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瘋狂起來!
字數:7463 加入書籤
12月7號,燕京首映。
寧浩的圈中好友,夏宇、劉曄、孫虹雷、徐礬、紋章馬伊利夫婦、著名導演陳可幸、著名編劇劉震芸、太合麥田老總宋可、利博納總裁於咚等都悉數到場祝賀。
當然,呂布這個老板也在場。
那邊,有俞飛鴻、徐氪、薑紋、袁合平和張縉在,他和寧浩請個兩天假影響不大。
一來,首映禮對一部電影挺重要的,可以增加曝光度和關注度。
再者,1000萬的投資雖然不多,但也是錢啊。
所以,能辦肯定要辦,能參加肯定要參加。
“第一次當導演,感覺怎麽樣?”夏宇問呂布。
“以前是在旁邊‘看’,現在是親自去‘做’,區別很大的,但也還好。”呂布沒有太特別的感覺。
“改天有時間我去玩玩。”劉曄非常想去現場看看大場麵是如何拍攝的。
“來啊。”呂布自然不會拒絕。
“等我這部戲殺青,我也要來。”夏宇跟著說。
他的檔期排得比較滿。
手裏兩部戲,一部在拍,一部未拍。
在拍的是與曾誌煒、梁永琪、唐糖主演的喜劇愛情片,未拍的是和趙本山、宋丹丹、郭德鋼主演的公路喜劇片。
“對了,袁湶的音樂作品集準備得怎麽樣了?”呂布問道。
“已經全部完成了,定在了明年的3月16號發行。”夏宇回答道。
呂布和俞飛鴻對於發專輯這件事,沒有任何的限製,誰都可以,隻要想唱。
目前,猛將工作室在準備專輯的有許魏、胡鎶、張亮穎和袁湶。
準確的講,袁湶的是“音樂作品集”,名為,因為不僅有十一首精彩感人的孤獨主題的歌曲,還有讀詩記錄和兩首戲劇感的電子音效,同時也是一張十六首的錄音記錄。
“到時開個簽售會,我們都去捧場。”劉曄提議道。
“必須的,我讓人安排。”在呂布看來,發專輯,一方麵是愛音樂,另一方麵是賺錢。
“聽老板的。”夏宇臉上掛起了笑容,轉而道:“你呢,打算什麽時候出第二張專輯?”
“可能沒有了。”呂布聳聳肩膀道。
“啊?為啥?”劉曄驚訝道。
“各種獎項都拿到了,沒追求了。”呂布開玩笑道。
“你要是不唱了,對無數的歌迷和華語樂壇是巨大的損失。”夏宇歎道。
“再看吧,也不一定。”呂布沒有把話給說死,不過近期是不可能了。
很快,首映禮開始,客串主持人的主演九孔和戎祥登場。
此次,寧浩除了繼續選用中的四位主演外,還從上萬名演員中選出了10位特別的新人,這些人都要符合三個基本條件,首先是不要帥哥靚女,要長得有個性有創意的特型演員;二是要會演戲或具備演戲潛質;三是主要角色需要會說一種方言,次要角色則要會講閩南普通話;而這一組堪稱“極品”的新演員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才挑出來。
而作為寶島省綜藝界赫赫有名的主持大腕,雖然所主持的次數已數不清,場麵也有更大的,但是麵對著台下的主創團隊和各路媒體,兩人還是有點緊張。
九孔先是激動得要哭,說自己這樣的醜角主持人能夠承蒙導演關照看得上,參加這麽優秀的影片的拍攝,絕對是自己的福氣,換作別人是絕對不會邀請他來出演。
戎祥則是笑稱,像他這樣的長相,能夠出演,實在是導演慧眼識英雄。
隨後,他們兩個互相爆料。
戎祥笑著說:“九孔在片中是最慘的一個,我們每一組人馬,除了徐爭以外,都有機會暴打他,所以他很慘的,每天都要挨我們打,打的花樣很多,所以今天看到他這麽健康站在這裏我很意外,打得那麽慘還沒殘。”
九孔也不甘示弱的道:“我小小劇透一下,戎祥在最後被炸成了烤豬。”
接著,其他演員上台。
黃勃率先吐苦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發著高燒還要上陣拍攝,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我發著高燒,還要被戎祥暴打,也已經數不清被打了幾次,當然,很爽的是我也有機會打別人,就是站在我旁邊的這位鼎鼎大名的主持人九孔先生,我有很多機會可以拿他出氣。”
