給她辦婚事了。要不然,明兒就把婚事給辦好算了”
馥容聽後,半掩著嘴笑。
綠梅羞紅了臉,跺跺腳跑出去了。
這天下午的時候,梁九功的兩個小徒弟過來宣旨,說皇上給小阿哥取了名字,叫“弘顯”。又道:“皇上今天開心著呢,一直在問小阿哥的情況。雍親王被皇上留在了宮裏,因為回答小阿哥的事情都脫不開身,出不去乾清宮呢。”
他們是在院子裏,隔著門與屋裏的四福晉在說話。
珞佳凝讓人賞了他們,又笑著說:“替我和皇阿瑪說一聲,謝謝他老人家賜名。等我出了月子,再去親自謝過他老人家。”說著又讓人抱了弘顯出來,給二位小公公看。
他們這一番看,其實也是替皇上來看的。皇上九五之尊現在沒法過來,而孩子剛剛出生也沒法去宮裏,暫時隻能代看一下。
倆小太監著實誇讚了孩子一番,高高興興走了。
珞佳凝卻瞧著自家兒子,怎麽看都覺得醜,有些嫌棄地說:“猴兒似的,也不知道長大了像誰。”
希望像他爹和他大哥姐姐,能夠成為沉穩冷靜的一個人。別跟弘曆似的,皮猴一樣都不好治了。
到了傍晚,弘暉、晨姐兒和弘曆也歸了家,幾人一起來探望母親和弟弟,都稀奇得不行。
弘曆咂咂嘴說:“他可真難看,猴子似的。額娘,我怎麽覺得弟弟長得像你呢看看眼睛的形狀……”
他話沒說完,就被珞佳凝扔了個靠枕給砸了。
“臭小子!你說他醜還說像我”珞佳凝氣呼呼地說。
就這傻兒子的智商,可別出去說是她生的!
弘曆笑嘻嘻地跑開了,躲在姐姐身後:“姐姐救我!額娘好可怕。”然後假惺惺地哭幾嗓子。
一屋子人都被他給逗笑了。
珞佳凝出了月子身子已然大好,便坐了車子去宮裏給皇上和太後、德妃請安,順便帶著孩子給長輩們瞧瞧。
珞佳凝先去了乾清宮給皇上請安,畢竟皇上前些日子給顯哥兒賜名,還沒來得及當麵謝恩,今日過來合該先找康熙帝。
誰知她倒是選擇對了。
一進乾清宮,她才發現不隻是康熙帝在,就連德妃、密妃和定妃,也都在乾清宮裏一起吃茶。
“她們說,雍王妃最孝順,進宮的話一準先來朕這邊請安,就非要在朕這裏一起等你。”康熙帝看似無奈實則高興地笑說著:“你看看她們一個個的,賴著不肯走,倒是把乾清宮給擠著了。”
德妃含笑道:“皇上可真是汙蔑臣妾了。臣妾先來的,兩個妹妹不知道怎麽也來了,臣妾隻不過討一盞茶,她們都吃了好幾盞。說起來,是她們擠的,並非臣妾。”
密妃和定妃便道:“姐姐又在汙蔑我們了。皇上得給我們做主才行。”
康熙帝自然知道她們姐妹幾個感情好,看似互相告狀,其實是互相開玩笑。
他喜歡後宮這種和睦的情形,大笑道:“好、好,朕給你們做主。這樣吧,中午都留在乾清宮,一起用個午膳。你們說怎麽樣”
幾人紛紛說好,陸續起身謝恩。
珞佳凝跟著起身,乳母抱著弘顯也要跟著四福晉一起謝恩。
康熙帝卻擺手示意不用:“雍王妃剛剛出月子,身子還沒大好,不必多禮。朕知道你一向守規矩,但是自家人,犯不著這個時候拘謹於這些。顯哥兒還睡著呢來,抱給朕瞧瞧。”
若是以往的時候,四福晉帶著自家孩子過來,康熙帝必然要親手抱一抱了。
可是前段時間他的身子不太好了,右手雖然不至於拿不起東西來,卻一來沒辦法長期拿東西,二來也不夠穩當,時常還會出現顫抖鬆手的狀況。
