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普天同慶
字數:3483 加入書籤
“不過你今天很是威風,我鋪子裏的小丫頭都說狀元長得俊朗,比起探花來也是不輸的。”
蘇小木喊顧景城坐過來,大晚上也不給他倒茶水。
蘇小木聞見了顧景城身上厚重的酒味,了然的將自己溫了一日的醒酒湯拿給他喝:“你今天回來了,想必後麵幾日也能暫且休息休息,我想著爹娘在府城應該是知曉了你狀元的事,村子裏怕也有所耳聞,咱們還是要快些回去一趟。”
“嗯。”
說起這件事,顧景城也想了許久。
溫熱的醒酒湯下肚,他覺得全身都暖和起來了後同蘇小木道:“你也要同我一起回去嗎?你在京城,不是還有生意要忙?”
“雖然是有很多事要忙,可這是你的大事,也是顧家的大事,我眼下還是顧家的兒媳婦,怎麽可能不回去?別的不說,不能在你這麽大喜的時候,叫別人在背後議論紛紛吧?”
蘇小木可還著急著回去府城看看她的生意,昨日她剛收到府城那邊送過來的匯帳,這個月的收成比起上個月又好了不少,她掙的錢越多,往後日子也能過得越輕鬆越快樂。
這財務自由的美麗日子,當真不是一般人能夠懂的。
“倒是我狹隘了。”顧景城反應過來,“那咱們明天一早就出發,趁著調令還沒下來,我沒有正式領職之前,還能夠在家裏多待些時日,順便把家裏的事情都安排妥當。”
顧景城思及此處,屬實是越發的感謝蘇小木。
他的家人現在已經都住在府城,不再是在以前的小村莊吃苦。
顧景城自己是從農村走到京城的,這一路上的艱辛與困苦,雖然有形跟無形加之,但大多數人沒有經曆過,並不能夠懂他內心在麵對苦痛時候的煎熬與掙紮。
他讀的書,他學的道理,都告訴他人要吃苦才能成長,可若是真的可以享福,誰又願意在苦難中掙紮?
顧景城想到這裏後略微緩和了些神色,而後他斂去眼中複雜的神情,同蘇小木又道:“你若是還有什麽要收拾的,我可以陪你一起。”
“這倒不用。”蘇小木沒察覺出他情緒上的變化,認真的搖了搖頭,“今日回來後我粗略收拾了一些,其實許多東西家裏都有,比起這些,你我二人早些回去才是正經道理。”
“嗯,這倒也是。”
顧景城想了想,確實如此。
——
蘇小木和顧景城忙著要回家跟李氏分享他考的狀元的喜悅,一路上快馬加鞭,倒是沒花多少時就到了顧家村。
朝廷的邸報早就貼到了各大鄉鎮,李氏也是早早的就曉得顧景城是今次科舉的狀元。
這邸報下來以後,府城衙門和世家派來賀喜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幾乎是快踏破了顧家村顧家的門檻。
隻是一兩日的功夫,李氏收到的禮物就塞滿了儲物房,有些實在太大件的屋子裏擺不下,還放到了院子裏占地。
收到禮物,李氏當然高興,但她還是更期待顧景城和蘇小木回來。
畢竟知道家裏出了個狀元,跟真切的看到狀元的樣子,還是有莫大區別的。
不過既然來祝賀的人如此多,李氏也出了錢,在村裏張羅著請大家吃流水席的事,叫來祝賀的人都跟她一起熱鬧熱鬧。
蘇小木和顧景城快馬加鞭,到了顧家村的時候,還沒有進村門口就聽到一陣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喜慶與熱鬧並存。
“唉呀我的狀元爺,可算是等到您了,你說咱們村子是冒了多大的氣運啊,村子裏才能考得出個狀元來。”
一個蘇小木好像眼熟,又好像不眼熟的婦人眼睛尖的很,隔老遠就看見他們兩個騎馬過來,然後樂嗬嗬的臉都要笑皺了,邊跑邊樂的過來挽蘇小木的手。
嘶,若不是顧景城現在臉臭的很,蘇小木覺得這婦人是要摸摸顧景城了。
“都是托大家的福嘛,咱們顧家村從來都和和氣氣的,景城日子過的舒坦,這讀書不就得勁兒了嗎?”
蘇小木看出顧景城不樂意,其實這顧家村的村民們,雖然跟顧家人多多少少都沾親帶故,可是說起來真正跟他們家感情好的,村子裏也沒幾個。
隻是這次顧景城大喜,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來祝賀,他們也不應該掛臉。
“這顧家媳婦就是會說話,不然怎麽你丈夫是狀元,我們這些人隻能找個莊稼漢呢?”
那婦人故意捧蘇小木和顧景城,後麵兩個人總之也不覺得尷尬,你一言我一語的沒一會兒就到了顧家。
這會兒李氏正在招呼村裏人吃席,她在院子裏一聽說蘇小木和顧景城回來了,便也不繼續招待村裏人了,將手上的水珠抹幹淨後就笑嘻嘻的見自己兒子兒媳了。
“回來了怎麽不說一聲,該是我叫你大哥二哥去門口接你,這一路上沒累著吧?”
李氏如今心裏都被滿滿的喜悅感填滿了,她不知有多驕傲呢。
這活生生的狀元,是文曲星下凡到他們家了吧?
“沒有,小木照顧兒子照顧的很好,一路上沒吃什麽苦。”
顧景城看到李氏,從進村開始擰起的眉頭此刻終於鬆緩下來。
“好好好,沒吃什麽苦就好,你回來了就快些去村長那兒,村長說了你回來咱們就馬上去祭祖祠,這大喜的日子大喜的事,是一定要讓祖宗們曉得的。”
李氏若不是此刻見著這麽多人都往這邊看,她便是驕傲的能將嘴巴翹起來。
李氏帶著蘇小木和顧景城到村長家,他們剛到村長家,就發現村長家異常的熱鬧。
若說剛才有一半的村民都在顧家,那麽現在剩下的一半就全部圍在村長家裏,大家臉上都喜氣洋洋,看見顧景城後臉上的神情更為激動。
尤其是村長,樂嗬的一張臉都漲紅了,他立馬上前拉著顧景城的手,緊緊的抓住他雙手顫抖了都不肯放開。
“好啊!景城你可真是好的很!狀元!我們村子這麽多年來可隻出了你一位狀元啊!”
“現在附近村子的人都說,我們村子是有大福氣的,雖然讀書的人比他們少,但你爭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