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9 郢都飛書
字數:4534 加入書籤
秦趙兩國會師一處,合兵十八萬之眾,進攻【隴西】!
魏韓燕三國合兵二十四萬……還有大周天子的六千王師……一共二十四萬六千人,進攻【高前】!
這樣大規模的兵力調度,無疑是瞞不住人的。
黑羽衛斥候們一邊大呼震驚,一邊把消息用飛鴿傳回楚國……黑羽衛探子們用最快的速度,將這些消息匯報給黑羽衛統領陰喻,陰喻知道事情重大,不敢怠慢,於是第一時間來見行營中的楚王。
“哦……”熊午良微微頷首,皺起了眉毛“看來北方六國比我想象得更聰明些。”
別看六國聯軍人多。
但如果是硬碰硬——熊午良還真不怕!
按照熊午良的料想,六國聯軍為了解莒陽之圍,必定會星夜進兵,直取【莒陽】方向。
而楚軍則會在衛國故地擺開陣勢,結結實實地和六國聯軍打一場大會戰!
衛國故地,乃是大平原地形。
正適合武軍的重裝步兵和重騎兵發揮威力!
就算把【莒陽】裏的齊軍放出來又如何?隻要一戰打垮北方六國的所有有生力量,再想滅六國,就是探囊取物!
隻要打垮魏韓燕秦趙五國派來的援軍,就算把那七萬齊軍放出來了,也無妨。
這就叫‘圍點打援’!
對於麾下十五萬武軍在平原地形的戰鬥力,熊午良就是有這樣十足的自信!
但如今……
陰喻偷偷瞄了一眼熊午良的臉色,然後謹慎道“大王……西平君和廉將軍麾下各自隻有十萬人……恐怕……”
隴西,秦軍熟悉地形,堪稱主場作戰。
高前,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形,廉頗的十萬軍隊無險可守。
更何況……陰喻私底下也覺得廉頗確實就是個廢物。
……
正當這會兒工夫,一眾楚將齊至。樂毅、芍虎、格速宜走進來,一眼便看見熊午良略顯陰沉的臉和陰喻小心翼翼的樣子,不禁都心下一沉。
熊午良衝著陰喻點了點頭,示意後者可以說。
於是陰喻一五一十道“五國的援軍並沒有按照我們的料想,趕來莒陽與我軍會戰……而是選擇效法當年孫臏的‘圍魏救趙’之計。”
“十八萬秦趙聯軍,攻隴西……”
陰喻的話還沒說完,眾將的臉色便一齊陰沉下來……好一個趙章,果然有水平!
隴西,對如今的楚國來說十分重要。
作為武將,這些將軍們不懂【隴西】的商業價值。
但僅從軍事角度來分析:那裏是楚國唯一的牧馬之地……如果被秦國奪回去,楚國就將失去戰馬和牲畜。
楚國將再次被壓製回巴蜀之地……幾年在隴西的苦心經營都將毀於一旦。而且巴蜀之地與隴西之間自有天塹,無論進出都很難——
一旦楚軍退回巴蜀,短時間內再難像洪石頭駐兵隴西那樣、給予秦國足夠的威脅。
嘖!
隴西,萬萬不容有失啊!
偏偏隴西距離莒陽又極其遙遠……
陰喻繼續說道“另外,二十四萬六千周、魏、韓、燕聯軍,正在進攻高前……”
軍帳內的氣氛更加壓抑!
【高前】的重要性,不必多說——如果【高前】有失,後果不堪設想。
就從上一次秦魏韓三國聯軍攻楚的戰例就能看得出來……那一次,司馬錯在【魯關-高前】一帶大破楚軍,隨後,秦魏韓聯軍便以令人震驚的速度,一路向著【郢都】進發。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打到了王城【郢都】城下!
而今,廉頗麾下隻有十萬軍隊,卻要麵對二十四萬聯軍的進攻(笑死,一眾楚將也自發忽略了周天子的六千王師)!
【高前】又是一片平原的地形,無險可守……
形勢驟然危急起來!
芍虎立刻起身拱手“大王——隴西那邊,末將倒是不擔心。”
“西平君是我曲陽新軍老宿將,多年來經驗豐富、戰功赫赫……有洪石頭在,就算秦趙聯軍比楚軍人多,但西平君也能保住隴西大體不失!”
“最多,也就是被秦趙聯軍奪回去些許關隘、城池罷了……並不至於被彼等打回巴蜀,全奪隴西、義渠之地。”
芍虎話鋒一轉“但是,高前那邊……”
其餘一眾楚將也都紛紛點頭。
駐守在【高前】的楚軍統帥,是趙國的降將廉頗。
此人年歲不大……曾經被趙雍看好,委任廉頗率領聯軍在那場楚國版靖難之役中進攻大楚……
後來熊午良單騎穿越防線,平定了昭雎之亂,擊退了齊燕聯軍……回過頭來,又將廉頗擊退,斬獲不少。
回到趙國之後,趙雍卻沒有怪罪廉頗,而是仍然對此人委以重任。
再後來,趙章在趙國掀起叛亂……趙國新君趙何又充分信任廉頗,命令後者統帥趙軍對抗趙章……最終敗於【馬服山】,導致趙章打入邯鄲、一統趙國。
嘶……
廉頗這廝……接連打了兩場敗仗,分別敗於熊午良和趙章。
趙國的霸權淪喪,這小子也算是親曆者了,甚至可以說負有不小的責任!
楚軍內部,對這個廉頗將軍也頗不信任……要不是熊午良力排眾議對前者委以重任,誰也想不到這廝居然還能再有機會統領三軍、為一方主帥!
如今大戰在即,眾將心中不禁湧上同一個疑問——
廉頗這小子……真的靠譜嗎?
立刻便有人建議“不如讓大司馬前往高前,代替廉將軍統領高前楚軍,抗擊敵軍!”
一時間附議者甚多。
……
恰在此時,隻聽門外又是急匆匆的腳步——
青羽衛統領黃武告了聲罪,大踏步走進來……迎麵撞見陰喻,不禁臉色一滯,然後望向楚王“大王,郢都飛信!”
說罷,黃武從懷中摸出一隻信鴿,取下紙筒,雙手呈上。
寫信者正是屈原。
飛鴿傳書這項技術,目前隻有楚國掌握,極大地提升了信息傳輸的能力——隻不過該項技術並沒有大麵積推廣。
信鴿的培育和訓練技術,僅掌握在黑羽衛和青羽衛手中。
按照分工黑羽衛對外,青羽衛對內——王都寫來的信,自然就是青羽衛送來的。
當前戰事緊急,此時屈原卻親自寫信給前線……用腳指甲也想得明白,自然是要緊之事。
黃武不敢怠慢,故而親自送來——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