康熙帝不敢在這個時候去抱弘顯,忙指了乳母說:“你抱著他過來給朕看看就好。”言下之意,他不自己抱了。
乳母應聲後,抱著孩子靠上前去。
德妃卻看得五味雜陳,輕聲與四福晉使了個眼色。
珞佳凝便知道,皇上近日來的手還是不太行,而且有比之前更嚴重的症狀。
到底是年紀大了,身子撐不住了。想到皇上往日的英姿煥發,珞佳凝不由暗暗喟歎,想到往日皇上對她的寵愛,頓時心裏難受得緊。
弘顯睡得很好。
康熙帝看著小奶娃娃,心裏十分高興,讓乳母抱著弘顯站他旁邊,這樣他一搭眼就能看到小孫兒了。
定妃和密妃這個時候互相對視了眼。
自打上一次兩人默契地讓兒子們支持雍親王開始,兩人就形成了某種默契。
此時密妃就打頭說道:“顯哥兒長得可真好看。前幾日我還聽十五阿哥說起來,雍親王家的孩子各個都很出眾,哪個單拿出來看,都比其他兄弟家的孩子要優秀許多。今日一看顯哥兒,得,必然又是個小機靈。”
“孩子們厲害,還是他們阿瑪和額娘教得好。”定妃順勢說道:“聽五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還有其他幾位阿哥們,甚至還有二十阿哥都說,雍親王是個好哥哥,平時有什麽好事兒都想著他們這些弟弟,若是有了麻煩有了不好的事情,都是雍親王擔著,不讓這些弟弟們吃虧半點,也不讓弟弟們受到半點的傷害。”
“這倒是真的。”康熙帝連連頷首:“朕也是經常聽到阿哥們稱讚雍親王。”
朝臣們沒有公然誇讚雍親王,但是兄弟們裏麵,他口碑很好,說明他從來不暗中勾結官員,隻憑著身為兄長的責任對弟弟們都十分和善。
康熙帝說著話的功夫,又忍不住暗暗點頭。
珞佳凝笑道:“那也是弟弟們謬讚了。四爺他雖然做事沉穩,有時候卻冷靜過了頭,遇到什麽事情都不慌不忙的,可急死個人。”
密妃在旁笑著說道:“王妃這哪裏是說雍親王不好呢分明是在炫耀雍親王好!現在的孩子啊,最怕遇到事情慌裏慌張的了,不像是個做大事的樣子。雍親王這般,方才是身為兄長的模樣!”
“可不是。”定妃也在旁邊幫腔:“十二阿哥時常在我跟前誇讚他四哥。我那時候還問他呢,胤裪你以前和雍親王也不甚和睦,怎的現在關係這樣好了胤裪他說,以前是不服氣四哥,覺得四哥做事兒太過謹慎。現在年紀大一些了,他才知道,在朝為官就得謹慎些。不然的話,一個不留神做錯了什麽,那都是對江山社稷極其不好的。”
說罷,定妃又對著康熙帝說:“雍親王處處都為了朝廷和社稷,時日久了,日久見人心。胤裪自然就喜歡雍親王了。”
康熙帝默然頷首,好半晌後道:“他們這些兄弟裏頭,也就胤禛做事兒做妥當了,分毫都不讓朕操心。”
“就是這樣沒錯。”密妃趕緊接道。
康熙帝忽然心中一動,脫口而出:“不如朕把胤禛……”
話說到一半,他猛然頓住,趕緊轉移話題說起另外一個事兒:“梁九功,你去禦膳房看看,午膳準備得如何了。若是準備好了一些,就先上膳。朕和她們可以先吃著些。雍王妃剛剛生產完不久,餓不得,免得虧了身子。”
德妃笑著起身:“臣妾多謝皇上顧念雍王妃。”
康熙帝含笑:“都是朕的孩子,朕自然疼愛。”
德妃重新落座的時候,側首朝著雍王妃意味不明地望了一眼。
