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猛虎下山之勢【求訂閱,求月票】
字數:3136 加入書籤
第一部說到,各路諸侯集結討伐董卓,迫使其在公元191年2月敗走長安,來到第二部,就是講在長安中發生的一係列事件。
比如,董卓為了籌集更多金錢用於戰爭以及各種開支,開始鑄造小錢,並強行用這種錢購買貨物、糧食,連當年秦始皇鑄造的銅人,都被他熔煉鑄銅錢。
又比如董卓拜太師、號尚父,在此之前被稱為尚父的隻有周朝開國功臣薑子牙。
再比如以殺立威,濫殺成性董卓偏執地認為,士人階層對他的反對是因為自己太仁慈,殺得不夠,必須以暴力震懾士人,他們才不敢反對自己。
而董卓在長安繼續著荒淫暴政,也使得對他心懷痛恨的人越來越多,當然不止伍孚、荀攸、華歆這一批人,這時,名聲更響的王允、亦在其中。
自董卓掌權以來,司徒王允就一直在隱忍,尋找機會除掉國賊,他曾與皇甫嵩密謀,後因皇甫嵩兵權被削而作罷,後來與尚書仆射士孫瑞、中郎將共同合謀誅殺董卓。
正史上的行刺過程當然沒有中那麽精采,沒有所謂的“美人計”,於公元1924月,在未央殿上將長矛刺入董卓咽喉,然後斬殺首級。
其實,與董卓的決裂,是兩人性格所致。
董卓性格魯莽,做事不計後果,一次不知何故,董卓很生的氣,抄起手戟就朝擲出去,要知道手戟是兵器,被刺中不死也要重傷,多虧身手敏捷躲了過去,趕緊逃離現場,事後董卓也很後悔,對好言安撫,這事就算過去了。
但董卓這種性格,深知自己“伴君如伴虎”,加上並州軍素來與涼州軍不和,兩派將領本就不是一路人,另外也觀察到暗流湧動,知道董卓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丁原他都能殺,董卓他殺起來更不會有心理障礙。
亂天下的董卓死了,但是,他的死卻並沒有使漢朝毀滅的車輪停止滾動。
李傕、郭汜、樊稠三人組建聯盟打著為董卓報仇的旗號,驅逐了,控製了長安,之後又內鬥。
至此,長安之亂告一段落。
在劇情上,第二部要比第一部看起來簡單,百分之八十都發生在長安,圍繞呂布、董卓、王允等人展開。
而相對於上一部,這一部的劇本中真實曆史、史書和的比例為5:2:3,這就使得劇情看著有“魔改”的味道。
倒不是要洗白誰,抹黑誰,讚美誰,是講一個有細節,有邏輯,有血有肉的故事。
呂布做到了嗎?
觀眾認可了嗎?
截止目前,上映十六個小時,內地票房為5177萬,已經超過了首日的3604萬,勢頭之猛如猛虎下山。
當然了,海外票房比不了。
不過,日韓的票房十分接近,差距在五百萬內,韓國是因為他的人氣高,日本是因為三國的人氣高。
其它國家的差距就比較大了,特別是歐美,不過也有好的一麵,就是與的票房比,的票房翻了一倍,可見ufc比賽帶來熱度和話題度對票房起了作用。
如果不出現票房大跳水的情況,正常下跌到下映,在內地的票房是有可能超過的。
前提是,口碑得好。
從豆瓣網的評分來看,開分9.3,高於上一部,觀眾正常打分後掉到了9.0,掉的幅度較大,但分數依舊非常高。
所以口碑上,這一部沒有問題,就看能否持續的吸引觀眾進電影院了。
“這個影評寫得好。”
俞飛鴻伸手指了指電腦屏幕。
“是認真看了的。”
呂布認為評價得挺好的。
“看這個。”俞飛鴻又指向另一條評論,笑道:“寫了這麽一大長段,最後給的是3分,也算是認真看了吧。”
她們幾個,性格各不相同,對待差評惡評的心態也是不盡相同,她是看得比較開的。
“我看看啊。”呂布眯起眼睛讀了一遍,道:“你說他懂曆史吧,寫的許多觀點都是主觀的意淫,你說他不懂曆史吧,又是一段一段典籍的引用,怎麽說呢……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吧。”
俞飛鴻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道:“我還以為你會生氣呢,這麽說你。”
“生氣?”呂布笑了笑,道:“我都沒生羅貫中的氣,陳壽的氣,宋範曄的氣,犯得著生一個觀眾的氣?”
俞飛鴻眨眨眼睛,道:“也是。”
兩人有說有笑,繼續看著影評。
與此同時,一批觀眾從電影院出來,而影評又增加一批。
“你絕對想象不到,這麽牛逼的製作精良的曆史片是‘偶像實力全能派’呂布拍的!”
“國產曆史片不行,缺的並不是好的演員,缺的是好的編劇和導演。”
“二刷了,殺意寫在臉上,寬恕放在心裏,最後全靠天意,這太中國了。”
“呂布,董卓,王允……所有人組成了一幅太極,彼此牽涉,彼此牽製,彼此牽動,無一人為自由,無一事可善了。”
“洪琻寶的演技嚴重被低估了,他的董卓就是我腦海裏的董卓,演得實在太好了。”
“可以看得出來,二哥真的是一個‘三國迷’,這理解比什麽磚家叫獸牛多了。”
……
一萬觀眾說好看,不一定好看,但一百萬觀眾說好看,那就不會差到哪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