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5 第四次北伐,結束

字數:3946   加入書籤

A+A-


    齊國的覆亡,帶給燕國人的心裏震撼當然是極大的。
    首先,燕國的曆史是極其悠久的,在當今天下各國之中,燕國的江山社稷得來最早——早在公元前1044年,燕國便建國了,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
    當時,周武王剛剛滅商、建立大周王朝,便封自己的弟弟於‘燕地’封邦建國,是為燕召公。
    作為純正的周天子血脈的諸侯,燕國雖地理位置較為偏遠、遠離中原腹心地區,但是一直都自恃血統高貴,總是看不起別的諸侯國。
    作為燕國的老鄰居——齊國的第一位國君,就是那位著名的薑子牙——周國的太師、周軍的軍師、武王的老師……輔佐周武王滅商的最大功臣之一。
    薑太公先後輔佐文王、武王、成王、康王這四代周天子,為周王室立下了赫赫功勳。
    而周人也沒虧待這位大功臣,給他封作齊國的第一任國君。
    就連一向看不起中原諸侯的燕國王室,對待自己這個鄰居也還算尊敬……再加上當初中原的晉、鄭等諸侯國實力強勁,燕齊兩國擁有共同的敵人,因此還多次聯軍抗擊其他諸侯國的入侵——總的來說,關係處得還不錯。
    可是,一切都在公元前532年左右發生了變化——
    齊國的大貴族田氏,通過一係列手段,剪除了薑姓王族下屬的多個氏族,如慶、欒、高等氏——這些氏族屬於齊國王族的分支,和楚國的屈、景、昭等氏差不多。
    齊國王族的力量被不斷削弱之後,田氏又用一係列手段,讓田乞登上了齊國的‘國相’之位,並逐漸掌握了齊國的國政。
    田氏一族愈發勢大,排擠異己、扶持勢力。
    又是多年之後——最終,田和將齊康公流放,自立為國君。
    這,便是曆史上著名的‘田氏篡齊’的事件——齊國雖仍是齊國,但此齊國卻不是彼齊國了……王族從薑子牙的後裔族人變成了田氏。從此,田氏便成了齊國新的王族。
    彼時周王室正逐漸勢弱,麵對如此倒反天罡、大逆不道、聳人聽聞的事件,最終竟然選擇了承認既定事實,認可了田和成為齊王。
    作為自詡血統高貴、有義務協助天子監察諸侯的燕國王族,對‘田氏代齊’十分痛恨。
    但是也僅是‘痛恨’而已了——齊國位於東海之濱,地理位置優越、平原眾多、適宜耕種,一向是‘富庶’的代名詞。燕國雖然血統高貴些,但是真論實力的話,卻始終不是齊國的對手。
    因此,燕國隻能像吃了蒼蠅一樣惡心,眼睜睜看著自家鄰居換了主人。
    可齊國和燕國之間的恩仇大戲,從此拉開了帷幕——齊宣王時期,齊國趁著燕國內亂,出兵攻打燕國,幾乎滅亡燕國……燕昭王即位之後,立誌複仇。
    彼時燕昭王重用劇辛、樂毅等能臣,聯合五國,共討齊國——又差點兒把齊國打亡國。
    再到後來,齊國居然又神奇一般地複國了……燕國在齊國人手裏損失慘重,好不容易攢得那點兒家底,又賠了個幹幹淨淨。
    兩國仇怨之深,可想而知。
    今天,齊國這個‘老宿敵’倒在了楚國人的劍下,燕國人的情緒可謂相當複雜了……齊國敗得這麽慘,也算燕國人狠狠出了一口惡氣,但他們卻實在高興不起來。
    因為楚國磨刀霍霍……下一劍正是奔著燕國而來!
    ……
    八月初,熊午良率領大軍,抵達【薊城】——楚王坐在青銅軺車上,滿臉倦怠。
    大半年的長途奔波,實在把手無縛雞之力的弱雞熊老板給折騰得夠嗆。
    在六千禁軍的護衛下,熊午良來到陣前,病怏怏地檢閱了全軍,接受武軍眾將興高采烈地慶賀和恭維、迎接三軍將士們齊呼‘萬歲’。
    “投石車都準備好了?”熊午良揉了揉自己的臉,強打精神。
    得到了肯定的答複之後,熊午良道:“那還等什麽?趕緊攻城!”
    “滅了燕國!”
    武軍上下氣勢如虹,山呼萬歲,然後將投石車對準城頭……準備效法滅齊舊例,先砸塌城牆,再一擁而入……
    恰在此時,【薊城】的城門終於打開了。
    燕王姬樂資顫顫巍巍地走出來,顫抖著身體,在楚武軍莊嚴的隊列之中尋找著熊午良的身影……被帶到青銅軺車前麵之後,姬樂資跪伏在地,不敢抬頭:“拜見楚王……燕國有罪……”
    熊午良皺著眉毛,不鹹不淡地批評了一句:“投降得何其慢也。”
    姬樂資顫抖著瑟縮著,跪在地上不敢搭話。
    很快,楚軍入城——楚王宣布,封故燕王姬樂資為楚國‘享樂君’,一應待遇,照搬當年的韓國王族……雖說燕國人投降得拖泥帶水,但熊午良表現得還算寬仁。
    咳!
    總之,繼韓國之後——燕國也選擇了不戰而降!
    從熊午良五月初出兵,截至八月初,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大楚先後滅齊、滅燕……連滅兩國!國土麵積驟然膨脹,人口數量驟然增加!
    三個月,滅兩大國!
    武軍閃電戰恐怖如斯!
    接下來,又是熟悉的環節——
    熊午良命令大司馬樂毅暫管齊地、燕地,按照舊例張榜安民、剿滅亂軍和盜匪、並且不留情麵地剿殺那些心念故國的‘叛賊’……
    現在已經是八月了,距離冬天已經很近了。
    再算上治理新疆域、安撫民心、選派官吏的時間……等到這一切稍微穩定下來,至少也要入冬了。
    剩下的秦國、趙國、魏國,都是北方大國——熊午良不打算冬日用兵。
    因此,楚國的第四次北伐也告一段落。
    回憶一下——
    楚國的第一次北伐,擊潰齊軍主力,奪取小半個齊國。
    楚國的第二次北伐,滅周。
    楚國的第三次北伐,正麵擊潰六國聯軍,讓六國再無可用之兵,而且徹底摧毀了六國的經濟。此外,還滅了韓國。
    咳!
    總得來說——大楚剛剛結束的這個‘第四次北伐’,肯定不會是殺敵戰績最輝煌的一次北伐,但一定是奪取疆域最廣、獲取人口最多、成果最大的一次北伐!
    自此,東起濱海、西至巴蜀;北起遼寧、南至嶺南——盡數為大楚國土。
    哪怕不算那廣袤的海外疆域……單從中原地區來看,也是天下四分而有其三也!
    嗟乎!千百年來——天下的百姓,已經受了太多太多的戰亂之苦。
    好在,距離熊午良實現‘山河一統,永消兵戈’的最終宏願,已經不會太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