康熙帝那邊看來,隻覺得是德妃看到他疼愛雍王妃,所以下意識去瞧雍王妃。
可是,珞佳凝看到了德妃意味不明的眼神,卻是恍然意識到,剛才皇上那沒說完的半截話其實大有深意。
說不定,剛才在那一刹那間,皇上起了想要讓胤禛當太子的想法。
許是他還沒拿定主意,許是胤礽二廢二立讓這位年邁的帝王心有餘悸,不管怎樣,剛才他心裏冒出這個念頭後又硬生生止住了話頭。
珞佳凝給了德妃一個安撫的眼神,示意德妃不用緊張,此事可以慢慢來。
德妃鬆了口氣,輕輕頷首。
午膳的時候,因為菜肴過多,康熙帝就讓人去寧壽宮請太後過來一同用膳。
誰知遣了過去的小宮女去了寧壽宮許久都沒有歸來。
康熙帝正打算讓人去寧壽宮看看的時候,忽然間,寧壽宮的一個小太監匆匆忙忙跑來,進乾清宮院子的時候還因為跑太快而絆了一跤摔在地上。
康熙帝擰眉,叱道:“又沒人催你,慌慌張張像什麽樣子!”
“皇上!陛下!”小太監被訓斥後,嚇得瑟瑟發抖,屁滾尿流爬起來,哭得臉都花了:“剛才太後收拾停當想要過來的時候,不小心在寧壽宮的院子裏摔了一跤,竟是起、起不來了!”
“什麽!”康熙帝震驚地猛地站起來,一陣頭暈目眩,幸好旁邊四福晉眼力價好扶住了他,不然他說不定站不穩也要摔倒。
“太後、太後她老人家怎麽了摔了一跤”康熙帝不敢置信地問那小太監。
小太監怕得淚流滿麵,哭得嗓子都要啞了,也不敢哭出聲,隻是嘶啞著嗓子說:“是!太後娘娘聽聞要過來參宴,歡喜得很,讓人換了件外裳就來了。誰知走到院子裏的時候,不知道怎的腳一滑摔倒了,便成了這樣。”
康熙帝指著院子外頭的方向:“走!走!都陪朕過去看看!”說著當先踉踉蹌蹌往外行。
梁九功生怕四福晉這樣一直扶著皇上的話,會讓四福晉身子有損,忙叫了自己的小徒弟們過去扶著皇上,而讓四福晉暫時歇著。
“顯哥兒就先去永和宮吧。”德妃惦念著自家孫兒,叮囑乳母:“你不知道永和宮的方向,去讓梁公公找個人帶你去。”
乳母應聲,抱著顯哥兒去找梁九功。
其餘人則腳步匆匆趕往寧壽宮。
太後一向身子硬朗,這般忽然摔倒了的狀況是以前從來不曾出現過的。
康熙帝望著床上躺著的蒼蒼老人,心裏難過得緊,卻還是強裝著笑意:“皇額娘怎樣可曾覺得好一點了兒子問過太醫了,說是無大礙,皇額娘不必太過擔心。”
雖然是這樣對太後說,可太醫當時的表情十分凝重,康熙帝心裏其實是很擔憂的。
太後疼得連連輕哼,緩了好半晌,方才輕聲地說:“哀家年紀大了,什麽病痛都是正常的。如今也不過是多疼了一點點而已,沒什麽。”說著又忍不住哼了一聲。
珞佳凝看得暗暗心驚。
這個時代醫療條件不太好,最怕身子骨受損。特別是老人家,一旦摔倒了,很難再站起來。嚴重一些的甚至可能殃及性命。
她不希望太後出事。
太後是個很好的老人家,素來疼愛孩子們,對她也很好。
這般慈愛的長者,她當真是希望能夠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能夠一直一直陪伴在他們這些後輩的身邊。
珞佳凝低聲問:“皇祖母想吃什麽喝什麽我讓人給您去做。午膳還沒吃吧如今可有胃口”
大家都在擔心著太後的傷勢,心裏著急得很沒顧得上其他的。
