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5 放汝等回莒陽去
字數:4484 加入書籤
對於夥食驚人般優渥的楚武軍來說,單獨拿一塊大餅出來,顯得太過單薄——甚至隻是一頓飯中最寡淡無味的食物罷了。
那些味道鮮美的醃魚、雞蛋、味道可能有些古怪但仍然堪稱美味的肝醬罐頭、鹹滋滋的肉罐頭、甚至是那些不頂飽的水果青菜……才是武軍士卒們最喜歡的食物。
哦對了,每名武軍士卒每天還能領到一小塊蔗糖——雖然隻有小指甲蓋兒般大小,卻最受人追捧。
一小塊兒紅紅的、用曲陽紙包起來的蔗糖……能在關鍵時刻有效回複士卒們的體力,比之傳統的風幹牛羊馬肉幹見效更快!
有些武軍士卒舍不得輕易吃蔗糖,總將發下來的蔗糖小心翼翼地揣在懷裏,等著回家之後留給家中的婆娘、孩子來吃……
和這些美味比起來,區區一塊幹餅,實在不足為奇!
但咱們楚武軍看不上幹餅……【莒陽】城中的齊國士卒們可完全不挑食啊!
半饑半飽甚至是饑腸轆轆地度過了兩個月之久……武軍們不愛吃的幹餅,在城中那些齊軍士卒眼裏,就是無上的珍饈啊!
楚軍的幹餅若是掰成小塊兒慢慢吃,足夠那些餓得前胸貼後背的齊軍士卒吃上兩三天。
若是掰碎了扔在水裏去燉糊糊湯,黏黏糊糊一大鍋,說不定能支撐三四天之久!
將兩萬多張大餅奉送給城內的守軍……是不是有病?腦子瓦特啦?
就連樂毅,也微微皺起眉毛,片刻之後,方才頓悟一般‘哦’了一聲!
芍虎正待發問,便見熊午良大袖一甩“就這麽定了,胸毛怪不許多說。”
“明天早上,陪我去戰俘營。”
“我要親自禮送他們出營!”
眾將雖然心中還有困惑,但仍然齊刷刷拱手稱諾,各自散去。
……
翌日清晨。
熊午良親自乘著青銅軺車來到戰俘營之中……迎接他的不再是充滿敵意和警惕的眼神,而是一雙雙崇敬、感恩的眼睛。
按照過去三天的慣例,一隊隊武軍步卒走進來,為大家分發了粥飯。
隨後,熊午良清了清嗓子,大聲道“二三子聽著——”
“寡人先前對汝等多有優待,爾等可能不知其中原因……還以為是本王別有所圖……嗬!”
熊午良大義凜然地道“二三子可知寡人此番為何要攻伐齊國?”
不等別人回答,熊午良便自問自答道“齊國新軍駐守莒陽,屢次寇略我大楚邊境、劫掠平民、殺我斥候……已有數年之久。”
“寡人心懷仁慈,以為恩德可以感化齊國新軍……但寡人錯了!彼等變本加厲!”
“大楚忍無可忍,故有今日之戰!”
那些齊軍降卒豎著耳朵聽著,有的人跟著熊午良的話,不住地點頭。
過去這些天來,楚王的確是一副慈祥大善人的人設啊!
而且齊國新軍駐守邊境、屢屢挑釁楚國邊境軍民、甚至是燒殺搶掠的故事……這些戍卒在應征入伍之前、於自家田地裏耕作的時候,其實也時常能聽到類似的傳聞。
楚王所言不虛!
熊午良放緩了語氣,繼續說道“不過……汝等戍卒,無罪也。”
“大楚的敵人,是嗜血的齊國新軍!”
“汝等被齊國新軍連累,遭受戰亂之苦、被迫從軍,家人想必都很擔憂……在莒陽之中困守那麽久,吃著最惡劣的飯食,以致身虧體虛……”
“寡人心善,實在看不得這些啊!”
一眾齊軍降卒被感動得痛哭流涕。
家人們誰懂啊!
楚王真是太好啦!
熊午良悲天憫人地說道“如今爾等身體稍有康健、元氣略微恢複……寡人也就不再扣留你們了。”
“放汝等回莒陽去!”
“聽說城中糧草短缺……可惜我楚軍的軍糧也不多。每人發放一張幹餅,二三子收好罷!”
“一定要活下去阿!”
說罷,熊午良揮了揮手,身後的武軍士卒們齊刷刷讓開一條路,打開了戰俘營厚重的大門……
自由的光亮,照射到戰俘營之中來。
有武軍士卒已經等在門口了,身後是成車成車的幹餅……負責監督發放幹餅的武軍百夫長招了招手,粗著嗓子道“還等甚麽?還不快來!”
齊軍降卒們麵麵相覷,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耳朵!
天呐!
這就是傳說中殘暴、凶狠、在齊國可止小兒夜啼的楚王熊午良嗎?
他根本不是匡章口中那個吃人的魔王!
豈止不是魔王……他簡直就是大善人呐!
自古兩軍交戰,那些被俘虜的人哪有人權啊……可熊午良不但沒有折磨我們、沒有奴役我們、沒有殺我們……甚至對我們如此優待!
免費為我們治傷、調理身體。
等到咱們元氣初愈,竟然就無條件地將我們放回去了!甚至每人還贈送一張大餅!
天呐!
如此恩德寬厚仁義——古之堯舜,莫過如是!
將軍的恩情還不完,一輩子還不完……
有的齊軍士卒將信將疑,試探性地在楚軍排成兩列的盾牆前走過去,壯著膽子一直走到戰俘營的營門外……那些楚武軍士卒果然沒有阻攔。
那些楚軍士卒甚至友善地衝著他們笑笑,然後將大餅塞在他們手裏,大大咧咧地吆喝著“快回莒陽去……動起來!別擋後邊人的路!”
是真的!一切都是真的!
這個年輕的楚王是真的要無償放我們走!
一時感佩之下,有不少齊軍士卒竟然跪地大呼“楚王恩義!楚王萬歲……”
看來先前對於楚國人的種種罵聲,都是匡章老將軍在刻意汙蔑、醜化楚國人……就是為了讓咱們誤會!
楚國人不是南蠻、不是野獸……而是堂堂正正的王者之師啊!
青銅軺車上的熊午良看起來是那麽滴慈眉善目,簡直堪稱法相莊嚴……熊午良大手虛空一托“住口!”
“二三子休要胡言,小心匡章日後知道了、會治罪於爾等。”
一眾齊軍降卒更是感激得五體投地。
戰國之世,盛行俠義之風——即便是平民,也多有慷慨好義之人;尤其齊魯大地上聖賢輩出、民間向來便崇尚公義……熊午良如此‘以國士相待’,更讓齊人感念不已!
“我等不怕責罰!願為楚王效力!”不少人這麽呼喊著。
熊午良連連擺手,滿臉正義地說道——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