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董卿
字數:3948 加入書籤
秦可卿可不是什麽善男信女,她擔任這個學堂的臨時老師,一方麵是為了教導兒童識字,另一方麵也是為了給賈寶玉培養下一代人才。
這是賈寶玉交給她的任務。
聽老師說要打板子,學堂裏的孩子都沒有害怕,他們在這裏上學讀書,學堂是會管一頓中午飯的,而且還有葷腥。
能吃得上飯,還能吃肉,對這些瘦骨嶙峋的孩子們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下午的課程是數學,不過不是什麽高深的雞兔同籠問題,有且隻有兩項內容。
“1+1=
1+=3
1+3=4
……”
就是最簡單的99加法表和乘法表,賈寶玉暫時還不需要什麽數學人才,隻需要這些孩子能夠熟練使用加減法和乘除法,為軍隊的文書做準備。
教學內容簡單,孩子們學的也快,不出一個星期,最小的孩子都能認識一百多個字,並且熟練背誦99加法表。
同時賈寶玉還開辦了掃盲班,老師不是別人,就是這些孩童當中學習最優秀的那個,是個女娃,名叫董卿。
董卿雖是女娃,卻有過目不忘之能,無論學什麽一遍就會,就連在數學方麵也是個小天才。
秦可卿特別鍾愛董卿,經常將她留宿在自己的房間,親自教導,儼然是親傳弟子。
不過董卿的家境不好,母親生她的時候難產,父親是個破落軍戶,家中隻有幾畝薄田,勉強度日。
董卿從小就出落的美麗異常,現今十歲,已經是天津左衛的第一小美人兒。
陸三郎聽說自己的地盤上出了這麽一個可人兒,便在去年花1兩,跟董卿的父親董黑豬預定了董卿,待她年滿1歲,便迎娶過門,做他的第八房姨太太。
這些事情都是秦可卿訴說的,“寶玉,你能不能跟陸三郎商量一下,把約定取消,董卿她還是個孩子,我不希望她跟我一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董卿就是另一個秦可卿。
賈寶玉笑道:“這種事情,我盡力吧。”
鉛筆製造廠已經建立起來,一支支鉛筆正源源不斷的被製造出來,投放到天津的市場上。
賈寶玉甚至還在天津開了一家專賣店,用來銷售他的鉛筆。
一開始,許多人並不看好鉛筆。
因為識字的人不多,而且大家都習慣用毛筆,再說鉛筆的技術含量不高,普通人用燒火棍子都能替代。
沒有人願意花十文錢去買一支鉛筆。
但隨著鉛筆進入到衙門、各大家族的賬房,還有許多酒樓、店鋪之後,這些文書、賬房、師爺都發現了鉛筆的便利性。
一時間這些人就成了鉛筆的大客戶。
非但如此,許多南北貨商,見識到鉛筆的功能後,也願意花錢購買,並表示希望將鉛筆帶回本地進行售賣。
賈寶玉的鉛筆工廠因此加班加點,每天都能出廠上千支鉛筆。
如果不是因為受製於工人的手工製作太慢,一天出廠上萬支都不是問題。
不過鉛筆在天津的廣泛使用,也引得一些腐儒的反對,他們認為寫字必須用毛筆,否則就是不專業,就是對書法的褻瀆。
賈寶玉可不管他這一套,依舊賣的火爆。
不過,很快事情就出現了變化。
“大人,天津的商船進不來了,賊寇也不知道發了什麽瘋,居然攻打青縣!”
李貴前來說明情況。
賈寶玉點頭說:“這股流寇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所過之處,如蝗蟲過境,眼下又是開春季節,青黃不接,缺衣少糧。
京畿之地又不是什麽富庶的地方,他們不事生產,不去打劫運河,我才覺得奇怪,隻不過沒想到來的這麽早。”
“大人,巡撫大人有令,命天津三衛統領去商議事情。”
門外,沈煉拿著一封手書走了進來。
賈寶玉和李貴對視一眼,賈寶玉說道:“說曹操,曹操到,看來運河遭襲,他這個天津巡撫也坐不住了。”
今日才是三月十六,外麵依舊是天寒地凍。
小冰河氣候餘威正盛,往年已經沒雪的天氣,卻又下起了大雪,運河上麵甚至還結了一層薄薄的碎冰,商船想要行進,必須雇傭纖夫拉船。
不過運河青縣一段被流寇襲擾,商船依然停歇。
天津巡撫馮元颺是今年年後才上任,上任不到三月,流寇就打到了他的地盤上,氣得他火冒三丈,大罵青縣縣令無能。
他知道流寇勢大,聽說有三四萬人,對外號稱三十萬之眾。
馮元颺發了火,總兵曹友義和天津右衛遊擊將軍兼千戶李新建才開始行動,馮元颺把賈寶玉叫過來,詢問他能出多少人馬。
馮元颺實在是被逼無奈,他知道賈寶玉訓練的戰兵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估計上下左右還分不清呢。
賈寶玉自然不可能痛快交底,他趁機向馮元颺索要了十八副鎖子甲。
這年頭,甲胄是稀罕物,而且算是兵器裏麵最貴的一種,一副上好的鎖子甲製造工藝非常複雜、製造工期漫長。
馮元颺也不含糊,立馬將鎖子甲撥給賈寶玉。
同時下令曹友義、李新建立即出兵。
曹友義和李新建卻不怎麽爽利,推托手下的士兵休假,人回來。
其實馮元颺心裏跟明鏡兒似的,這倆人,肯定是吃空餉吃多了,現在要用人,上哪去找那麽多的青壯來湊數。
馮元颺下了死命令,如果三天之內,湊不齊000人,他就要親自給皇上上書。
曹友義和李新建這才緊張起來。
李新建還好一些,他的老丈人是本地人,隨便拉一些農民,給點兒補償也就湊出來000號人。
曹友義更狠,他是外鄉人,根本不怕得罪人,所以這幾日,他派手下的兵丁去附近的村子強拉硬拽,聽說還砍了幾個想要逃跑的農民。
一時間天津衛被鬧的雞飛狗跳,人心惶惶。
經過一番折騰,天津衛都傳遍了,說是巡撫馮元颺要出兵攻打青縣流寇。
沈煉無奈的搖頭道:“這還沒打呢,就鬧的滿城皆知,我算是知道,當年薩爾滸之敗是怎麽來的了。”
賈寶玉拍拍他的肩膀道:“大勢所趨,沒有辦法的事情,大周朝太大了,臃腫不堪,就從天津一地就能看出,大周的動員能力差勁。
我要是想造反,估計能直接攻占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