這個時候大家夥兒方才恍然驚覺,太後之前是要去乾清宮一同用膳的,如此說來,還沒吃上午膳。
其實他們也都還沒來得及吃,當時都在等太後。
但太後她老人家年紀大了,又怎能餓著
德妃忙吩咐道:“去弄點清淡小食,讓太後吃著些。”
雖然太後沒什麽胃口,可餓著也確實難受,略略吃了一點東西後,灼熱的胃倒是稍微緩解了些。摔到的地方依然疼痛。
太醫開了藥方,有敷藥的有內服的。
太後便道:“哀家得讓人給敷藥,你們就都先退下吧。若是以後得閑了,再來探望也不遲。”
聽聞這話,大家也隻能退了出去——傷到的地方在股骨附近,敷藥的話需得把衣裳脫了。也難怪太後非要把他們趕出來。
康熙帝想著太後的病情,擔憂得緊,側頭與德妃說:“皇額娘年紀大了,摔了這麽一下,怕是很疼。你平時沒事的時候多來陪皇額娘。”
德妃頷首:“臣妾自然是會經常來的。”
密妃在旁說:“平日裏姐姐沒事的話,每日裏都會來陪太後。皇上不必擔心,有姐姐陪著太後說話解悶,太後她老人家一定會盡快好起來的。”
康熙帝聞言舒了口氣,握了握德妃的手:“辛苦你了。”
“都是自家人,沒什麽辛苦不辛苦的。”德妃輕聲說。
而後眾人便各自散了。
其餘人各回各宮,珞佳凝則跟著德妃去了永和宮——顯哥兒還在那邊,她得接了兒子回去。
回到家後,珞佳凝生怕太後身體出現不好的狀況,揪心得等待著消息,又和綠梅、立管事說:“你們的婚事,晚一點再辦。我現在擔心太後的身體狀況,無法安心給你們操辦婚事。”
準夫妻倆十分懂事,恭敬應聲:“那是自然。王妃先顧著太後娘娘便是,我們不急。”
珞佳凝歎息著輕輕頷首。
過了一個月左右,宮裏傳來消息,說太後已然大好,雖然還不能下地走路,但是身體狀況其他方麵都已經好起來了。
珞佳凝進宮了一趟探望,見果然如此,方才安心下來。
回到家後,她立刻給綠梅和立管事操辦了婚事。
婚事辦得很熱鬧。
太後從德妃那裏聽說了,府裏一對忠仆成親,而且那親事之前本來定下來的,後來雍王妃擔心祖母身體,根本不顧上他們的親事,就拖後到了這個時候才辦。
太後感慨不已:“老四媳婦兒一向最為孝順。哀家不過小小跌倒一下而已,也值當她這麽擔心。”
說歸說,其實太後是很高興孫媳婦兒那麽惦記她的。
太後便賞了那對新人一套鴛鴦戲水的被子,讓他們夫妻倆成親後,更好地服侍雍親王妃。
太後的做法,明著是抬舉這對新人,其實是變著法子來抬舉雍親王妃。
綠梅和立管事沒想到自己的親事還能得到太後老人家的關注,連連對著送懿旨和被麵的小太監連連叩頭,搞得小太監們都不好意思了,半側著身子讓了禮。
原本是歡歡喜喜的一段時光。
誰知到了年底臘月裏,天氣驟冷,紛紛大雪下了一個月。
這天大雪稍稍停了,院子裏銀裝素裹。
珞佳凝起身見到那好看的景象,忙讓人去叫幾位哥兒姐兒去賞雪,又讓人去看看顯哥兒,若他還醒著,也包裹嚴實了出來看看著漂亮的世界。
誰知家裏人開開心心在雪景前湊在了一起,卻忽然收到了宮裏傳來的消息。
太後這段日子染了風寒,原本好些了,昨兒晚上忽然高熱不退病情加重,眼看著就要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