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桃花簪

字數:4207   加入書籤

A+A-




    顧若楠一向對顧景城親近,很高興能和他一起坐牛車回家。
    “我要晚上才能回去,書院還有些事等我去料理,你們便先走吧。”
    顧景城搖頭,他看著碗裏的食物,一點吃飯的都沒有。
    殷氏和陳氏對於小叔子突然要回去的這件事也是表示開心的。
    畢竟李氏出門的時候交代她們要給顧景城捎些吃的,如今他既然要回去,那就不必多此一舉了。
    多了一個人回家吃飯,她們在城裏買東西的時候也多買了一些。
    蘇小木喜歡吃豬頭肉,她們就要了一整個豬頭。
    因為她們買的多,老板本來是要送副豬下水給她們的。
    可那東西又髒又難料理,殷氏和老板討價還價之後,得了幾根排骨拿回去燉湯。
    李氏知道顧景城要回來的這件事後也沒說什麽。
    她原就打算讓自己的寶貝兒子一起回來慶祝,若不是擔心影響他讀書,一早就讓殷氏他們去喊他了。
    如今他自己回來了,她心裏當然是開心的。
    景城多回家幾次,就能和小木多培養感情幾次。
    她其實自個心裏跟明鏡似的。
    知道他們夫妻兩個人到現在都沒什麽感情,而若是單單隻靠夫妻情分和婆媳情分,是綁不住心裏有自己主意的蘇小木的。
    另外一邊,顧景城完全不知他娘又在惦記著他生孩子的事情了,他以家中有急事的理由和書院告了假後便直接回家。
    但在書院門口看到一個首飾鋪子後沒來由的停下了腳步。
    蘇小木過生日,他是應該送她一份賀禮的。
    於是他進去挑選禮物,一眼就看見了架子上放著的那隻桃花簪。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公子看著這樣年輕,想必應該和夫人成婚沒多久吧這新婚夫婦,最適合送的就是我們家的桃花簪,公子可要瞧瞧”
    首飾鋪子的老板一看見顧景城身上穿著的衣服就知道他不是普通平頭百姓,便是賣力地同他推銷起來。
    “公子可不要嫌我多嘴,這小夫妻兩個人剛成親就是彼此之間要多送禮物才能更好的聯絡感情。
    您說你送夫人一支簪子,再親自給她簪在發髻上,可不就有舉案齊眉的意思在裏麵了”
    蘇小木並不知顧景城回來的事情。
    她早上一直在床上躺著,中午等兩個嫂嫂回來後又被李氏安排帶著幾個孩子去山上玩。
    她一日裏有半天都沒著家,所以到吃飯的點回來看見顧景城在院子裏和顧老爺子說話,她還挺驚訝的。
    “相公怎麽回來了今日又不是你修沐的日子。可是在書院遇到了什麽事,要回來同我們商議”
    蘇小木在人前條件反射的和顧景城扮演和睦夫妻,她親昵的走在他邊上替他撣去衣服上的塵土。
    一張俏麗的小臉上平添些許不安:“若是早知相公你要回來,應該讓兩位嫂嫂等等你,一家人在一起坐一輛車,總歸是比別人家的車安心的。”
    顧老爺子看見他小媳婦過來本想回屋去,可乍一聽她說的話挺有道理的,於是也附和幾句。
    “小木說的沒錯,下次回來就讓她們等等你,也費不了多少時間。”
    “兒子知道了,下次會記得和嫂嫂說的。”
    他見她麵上快要溢出來的擔心之意,眸光越來越複雜。
    她在擔心他,他明明應該感到高興才是。
    可是他卻又知道,她的高興隻是在作戲,她們兩個人之間,其實一點感情都沒有。
    想明白這一點,顧景城心直接沉了下去。
    李氏招呼著她大兒媳和二兒媳做了一桌子菜。
    她本就想而為蘇小木生辰大辦一場,加之又聽說她寶貝兒子回來了,更是大手一揮,又加了好幾個肉菜,還把顧老爺子壓箱底的美酒家釀搬了出來。
    “小木你快嚐嚐,這酒啊是我們自家釀的高粱酒。
    還是我當初嫁給你公公的時釀的,要是算算年份,它可比你大哥還大。”
    李氏高興,她倒酒的時候全然沒有顧忌顧老爺子心疼的快要扭曲了的臉。
    她樂嗬嗬的拉著蘇小木,看著其她兩個兒媳婦說著。
    “他們老顧家真是有福啊,能娶得你們三個這麽懂事的兒媳,老大家的,你可不要怪為娘的多嘴。
    雖然我一直記怪你沒能給我生個寶貝孫子,但若彤和若楠我也是一樣的愛,平時也沒委屈過她們。”
    “我知道的娘,我也沒怪過您,沒能給相公傳宗接代,我知道全都是我自個一個人的錯。”
    大抵是說到了傷心處,大嫂一邊抽咽一邊抹眼淚。
    她們這一個比一個悲傷,一個比一個看上去難過的。
    讓蘇小木這個壽星一時半會兒拿筷子吃飯也不是,端起酒來和她們一起難過也不是。
    她很是有些不知所措的左看右看,然後把求救的目光定格在顧景城身上。
    她的天爺誒,快出來救救她吧!
    現在真是很尷尬很尷尬,尷尬到她腳趾頭都要摳地了!
    顧景城當然察覺到了她的目光,他放下筷子輕咳兩聲,“今日我提前回來,是有件事要和爹娘說。”
    “何事啊景城”
    一聽見自己寶貝兒子的聲音,李氏瞬間回過神來慈愛的看他道,“可是在書院錢不夠用了”
    “不是。”顧景城差點凝噎,“書院的宋山長把我推薦給了一位有名的夫子,他叫我早半個月去府城準備府試。
    我這次回來就是想告知爹娘,若無意外,半個月後我就要請人去求學了。”
    這對他而言是個難得的機會,顧景城早已在心裏下了決心要抓住。
    “哎呀!你們書院的山長可真是個頂頂的好人,給了景城你那麽好的一個機會,等你去府城考完試回來,我們一家人可得一起好好去感謝你們山長才是!”
    李氏得知這個好消息越發覺得自己今日拿酒出來慶祝的決定是對的。
    她喜不自勝的給桌上一人倒一杯酒,叫他們齊齊站起身來祝賀顧景城。
    而他也一一回敬。
    這樣好的消息一出,飯桌上你來我往的全都在祝賀顧景城前程在望。
    蘇小木還是心滿意足的啃豬蹄。
    吃過飯後,李氏拉著顧景城和蘇小木進屋,她打包兩個嫂子去洗碗,然後才從她床底的箱子裏掏出一包銀子來交給顧景城。
    李氏此刻的心情已經不複剛才那般開心了。
    反而是又擔憂又心疼的看著她的寶貝兒子說道:“雖說你不是第一次出遠門了,可娘還是擔心你在外麵吃苦受累。
    兒行千裏母擔憂,這次你出去可千萬得帶上小木,有她在邊上時刻照顧著你,我和你爹在家才不會擔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