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亡秦者,秦也

字數:4442   加入書籤

A+A-


    如果說當年的‘刀骨’是趙章的白月光的話,那麽熊午良無疑就是秦王嬴稷的白月光了!
    如果當時的我能夠早一點看出熊午良的磐磐大才,果斷將他留在我的身邊,並予以重用……
    那麽多如果……可能如果我……可惜沒如果……
    嬴稷苦笑一聲。
    大殿外的陽光,熾烈而燦爛,嬴稷抬頭,雙眼死死地瞪著太陽,太陽仿佛憤怒於有人膽敢挑釁自己的威嚴,於是日光熾烈地刺下來,如同利劍一般。
    “太陽啊太陽!為何獨獨照亮楚國,而不照我大秦啊!”嬴稷突然高喊一聲,然後噗呲一口,吐出一蓬鮮血。
    周圍的殿前武士早就注意到了秦王的異常,此刻變故驟發,眾武士全都驚慌失措地衝上來,扶住了軟軟倒向地麵、胸前滿是血沫的秦王……
    ……
    和秦國王宮裏一片淒風寒雨的氣氛不同——熊午良麾下的大軍,此刻高歌猛進,氣勢昂揚!
    令所有楚軍兵將都大為詫異的是——他們明明行進在秦國的疆土上,氣氛卻好似在楚國的腹地行軍一般。
    大軍所到之處,農田裏的秦人農夫們不躲避、不畏懼,反而還熱情洋溢地衝著楚軍的紅黃色旌旗揮舞著衣服和帽子,衝著楚軍的嚴整隊列高聲喝彩!
    “大軍所到之處,民眾竭誠歡迎啊!”召滑慨然一歎:“秦國不得民心,竟至於斯!”
    青銅軺車上的熊午良歎道:“秦國亡矣。”
    “寡人多年前便說過——秦國嚴刑峻法、苛待國人;秦法鼓吹以奸治國、愚化百姓……若不及時更改,縱能勝利一時,卻必不能長久。”
    “軍國主義,永遠沒有出路。”
    “亡秦者,秦也!”
    商鞅的《商君書》裏,寫滿了統治者應當如何任用奸佞之人治國——商君認為,用仁善的人治國,老百姓就敢於違抗法律;用奸佞殘忍的人治國,老百姓才會聽話。
    商君還認為——老百姓不需要有腦子,隻要乖乖種地、打仗就好了。
    為此,《商君書》裏還專門提出了‘去強’、‘弱民’等思路。
    在整部《商君書》之中,商鞅用大段的篇幅,告訴統治者要采取愚民的政策——老百姓讀書要嚴懲,不能因為他們讀書讀得好就任命他們當官,否則大家都去讀書了,誰還願意種地、打仗?
    老百姓搞發明創造要嚴懲……大家都去搞科研了,誰還願意種地、打仗?
    老百姓經商,要嚴厲打擊……如果經商能夠實現階級跨越,誰還願意去種地、打仗?
    總之,商鞅變法力求堵死平民們除了‘種地’、‘打仗’之外的一切上升渠道,以此來確保秦國的老百姓除了賣力地當統治者的耕戰工具之外,沒有任何出路(這段兒真不是我黑秦國,商君書裏都寫著呢)。
    商君的變法很成功——
    在商鞅變法之後,直到始皇帝一統天下,秦國再也沒能出現任何一個靠得住的、本土籍貫的大臣。
    因為本土的老百姓腦子都被閹割了——想要治國理政,全得靠‘進口’山東六國的人才……因此,以後曆代秦國的丞相,幾乎都不是本地人。
    張儀,魏國人。
    公孫衍,魏國人。
    樂池,中山國人。
    屈蓋,國籍不詳。
    甘茂,楚國人。
    魏冉,楚國人。
    羋戎,楚國人。
    範雎,魏國人。
    蔡澤,燕國人。
    呂不韋,衛國人。
    王綰:國籍不詳。
    李斯,楚國人……
    嘖!
    雖說秦始皇一統天下,奠定了‘大一統’,可謂功高蓋世。
    但是,秦國二世驟然而亡,或許對於整個民族來說還真是件好事兒……
    在當時秦國的那個製度下,老百姓永遠甭想著讀書了。
    除非秦國趕緊改革,否則……
    華夏曆史上再也不會出現張良、諸葛亮、荀彧、長孫無忌、王安石這些有腦子的本土名臣,也不會出現施耐庵、曹雪芹這些本土小說家,更不會出現辛棄疾、蘇軾、王維、李白、杜甫、李清照這些本土文人……
    隻會湧現出一個又一個白起。
    這麽一想,得虧秦國亡得比較快奧……試想六國都被統一了,整個中原都不許讀書了,那麽等到秦三世、秦四世以至萬世之後要任用誰來治國理政?從身毒進口人才來當丞相嗎?
    &n可怕。
    總結一下——
    秦國是輝煌的朝代、是鐵血錚錚的帝國、是創造了無數宏偉奇觀的王朝,擁有悠久且可歌可泣的曆史,秦始皇本人更是功績千古。
    但是,秦國最終二世而亡,對整個民族的長遠發展來說無疑是件好事。
    ……
    楚軍在秦國平民之中的名聲相當不錯——【隴西】的例子近在眼前。
    曾經有整村整村的秦人,冒著生命危險,嚐試著偷渡到【隴西】去。
    如今楚軍終於打過來了……
    民眾竭誠歡迎,如迎王師啊!
    楚國的四路大軍所向披靡,一路上順利推進,占領城池之後各自張榜安民——耳聽得一條條以往隻存在於老百姓耳朵裏的優厚待遇被楚國派來的小吏們大聲宣讀出來,秦人終於確信了傳說中的‘什三稅’、‘三年不征稅’、‘十年不抽丁’等等都是真的……不禁歡欣鼓舞、熱淚盈眶。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楚軍王師給盼來了!
    什麽魏冉,什麽秦法……都見鬼去吧!
    十月中旬,熊午良麾下的十萬楚武軍步卒最先抵達【鹹陽】城外。
    麵前的【鹹陽】沒有城牆……
    熊午良突然想起了多年前,白起言之鑿鑿地裝比:‘秦國不需要城牆,萬千老秦國人,就是城牆’!
    熊老板突然撲哧一下樂了。
    秦國已經盡失國人之心……萬千老秦國人,早就不願意給秦國的達官貴人們當城牆咯!
    周圍的楚軍眾將齊刷刷望向青銅軺車上的熊午良,不明白熊午良為啥突然笑起來。
    楚王有些尷尬地幹咳一聲,立刻恢複了一本正經的表情:“傳令——”
    “原地紮營,等待其他各路兵馬!”
    ……
    其餘三路兵馬,一路上遇到的抵抗也少得可憐——在十一月到來之前,四路大軍終於在【鹹陽】城下會合。
    秦國全境,已經被楚國攻占。
    偌大一個天下,僅剩【鹹陽】一座孤城,還聳立在眼前。
    樂毅、格速宜、洪石頭等楚軍將領一齊來拜見楚王:“臣等不負重任!”
    熊午良滿意地笑笑:“別急著進攻。”
    “鹹陽城中估計在討論投降的事兒了……大軍原地紮營,給他們些許時間!”
    眾將齊刷刷拱手,全都像小羊羔一般服服帖帖:“謹遵王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