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添睿和添靈

字數:5373   加入書籤

A+A-




    不過,兩兄妹此時正在滿懷期待地望著。
    陳平怎麽也不好推脫。
    而且小男孩剛才說他們無名無姓。
    意味著兄妹倆是要跟著陳平姓了。
    這麽一算,等於給陳家添了兩口人。
    小男孩勇氣可嘉,為人正直知恩圖報,但最讓陳平看重的,是他的遠見和不屈,既如此便取一“睿”字,以表深明通達。
    而小女孩,從剛才開始就沒有一言一語,什麽話都是哥哥幫她代說,缺少這個年齡的孩子應有的靈氣,陳平希望她日後能在更好的生活中,能尋回孩子的這份靈氣,便取一“靈”字。
    一念及此,陳平輕輕一拍掌,鄭重說道。
    “既然如此,就叫陳添睿和陳添靈如何”
    小男孩立刻帶著妹妹一起叩首,齊聲喊道。
    “多謝公子賜予姓名!”
    “陳添睿、陳添靈,永記公子恩德!”
    陳平柔聲說出自己的期許。
    “添睿、添靈你們此去染布坊,我最大的期望就是你們能夠聰明機靈些,早日學到一門手藝,可以憑本事自立,以免來日再遭這般困苦。”
    出手救助這兩兄妹,隻是憑著一時意氣,以及前世留下的社會觀念。
    從來沒有想過,要讓眼前這兩個瘦瘦小小的人兒,報答自己什麽。
    不過陳平也大概能夠猜到,從此以後這兩兄妹和自己乃至陳家,已經有了扯不開斬不斷的聯係。
    時代的規則如此,還是順其自然為好,況且這並非是一件壞事。
    三人帶著陳添睿、陳添靈,直接回到了華庭書院暫住一晚。
    何家辦事效率也是極快的。
    第二天一早。
    何家派駐到青鬆鎮的掌櫃就趕了過來,將他們帶去了商行。
    計劃著過段時間就跟著商隊一起趕回江夏。
    陳平前去送了一程,眼看著兩兄妹洗淨的臉上,已經沒有了淒惶之色。
    而是對未來生活充滿了憧憬,心下也算安定不少。
    不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至少能讓自己的底線保持住了,也算給自己的良心一個交代。
    道德上的底線,打破它很是容易。
    有時候隻是一念之差,隻需要一刹那的時間。
    但日後若是想要將之提高一些,甚至破鏡重圓,卻是千難萬難之事。
    送走了兩兄妹,陳平正要回書院讀書。
    路過門房那裏被告知有他的信件。
    陳平看信封上的注名,是從縣衙寄來的,上麵有葉老和王縣令的聯名簽字。
    剛剛拿到手的時候,陳平還以為是葉老給自己的日常書信。
    無外乎就是些督促功課,說自己近來一切安好,無需牽掛的言語。
    不過等陳平打開一看,頓時愣在了當場。
    信中所說的卻是王知縣再次詢問陳平,是否拿定了主意,要走童子舉這條路。
    若是確認無誤,那就得趕緊即刻啟程,去縣城一趟。
    需在縣衙驗明正身簽字畫押,再由王縣令將名單上報府衙。
    陳平拿著薄薄的信紙,背靠在書院中的一棵大樹下,仰望著天空沉思良久。
    在縣城的時候,自己早早就定下目標,要憑借算學天賦,在童子舉中拿到功名。
    隻要補補時文經文再放手一搏,應該有幾率抓住這來之不易的機會。
    可是等回到書院之後,特別是重新見到自己的小夥伴們,陳平又有些猶豫了。
    因為何青選和葉崇文走的是正統的文舉之路,與他壓根不是一個流程。
    若自己選擇了童子舉先行一步,必然就不能和他們兩人在科舉之路上並肩前行了。
    雖然三人結識的時間並不算長,可陳平早就把他們當做了知心兄弟。
    一想到若是參加童子舉,別離就在眼前,自是有些心緒不寧。
    但時間刻不容緩,若是沒有這條捷徑也就罷了。
    既然找到了最快獲得功名的道路,那就不應該放棄。
