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升遷有望

字數:3562   加入書籤

A+A-


    蘇小木實在不敢想象,路有凍死骨的場景。
    何況那些骨頭裏,還有她今天才見過,才救過的人。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縣太爺是個好官,你不是也知道這一點嗎?”
    顧景城拍拍蘇小木的手,叫她寬慰。
    “我讓人將咱們這多的吃的用的,都送到了破廟裏,除了留下來的兩日炭火,還給他們多備上了幾日的,驅寒藥也給了不少,我知道這些都是你的想法,所以都跟他們講,是你吩咐人做的。”
    顧景城以免蘇小木再這件事情上憂心過度,所以一回來就又讓人去破廟送東西,他斷然不會讓蘇小木在做好事的時候,她的好事出一點點的錯。
    她要積德,她幫她一起積。
    “他們應該感謝你的。”
    蘇小木沒有想到顧景城會做到這一步,她知道顧景城雖然也是一個麵冷心熱的人,但是對待陌生人,他絕對沒有她這般容易散發好意。
    “是感謝你,如果不是有你,我不會出手。”
    顧景城說的是實話,雖然難聽冷血了一些。
    屋內炭火融融,一片溫暖祥和。
    屋外寒風呼嘯,走過路過的人無不是用力捂緊衣襟,生怕一不小心蜂就從衣服裏灌進去,把骨頭都冷掉。
    縣太爺如今就在溫暖的屋子內拿著顧景城送過來的防治之法,叫縣衙裏的所有人按照這套辦法實施下去,用盡全力的去救治百姓。
    秋收已經完成十之,雖然今年還沒有來得及收取百姓們的糧食稅,但去年的陳米府衙內還剩不少。
    再加上縣太爺又找了幾個府城裏的油水大的商賈,從他們身上割了不少的肉,終於是湊齊了可以連續施粥半個月的糧食數。
    府城裏的流民不多,大多都是一些原本就沒有生計的老弱病殘,還有靠給別人做工,養活一家人的窮苦人家。
    雖然大家各有各的苦,不是每個人都真的沒飯吃,但施粥之舉還是極大程度的緩解了他們的生活危機。
    第一日施粥的時候,府城裏幾乎能走能跑能站起來喘上一口氣的的家家戶戶,都傾巢而出的來領取糧食,來喝粥。
    大家都怕這施粥隻是走個過程,至於粥棚後麵的庇護所,除了流民以外,根本沒有誰把那個地方放在眼裏。
    第二日施粥的時候,人數比起低於隻多不減。但喝粥的人明顯比領糧食的人要少上了不少。不過來庇護所的人卻多了。
    第三日施粥的時候,喝粥的人隻有昨天的一半,大部分的都是直奔糧食而來,而去庇護所的,堪堪隻有第二日的三分之一。
    第四日,喝粥的領糧食的人數都趨於穩定。
    在這四天裏,縣太爺一直都有派人計算兩處數量,也用以工代賑的辦法,全速將因為大雪而受災受損的房屋都修補起來。
    路上走動的人多了,房屋修繕的多了,就又有不少的鋪子打開門開始做生意。
    不過一個十日的功夫,府城就恢複了之前大半的人流量,所有的街道,三分之二的商鋪恢複營業。
    如果不是路上的積雪,耳邊吹過的風,當真不會有人知道,這裏之前,遭遇過那麽大的一場雪災。
    這十日裏,蘇小木以築夢小築的名義捐贈了不少的東西糧食,她甚至還為了給自己的築夢小築打一個免費的廣告,將在她這裏消費多的前三個人,名字也一起加在了捐贈東西糧食的人裏麵。
    權當是給她的忠實客戶一個回饋,在府城百姓麵前掙一波好感。
    畢竟這樣不花錢就能得好名聲的,誰不願意呀?
    羅意和陳安寧知道蘇小木捐錢捐東西,也各自以兩府的名義捐贈。
    隻是她們都是未出閣的閨閣女,不方便像蘇小木一樣在路邊施粥,隻能各自派小廝去給蘇小木打打下手。
    這樣的十日,百姓努力,縣太爺努力,大家也就是最開始的時候受了點苦,後麵的日子可是個個都過得滋潤。
    縣太爺一視同仁,沒有瞧不起那些流民,將他們的性命視若草芥。
    也沒有因為想要保護弱小,就不給府城尋常百姓一個活命的機會。
    所以,這十日以來,百姓們雖然個個都誇蘇小木是人間轉世活菩薩,但他們也沒有忘記縣太爺的恩情,個個都是對他是無比的誇讚,甚至還有人說,要給縣太爺捐一塊牌匾。
    蘇小木剛開始知道這個事情的時候真的是無比的驚訝。
    畢竟這個國家非常看重名聲,為官之人,要是能夠得到百姓的愛戴,得到百姓送出的牌匾,那他之後的政途,可謂是有望走的無比順利了。
    但雪停之後,蘇小木後麵得知周圍的縣城傳來的有關雪災受傷受損的數據後,知道他們的府城是最近這片受災最少的,死亡人是最少的,也就一點不意外百姓們的舉動了。
    縣太爺是真的好,不說別的,就是說他能夠保下那麽多人的命,哪邊就已經是值得人們感恩了。
    縣衙。
    屋內依舊是一片暖融融的,隻是這次除了溫度暖融融的以外,氛圍也非常的和諧溫暖。
    “這次雪災的事,加上上次蝗災的事,隻怕你小子已經在陛下哪裏留下名字了,如此……你今年一定升遷有望,隻怕年關後,老夫就在這裏見不到你了。”
    萬夫子知道縣太爺有升遷的機會,那是真的在為自己的這個老朋友開心。
    “在府城耗了那麽久,老夫都要以為你要跟老夫一起在這養老了。”
    萬夫子摸摸胡子,感慨之餘還頗有些不舍。
    “這也要多謝謝你的好弟子,還有他娶了個這麽好的賢內助,如果不是他們兩個幫了我許多……那無論是蝗災還是雪災,怕都不能如此妥善的解決。”
    升遷有望,縣太爺當然也是無比開心的。
    不過他心裏也清楚,這樣好的機會是誰給他的,他自己知道感恩。
    “若非他們二人,我隻怕連這兩場災禍何時發生,何時最盛都不清楚,到時候別說升官了,怕是頭頂的這裏烏紗帽都保不住。”
    縣太爺心裏也是無比的感慨,他隻無比的慶幸,自己是遇到貴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