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她兒子還輪不到當嫂子的管
字數:3865 加入書籤
“而且你才來一個月,又不愛跟村子裏的人說話,肯定還不知道大隊長家的情況。薑野尋上麵有兩個哥哥,是他爸前妻留下來的,他們跟薑野尋肯定不是一條心。
薑野尋的娘雖然是個好說話的,但前妻留下的孩子,她也管不了,人家有正兒八經的娘呢。雖然不在我們大隊,但薑家老大、老二的婚事,都是人家親娘挑的媳婦,潑辣得很。
大隊長為了自己在隊裏的名聲,也不會幹出讓別人說他偏心的事來。有時候為了息事寧人,說不定還得讓現在的媳婦和孩子受點委屈,你嫁過去肯定會被欺負,還要受氣的,你這性子……”
說著,錢思雨搖了搖頭。
陶君蘭回過神,立刻推了把沒有表示的蘇筱筱。
“看到沒,思雨這麽個老好人,都能說出這種話來勸你,可想而知薑家有多惡劣。你可別傻傻地,一股腦地往火坑裏跳。你嫁到薑家去,以後就回不了城了。你爸媽、你哥多疼你,難不成你要為了個救命之恩,把家裏人都給拋棄了
你要是真感激薑野尋,多給他些東西和錢當謝禮,沒必要把自己搭上。”
“你們讓我再想想。”蘇筱筱知道她們是為自己好,所以也沒有惱。
隻是撅著嫣紅的唇,軟糯糯地掙紮。
陶君蘭還想勸,卻被錢思雨輕扯了下。
見她看過來,悄悄搖了搖頭。
她們身為同一個知青院的知青,勸到這就差不多了。
再勸下去就得惹人嫌了。
陶君蘭有些不甘心,但也不是個拎不清的。
站起來,給蘇筱筱壓了壓被角。
“那我們先去吃飯了,你自己好好想想,我們真不會害你的。”
“我知道,你們是關心我,才會跟我說這麽多。放心吧,我會好好考慮的。”蘇筱筱軟綿綿地應下。
看著她們兩個走出去,並且把門給帶上了,有些無奈地歎了口氣。
其實上輩子,她被村裏的流言蜚語逼到,決定嫁給薑野尋的時候,陶君蘭就有來跟她說過差不多的話。
隻是上輩子她覺得陶君蘭,就是在危言聳聽。
像她這麽個高中畢業,長得還漂亮的城裏姑娘,下嫁給薑家這泥腿子的兒子。
他們全家怎麽可能會不捧著她、哄著她。
可後麵薑野尋的那兩個哥哥和嫂嫂,卻讓她狠狠吃了三年教訓。
其實那個時候,薑野尋每次發現她被欺負,都會替她出頭。
可當時她卻覺得,他們不過是在唱雙簧。
薑家兩個哥嫂唱紅臉,薑野尋和他媽,還有姐姐唱白臉。
一家子就是想把她耍得團團轉。
覺得薑野尋這個丈夫和婆婆都是好的,以後死心塌地地跟他過日子。
當時她還自認聰明的,讓薑野尋不要惺惺作態。
甚至都被欺負得要死了,也不肯跟薑野尋吱一聲。
反而更加惡毒地羞辱他、折騰他,認為自己那就是報複回來了。
唔……她上輩子的腦袋是被驢踢了嗎!
蘇筱筱越想越覺得丟臉。
捂著小臉,嗷嗚著把腦袋埋進了枕頭裏。
——————
“三弟啊,你這是在幹什麽家裏就三個雞蛋,你怎麽全拿了。”
薑家大嫂看薑野尋端著盆,風風火火地衝回家。
將盆放回屋裏,又跑到廚房裏拿了三個蛋。
一副要準備燒飯的架勢,急急地問。
可薑野尋根本不搭理她,轉身又去五鬥櫃裏翻麵粉袋子。
看他舀了兩大勺,薑家大嫂心疼地拍了拍腿,“哎呦,三弟啊,你這是要把家裏的糧食都給造幹淨啊,我們一家人還要不要活了。”
“用了多少,我下午就給補回來。”薑野尋不耐煩地瞪了她眼。
薑家大嫂嚇噎了下,也不敢再亂嚎了。
她嫁進薑家這麽多年,在自家男人這個弟弟身上,就沒討到過好。
可眼下看到這麽多,她平時吃都吃不到的東西,被他拿出來糟蹋,心裏那個疼喲。
聽到動靜的薑家二嫂湊過來,看到薑野尋這舉動,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三弟啊,你這是給蘇知青做飯吧”她笑著問。
薑野尋照樣懶搭理。
倒是薑家大嫂聞言,立刻就炸了,“呸!憑什麽啊!就那種資本主義做派的大小姐,憑什麽吃我家的糧勾男人勾到我們家來了,不要臉的東西。”
她話音都沒落,一個柴火棍照著她腦袋,就飛了過來。
她躲閃不及時,被砸了個正著,捂著臉哎呦呦地叫了起來。
薑家二嫂眼底浮起絲幸災樂禍,卻見薑野尋冷冷的目光瞥過來,趕忙又壓了下去。
“三弟,你和蘇知青到底是怎麽回事照理說你今天跳到河裏救了她,她應該是要嫁給你的。但她什麽條件、什麽性子隊裏的都清楚,家裏的東西你拿出去點,也沒什麽關係,但不能挑子一頭熱,最後全家都跟著你,成了隊裏的笑話。”
她看起來像是在苦口婆心地勸,可說的話卻不比薑家大嫂好聽到哪去。
“呸!我兒子的事,什麽時候輪得到你們來管了!一個個地趕緊給我滾!我還沒跟你們擺婆婆的譜,你們少在我兒子麵前,擺什麽嫂子的譜。”
從閨女家趕回來的郭嬸子,剛進院子就直接開罵。
“娘,三弟他在拿家裏這麽多好東西,我們說都不能說一聲了我們好歹也是薑家的人呀。而且你看看我這臉,是他拿柴火棍打的,我可是他大嫂啊!”胡月珍指著自己被砸紅的臉,憤憤不平地叫嚷。
“滾滾滾!我兒子哪次會占家裏的便宜,吃了再補回來就是了。不像你們兩個敗家娘們,自己偷著吃就算了,還要往娘家拿,真當我是死的,什麽都不知道呢”郭嬸子不耐煩地罵道。
薑家兩個嫂子,一下就老實了。
薑家二嫂還要在那笑著解釋:“娘,我就是怕三弟被那個蘇知青騙。他都這麽大歲數了,要是鬧出個笑話,怕是更難說親了。”
郭嬸子臉色變了變,最後還是硬氣地把她們兩個,全從灶房裏趕了出去。
“我兒子的事,你們少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