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破天荒的第一次,來自Science和Nature的同時刊登!

字數:4334   加入書籤

A+A-




    現在擺在王帆麵前的就是,隻要他點點頭,表示同意。<101nove.comience還是nature,
    他的論文都能以最快速度,在這兩大頂級期刊上見刊,並且單獨為矽碳負極材料設置一個版麵。<101nove.comience和nature,毫不誇張的說是每一個科研人員的追求,具有相當致命的吸引力,殊不知有多少人奮鬥了一輩子都夠不上。
    而在王帆這裏,就像是大白菜一樣,幾乎可以任意選擇。
    這要是給他們知道了,估計眼珠子都能掉下來。
    不過,
    這一會兒的王帆,並沒有第一時間回應,表現的不是那麽急切,因為他有了一個新的想法,能讓這一次的影響力發揮到最大。
    不過能不能實現,目前還不是很確定。
    正當他拖著兩家編輯,讓兩家各自討論的時候,
    張遠心急火燎的打來電話,
    接通的第一時間,便高興的一連串的說道:
    “王帆,你的論文有消息了!”
    <101nove.comience給學校發了一封詢問函。”
    “詢問函裏表示,如果你同意的話,論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見刊,並且還會單獨設置一個版麵。”
    “頂級刊物見刊,並且單獨設置一個版麵,這在咱們業界已經十來年都沒有過了,你是這十來年的第一個,這是天大的好消息,你要搞好把握住……”
    張遠一邊說著,一邊由衷的為他感到高興。
    再這麽說這也是他的學生。
    而且尋常的論文,能值得得science編輯組專門發詢問函嗎?
    當然不可能。
    就更不用提單獨設置一個版麵了。
    <101nove.comience的其他策略,微微笑道,透露出目前的最新消息:“老師,其實nature這邊也同時回複我了,和science給出的條件基本上一樣,現在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該怎麽選。”
    “老師有沒有什麽建議?”
    張遠:“…………”
    好家夥。
    這麽凡爾賽嗎!
    在別人那裏千金難求的一篇頂級期刊,甚至一輩子都夠不上。
    到你這裏就變成了大白菜,還可以隨意挑選。
    果然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張遠整理了一下語言,緩緩開口:“其實science和nature兩種級別基本上保持一致,但是如果說材料學方麵的話,nature可能會做得更細一點,影響力會更高一點。”
    “如果真的不知道怎麽選擇,我建議選nature。”
    “當然了,這隻是老師我的建議,具體的還是要看你自己。”
    ………
    接著,兩人又寒暄了幾句之後,掛斷了電話。
    坐在房間裏的王帆,看著電腦屏幕上往返的郵件,自顧自的笑了笑,然後劈裏啪啦的開始回複。
    三天後,
    <101nove.comience同時發表了最新的一篇期刊。
    這個做法引起了業界的一些疑問。
    因為按照時間推算,應該是在18天後進行最新一期的更新,這怎麽才過了三天就出版了新的一期。
    不符合常理。<101nove.comience和nature緊接著就進行說明。
    這是緊急發表的一期。
    裏麵的內容也隻有一份。
    是的,這一次nature和science同時刊登了相同的一份論文,雙方進行了多次商議和討論,誰也不讓誰,都想要爭奪優先權,因為他們太知道這篇論文背後所蘊藏的恐怖影響力了。
    不過就是這樣,雙方僵持不下,最後隻能雙方互退一步,和王帆取得溝通之後,選擇共同發表。
    當然了,這樣的做法對於王帆而言是最有利的。
    還有什麽比一篇論文被同時兩大頂級學術期刊刊登更具有影響力呢?
    而且這對於業界來說,可以說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在能源行業徹底引起了一次轟動。
    以前可沒有聽誰說過有一篇論文可以同時登上兩家頂級期刊的。
    一時間,一傳十,十傳百,不到幾個小時時間,整個能源材料行業開始討論起來,尤其是從事相關科研工作的工作人員,從一開始的目瞪口呆和難以置信到後麵的瘋狂火熱。
    “臥槽,臥槽,臥槽!這他媽是哪一家的論文,這也太恐怖了,這簡直是開天辟地的頭一遭啊。”
    “這是哪位大神,竟然能讓science和nature低頭,讓他們同時刊登論文,這也太牛批了一點吧,我這也算是見證曆史了。”
    “牛逼呀,這是巨佬,我得好好看一看這篇論文到底說了什麽,說不定還能學到一些新的東西,究竟什麽東西能讓兩大頂級期刊齊齊低頭。”
    “ohmygod,我發現了新大陸,你們仔細看看這篇刊登的論文,裏麵介紹了一種新的矽碳負極材料體係的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竟然能達到4400d不是在跟我開玩笑嗎,怎麽會有這麽誇張的數據!”
    “樓上大哥說的真的假的,我還沒有具體看論文,你可別騙我,咱們市麵上最多隻有300多一點的能量密度,這就不得了了,已經目前工藝水平的頂尖了,怎麽…………來了一個超過10倍以上的數據,這不得一下子在咱們行業鬧翻天啊。”
    “那位老哥說的不錯,我剛剛過了一篇論文,的確這樣的,整個推導過程無懈可擊,挑不出什麽毛病,我想這也是兩大期刊同時刊登的原因吧。”
    “麵對一份能夠影響全世界的材料,就算是頂級期刊也得低頭,我幾乎可以看到咱們整個行業被重新改革的樣子了。”
    “就尼瑪離譜,4400mah/g,別說是整個行業大洗牌了,這不得直接動搖某些地方的地區能源命脈啊,難怪能破例的被兩大頂級期刊刊登,話說這是哪一家投的?知道消息嗎。”
    “這篇論文的作者竟然是咱們國內的,而且是宣洲的一所211高校,更重要的是署名是個人並不是學校,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意味著什麽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一點的事我應該見證了一位院士的崛起。”
    ………
    同一時間,京都。
    就在能源行業掀起渲染大波時,京都大學副校長陳偉。
    也收到了來自下麵的消息。
    當他接到電話時,正在辦公室處理行政文件的他,震驚的一下子站起來,滿眼的難以置信:
    “什麽?”
    “你再說一遍?消息是否可靠?”
    陳偉問道。
    當電話裏傳來肯定的回複後,陳偉毫不猶豫的回道:
    “好的,請放心,我馬上進行處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