唯一一位沒有挨打的幸運者是高捷,在片中扮演戎祥的狗頭軍師:“我每一次出場都是酷酷的,動作很敏捷,所以拍攝的過程真的很愉快啊。”
聽他說完,幾位主演紛紛大叫導演太偏心。
除了挨打,九孔還哭訴:“我在片中受到了導演的非人折磨,被‘哼哈二將’兩笨賊王雙寶和巴多喂吃蟑螂,滿身蟑螂味,害得三天都沒人敢靠近他。”
王雙寶立即反駁:“我覺得蟑螂不惡心,倒是你被喂完蟑螂後吐得很惡心。”
他和巴多兩個笨賊則被眾主演稱為“最牛的組合”,一個很逗趣,一個很嚴肅。
經常出演反麵角色的王雙寶給大家留下了“可怕”的印象,黃勃說自己最怕他了,都不敢跟對方對視,其他演員聽完也跟著起哄:“有次吃完午飯,他們倆蹲在對麵馬路,王雙寶老師一臉嚴肅,我們看到他的表情,真的很嚇人,實在是太佩服導演了,王老師都不用演,就已經很嚇人了。”
寧浩也被追問對票房的期待,他向來是更為看中口碑,於是回複:“我的電影是為觀眾拍的,隻要大家喜歡就好。”
呂布自然逃不掉,不過九孔和戎祥有點怕他,不敢開玩笑,就是非常官方的問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他也是非常官方的回答:“相對於,敘述手法更加有創意,節奏更快一些,可以看做是升級版,總體來講會更加的‘瘋狂’,我相信會掀起另一股瘋狂浪潮。”
首映禮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
在內地上映的第一天,就拿下了980萬的票房成績,這和寧浩之前那部膾炙人口的打下良好的群眾基礎有關,影廳裏笑聲不斷。
很快,就有人在網上揭露了的六大笑點。
1,複式,賣墓地的徐爭向前來購買墓地的黃勃吹噓,他們的墓地不僅有別墅還有複式cbd,當黃勃不解:“墓地怎麽複式?”,徐爭的解釋令人噴飯:“我們的是向下延伸一層。”
2,五指,來自寶島省的烏龍幫胖老大已經被砍掉了兩根手指,但為示意“5”這個數字時,竟然舉起另一隻手的兩個手指湊數,令人捧腹大笑。
3,專業,兩個號稱專業殺手的地痞在殺人時卻下不了狠心,於是其中之一給夥伴打氣“咱們要幹一行,愛一行。”,他們在目睹了李法拉殺死自己老婆後說:“我們是專業都下不去手,你一個外行咋這麽狠毒呢?”
4,骨灰盒,在出租車上,幾個凶神惡煞的黑幫輪流打開骨灰盒嚐味道,嚇得司機魂不守舍,繼而狂笑不止。
5,冰疙瘩,身手不凡的泰拳高手竟然被兩個笨賊誤打誤撞凍在冷凍車裏,臨死前他穿上了車內的警服,還企圖以雙手的力量推開車廂門,之後,他被凍成了一個保持“推”這個姿勢的“冰疙瘩”,是片中最好玩的道具。
6,十八相送,即便電影結束了,也會被導演精心炮製的“十八相送”搞笑情節滯留在影廳中看完所有字幕。
“寧導,你真是個天才啊,給我笑得肚子都疼了。”
這天一早來到劇組,呂布直接就給寧浩誇上了。
昨天收工早,他就包了場請大家看。
結果,就連陳道民、陳健斌、洪琻寶這些大佬都笑得不行。
“二哥,你這樣說,我可就要驕傲了。”
寧浩邊撓頭,邊笑。
他心裏很感謝呂布的賞識和信任,不僅簽下了他,還爽快的給千萬預算給他。
最重要的,也是最好的,就是不幹預創作、選角和拍攝。
“以首日票房來推算,過億輕輕鬆鬆。”薑紋說道。
“紋哥,借你吉言了。”寧浩謝道。
他是比較看重口碑沒錯,可也希望票房好,畢竟這不是他一個人的電影。
如果票房真的過億了,他就是繼張億謀、陳凱哥、馮小鋼之後,內地第四個進入億元俱樂部的導演了。
這些名頭還是很重要的,以後會更好找投資。
“得看第一周和第二周能發多少力,因為月中之後和要上映,兩部大片的衝擊力會很強,基本上會把排片給壓榨到極限。”呂布分析道。
“這的確是個問題,不過隻要票房穩定,排片不會減太多的。”徐氪插話道。
馮小鋼的雖然口碑、票房雙敗,但他的能力和實力仍然不能小覷。
李漣傑現在風采依舊,去年的全球大賣,這次又聯合了劉得華、金橙武。
所以,最好是能在這兩部電影上映前拿下足夠多的票房。
幾人有說有笑的聊了一會兒,一輛中型卡車忽然之間開到了片場的外圍。
眾人的注意力被吸引,紛紛看過去。
走錯地方了?
