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神之途徑
字數:3895 加入書籤
第四十二章神之途徑
蘇夏驚訝的看著周圍的一切,伸手將地上的一朵花兒摘起,放在鼻前嗅了嗅。
這觸感、氣味……如同真實的花一般無二!明明剛剛還在酒館……
這簡直就是造物主一般的能力!
“由虛化實,從無到有,這便是神道。”方克圖隨手一揮,場景驟然變化,蘇夏手中的花兒也化作點點星光,消散了。
“神道體係的成神四境也稱之為神之途徑,對應著靈使前四階位。”
“你現在是神之途徑第幾境?”蘇夏出言問道。
他對神道的了解極少,確切來說,除了仙道,他都不怎麽了解。
方克圖的知識對他而言無疑是極為有用的。
“神之途徑第三境,神之子。”
蘇夏瞳孔驟然收縮。
神之途徑第三境,那不就是二階靈師?
眼前的方克圖竟然是一位靈師?!
方克圖的手掌抬起,沒入到虛空之中,再次出現時手中已經是多出了一本書。
將這本有些厚度的書籍放到了桌子上,推到蘇夏的麵前。
“這就是神道體係前四境界,神之途徑的修行法。這本書裏麵有我布下的禁製,境界不足是無法打開後續內容,你放心拿去修行。”
蘇夏伸手將這本書拿了過來,入手一沉,這本書很有分量。倒是沒有急著打開,而是看向了方克圖。
“我什麽時候開始?”
“現在。”方克圖給出了回答,“就在這裏吧,我們沒有心源這種東西幫你覺醒,就由我來為你護持。”
一位二階靈使,神之途徑第三境神之子的強者為自己的初修行護持,這李薪的待遇還不賴嘛。
蘇夏樂觀的想著,惡心的灰霾氣味也在此刻被選擇性忽略了。
低頭看下手中的書籍。
《神之途徑修行法》
打開第一頁,心神沉入到這一全新的修行體係當中。
方克圖看著麵前翻閱著神道修行法的李薪,眼中卻是閃爍著明滅不定的神色。
李薪的靈性很強,如果不是杜倫隨口提到,他或許都沒有注意到自己這個養子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已經是有了如此強大的靈性。
這般強大的靈性支撐下李薪的初次修行基本不會出現問題,但方克圖憂慮的地方在於接下來。
神道修行離不開信仰,南安已經有了他這麽一個信仰領袖,其他人都是依附於他的信仰進行修行,如果李薪也依附於他,自然可以向下走去,但那本質上已經與神之途徑背離。
方克圖眼中寫滿了糾結,不知道該怎麽做。
就在方克圖糾結之際,蘇夏這邊也是將神之途徑第一境神侍境界的相關知識閱讀完畢。
忍著繼續向下看的,合上了《神之途徑修行法》這本書。
方克圖在麵前,他暫時還不想暴露出自己靈士級別的靈性強度。
“看完了?”方克圖出言問道。
蘇夏聞言點了點頭。
神道修行法不同於仙道,仙道的入門對資質有要求,類似於靈使,但比靈使的要求很高。
但仙道資質一經達標,就可以憑借修行法進行修行,無需擔心其他。
神道卻不一樣。
神道和武道一樣,對資質沒有任何要求,是個生靈就能修行,隻是資質會影響到修行速度,但不會成為你踏入修行的障礙。
然而神道與仙道並列為諸天萬界最難修行的兩大體係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神道體係的修行方式。
與絕大多數修行體係依靠自己進行修行的方式不同,神道體係的修行需要信仰。
哪怕是從神之途徑的第一步神侍,也需要擁有自己的信仰。所謂信仰,便是讓神道修行者本人成為生靈心中的支柱,傳播自己的信仰,成為生靈的“主”。
這一特性就使得哪怕是靈使體係模擬的神道體係也需要傳播信仰,如果當初蘇夏選擇的修行體係是神道而非仙道,他現在能否迅速將靈使修為完全轉化為神道修為都要另說。
信仰,是神道修行的決定性因素。
方克圖能走到神之途徑第三境的神之子,這也就意味著他的信仰傳播範圍絕對不低,甚至有可能就是下城。
那麽問題來了。
“如果你的信徒改為信奉我,你的實力會受損嗎?”
“不會,但我將停滯不前。”方克圖給出了答案。
“如果你在擔心信徒的問題,那你無需顧慮。”方克圖臉上露出一抹苦笑,“下城人現在已經不相信我了。”
方克圖語出驚人。
下城人不再信任被譽為“下城之光”的領袖方克圖?
這件事如果傳到上麵那些老爺耳裏怕不是會從睡夢中當場笑醒。
“為什麽?”蘇夏皺眉,李薪的記憶中似乎並沒有察覺到異常,方克圖依舊是下城的領袖,下城人也對他一如既往的尊敬。
“因為我和宸王達成了協議,在九年前。”
“下城之變事件嗎?”
這個源自九年前,以南安為首,六座下城集體暴動,衝破封鎖線,進攻上城鬆江的事件被稱作“下城之變”,而這一次事件的主導者就是眼前的這個男人。
“是。”方克圖點了點頭,“九年前的事件後,宸王和我達成了協議。我會管著下城人,而上城則不會過問下城的內部事由。”
“很諷刺吧,作為下城人的領袖,我卻和下城人最厭惡的上城人進行著合作。”
蘇夏沉默片刻。
“六道司這次來下城,鬆江議會有什麽反應嗎?”
“沒有。”方克圖微微搖頭,“鬆江議會不會來下城的,因為我知道,他們也清楚,下城現在就是一個一點就著的火藥桶,有我壓著,這個火藥桶不會爆,但如果外部再產生刺激,我也壓不住。”
“你為什麽要壓著下城人?”蘇夏不解的問道。
從李薪的記憶中就可以看出,下城人對上城人的怨恨幾乎可以說是不共戴天。
上城與下城之間的仇恨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抹平的,這是根本立場之間的矛盾,不可能調和。就像是水與火之間,唯有一方徹底消亡才能徹底結束這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