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訓練不停
字數:3516 加入書籤
“喂!慕容澤越!你在那幹嘛呢!”
在控衛組眾人的詫異之中,中鋒組那邊的教練把慕容澤越逮了回去。
這真的是中鋒嗎?
那運球的嫻熟和靈活程度,衛肖這個打後衛的都要自愧不如。
控衛組的一些人責怪孫飛昂不強硬一點犯規,明明他們都特地留了一手了。
孫飛昂不以為然,打不過就是打不過,他連體力消耗過大的借口都不想說了。
衛肖看不過去,幫忙辯駁道“我們輸了球,但至少沒輸人。畢竟那是全國最強,輸不起的不是我們。”
“對。”淩戰也幫一嘴道,“這沒什麽好丟臉的。老孫他體能被你們一個兩個消耗得差不多了,要是大家都體能充沛,慕容澤越就輸定了。”
孫飛昂友好的拍了拍淩戰肩膀致謝,不過他沒再多說什麽,隨意找了個借口,就匆匆離開。
完成了三天的訓練,不用去看係統的數值,衛肖都能感覺到,自己的實力已經有了充實的進步。這種進步不是單單技術上的,更是對於籃球的理解上。
曼巴係統提供的也是非常專業的訓練項目,但終究隻是衛肖自己跟隨著腕帶投影出來的指示照做,係統隻是看他是否完成,完成得怎麽樣,細節的技術動作要領並不會詳細指導。
而在風暴營,馮教練不光傳授了許多個人經驗,還給每一位隊員針對性地提出意見,糾正一些個人的不良習慣。
就這麽三天的工夫,衛肖的控球能力從456上升到了。
別看007的數值提升好像微不足道,但要是通過曼巴係統來提升,如果達到b級,也就提升個005的能力值。
這已經相當於這三天在沒條件進行日常訓練的情況下,彌補回了一次曼巴係統提供的額外控球訓練。
所以衛肖更確定曼巴係統並不能直接幫助他成為職業球員,那隻能是加強他的某些技術。
這就是他的能力值為什麽一直進展緩慢的原因。
如果光靠係統提升,那絕對不可能在大學畢業之前就達到職業級別的綜合能力值。
除開極限挑戰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其實淩晨四點任務和日常訓練兩樣最主要的項目加起來,最多也就三個小時。
而隨著衛肖的熟練度越來越高,絕大多數時候都隻需兩個多小時。
剩下的時間,就是要靠自己在現實中的練習了。
曼巴說過,籃球就是要不停地訓練,不停地訓練,直到自己滿意,或者筋疲力竭為止。
所以他的曼巴係統就不會讓人輕輕鬆鬆地走捷徑。但當然擁有曼巴係統,也就有了實現更高目標的自信心。
因為看見自己的能力值不斷上漲,即便是很細微的,也有了一種希望。不像以前高中的時候,可能自己的實力進步了,也察覺不到,那就自然不能給人帶來信心。
曼巴係統“一周”從周日開始,周六結束。
每周六的24點一過,也就是周日的零點,打開係統,進入能力值界麵,就能看到各項能力的變化情況。
風暴夏令營從周一開始,周日結束。在倒數第二天周六結束之後,在睡覺之前,衛肖查看了自己的能力值情況,差點嚇到了。
不隻是一開始三天訓練的控球,力量,然後接著練習的傳球,遠投等重點能力都有著提升,就連進攻意識,穩定性這些百年不見漲一點的能力也有上漲。
話說周六這天的聯合訓練可謂熱鬧,控衛和兩個前鋒組進行了三組的聯合訓練。
衛肖總算和白有維有機會碰頭,不過兩個人最終還是沒能組在一起,反而是差點成了對手。
合練的項目有很多,控衛組先和小前鋒組在一個半場合練,然後再和大前鋒一起,下午最後才進行三個組別的全場大合練。
合練最終選出了四支三人組合,進行三對三鬥牛。
衛肖很幸運,他跟一個叫黃川的一隊,抱著這個大腿成為了那四支要進行最終鬥牛決戰的組合之一。
黃川在小前鋒組穩穩地排在第一位,他在場上說得最多的兩個字就是——“傳球!”
不是他傳給別人,而是他在找別人要球。
衛肖經常是剛拿到球沒多久,黃川就大喊傳球。
不過衛肖確實是很願意把球傳過去的,因為黃川就像周然在校隊裏麵那樣,是無敵的存在。
隻要把球給到他,十九有九球都能靠個人能力打進。
衛肖本來還想看看,到時對上白有維那隊會怎麽樣,隻是白有維居然輸了,沒能和衛肖會師決賽。
“一個兩個獨得要死。”
酒店裏,白有維在瘋狂吐槽。如果他的隊伍能好好配合起來,贏球是很有機會的。然而,這已經是最後一天了,人人都想要競爭到明天表演賽的一個席位,於是都搶著想要表現自己,四個隊伍十二個人當中,也就幾乎隻有衛肖和白有維肯傳球的。隻是衛肖傳球成功抱到了大腿,白有維傳球卻自己坑了自己。
“你還別說,這個黃川獨起來,可能比周然還猛。”
衛肖並沒有誇張。
他還不知道,周然在得分後衛組的排名怎麽樣,反正黃川已經很明顯地在三個組別的合練裏麵出類拔萃。
“沒用的。”白有維卻仍不覺得有什麽,“如果一個人獨就能贏,那就不叫籃球了。”
“但今天黃川不是贏了。”衛肖開玩笑道,“凡事也沒有絕對的吧,有的巨星級別的,就是可以一個人殺死比賽。有時候看這種比賽,還挺過癮的。”
沒錯,衛肖因為和黃川一隊,今天是一起贏得了最後的三組合練鬥牛冠軍。隻不過這恐怕不會給他帶來多少分數,因為連他自己都覺得自己醬油得很。還不如另一個大前鋒的隊友瘋狂搶籃板的有用。
“那也隻不過是少數比賽。”白有維堅持己見,“你就看環太聯盟,有哪些隊是單核奪冠的。現在的籃球趨勢就是這樣,個人英雄主義,已經過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