    若是像其他普通的讀書人那般,在科舉之事上浪費個十幾二十年時間,才能拿到功名混個一官半職,獲得免稅免徭役的資格,那可就什麽都晚了。
    暫且不論對前途的影響,陳平畢竟年紀還小,一切都等得起。
    可陳多海夫婦呢,他們也等得起嗎
    他多為這些私心猶豫一年,父母就要多拮據一年,再繳一年的稅收,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既然來到這個世界,總要做些什麽,即使最後未能如願,起碼問心無愧。
    想到這裏,陳平心中猶豫為之一清,便再無雜念。
    下定決心去參加童子舉。
    回到房間簡單地收拾了一下東西,跟何青選和葉崇文交代了幾句。
    便拿著書信找到了管理書院雜務的管事。
    管事是個老童生,得知陳平即將參加童子舉之後,昏花的雙眼立刻乍現出兩道精光,欽佩之情溢於言表。
    神童!
    華庭書院也將要出一個能參加童子舉的神童了。
    在他眼裏,就是山雞裏飛出了一隻金鳳凰。
    華庭書院雖然在縣內算是有些名氣。
    但在整個大譽朝的範圍來說,可不是什麽曆史悠久、底蘊深厚的大書院。
    所以隻要能夠有學生參加童子舉,無論結果如何高中與否,都是一件很長臉的事情。
    管事連忙讓手下的人拉來一架馬車,親自上車仔細地檢查了兩遍,還在馬車裏鋪了一層被褥,這才請陳平登車。
    他這番行為也是有說法的。
    於公,這可是去為華庭書院爭光的神童,日後說不定會是書院的門麵,自然要好生招待。
    於私,作為一個困厄科場幾十年的老童生,見到這樣的神童,自然也是有著惜才之心。
    而管事這一番行為,讓陳平十分確信。
    估計還沒等自己走到半路的時候,整個華庭書院就會都知道,自己即將參加童子舉的事情了。
    虛名累人,可現在是何等時候
    陳平現在不得不背起這個虛名。
    因為華庭書院很需要這個名頭,來增加書院的名氣,自己也需要這個名頭,以期能改善家境。
    果不其然,等到陳平這邊剛剛離開不久。
    何青選和葉崇文就從同窗那裏,聽到了這個“奇聞”。
    “也不看看那是誰的兄弟,參加個童子舉,豈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顯然他們比其他人更加淡定,畢竟早已知曉。
    在此之前,他們從未在外麵宣揚過,為的就是不把話說得太滿,不讓風聲傳開,好讓陳平有一個選擇的餘地。
    現在看到陳平已經做出了最後的選擇,兩個小夥伴自然要好好炫耀一番。
    直到二人無腦顯擺到了李陽麵前,方才遭遇到無情的打擊。
    李陽拿著一卷書,故作認真的說道。
    “看來咱們書院文風更盛了,這可是大好事!”
    “隻不過,書院總不能隻靠陳平一個神童來打響名氣吧”
    “最能體現一個書院水平的評價,就是人才輩出。”
    “依我看,咱們對外宣揚的時候,不如就說華庭書院出了三位童子舉考生,一院三神童的名號一出,想來更能讓書院名氣大振!”
    說罷,李陽笑吟吟地看向何青選和葉崇文。
    “這三神童的另外兩位,我看由你們倆來擔當,再合適不過了。”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既然你們能和陳平玩到一起去,估麽著天資上也不會差上太多,努力努力還是有希望的。”
    “你們說說,這提議可還行”
    聞言,何青選和葉崇文同時後撤了幾步。
    想到陳平那段時間發了瘋似的的背書。
    想到那一疊疊的書卷。
    再想到黃紙上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
    二人哭喪著臉喊道。
    “先生,我們知錯了!”
    “饒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