呂布正欲叫人上去問問什麽情況,就見劉亮從副駕駛位跳了下來。
“哥,馬拉回來了。”劉亮小跑過來向呂布匯報道。
“辛苦了。”呂布微笑著道。
“馬拉是誰?”徐氪問道。
“坐卡車來?”薑紋詫異道。
“有沒可能是‘馬’和‘拉回來了’之間有一個逗號?”寧浩試探性問道。
“哈哈。”呂布大笑兩聲,這才解釋道:“是我從卡塔爾王子那裏借來的一匹馬。”
“黑風呢?”徐氪脫口道。
不管電影還是電視劇,隻要有馬戲的,呂布基本上都是用的自己的馬,而且是同一匹。
黑風的外形、脾氣,全是一等一的。
跟呂布合作過的那些導演,也是非常喜歡這匹馬,甚至後來拍戲有跟他借,隻是他不對外借。
“我這次演,赤兔是匹紅色的馬,黑風肯定不合適。”呂布回道。
“忘了這個。”徐氪幹笑道。
“你和卡塔爾王子還有交情?”薑紋好奇道。
“亞運會時結識的,交情算不上,就是互相看得順眼吧。”呂布在前不久打了個電話給阿爾紮尼說明此事,想的是試試看行不行,沒想到對方一口答應了。
從卡塔爾運到國內挺麻煩的,花了不少錢。
這沒有算在拍攝預算上,是他自掏腰包。
因為那匹汗血寶馬確實好,值得花這個錢。
說話間,馬師把馬從貨車上牽了下來。
眾人得看其貌,皆是發出驚歎。
寧浩:“漂亮!”
薑紋:“好馬!”
徐氪:“真的有‘奔騰千裏蕩塵埃,渡水登山紫霧開,掣斷絲韁搖玉轡,火龍飛下九天來。’的感覺。”
汗血寶馬原名“阿爾努赤金馬”,屬於熱血馬,產於土庫曼斯坦,具有無窮的動力和持久力,適於長距離的騎乘,因其脖頸部流汗時,會流出紅色的物質,鮮紅似血,故名“汗血寶馬”,中國古文獻稱為“大宛馬”。
據說全世界汗血寶馬數量稀少,價格極其昂貴。
而汗血寶馬的毛色也不僅僅局限為棗紅色和栗色兩種,事實上有多種,隻不過是這兩種在出汗後局部顏色會顯得更加鮮豔,給人的感覺最像是在流血。
呂布卻淡淡的道:“還行吧。”
真要找一匹赤兔出來,不是不可能,但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就太多了。
三分相似已經不錯了。
拍戲而已,又不是尋親。
“哇,毛發像是在發光一樣。”
“檔次感非常的高。”
俞飛鴻、高園園化好妝出來,也是一陣驚呼。
“這就是傳說中的‘馬中赤兔’馬?”
“我混了上百個劇組了,從未見過這麽靚的一匹馬。”
“沒百萬拿不下來吧?”
“這品相,怕是要上千萬了。”
“已經不是馬了,而是收藏品了。”
“二哥要拿來拍戲?萬一傷了哪,損失巨大呀。”
……
圍觀的其他演員、工作人員,都在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