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太史慈

字數:4229   加入書籤

A+A-




    “太史慈見過諸位將軍。”
    宴席結束後,劉備三兄弟與郭嘉當即前往會見太史慈,因為正是他奉孔融之命前來求援。
    劉備上前將其扶起,笑道:“將軍無需多禮。”
    時隔一世再見太史慈,劉備心中百感交集。
    前世也是這人來求援,隻是地點卻已是截然不同,前世的劉備並未來到潁川,而是在平原縣聚集了一支義勇軍。
    想是這一世他與郭嘉在潁川一地打了一場大勝仗,於是太史慈聞訊而來。
    劉備心中如是想道。
    太史慈道:“在下並無官職在身,將軍之名實乃擔當不起。”
    劉備故作吃驚,隨即笑道:“無妨,我觀將軍一身英雄氣概,未來必定前途無量。”
    其實他又何嚐不知此事,故作姿態隻是為了凸顯合理性,很顯然劉備已經對重生者的打開方式愈發純熟。
    郭嘉心如明鏡,但隻是靜靜地看著。
    然而張飛關羽卻有些不快,這人不就是長得比他們俊些麽,這就是英雄氣概?
    真正的英雄氣概應該是虎背熊腰,力大如牛……張飛不滿的想道。
    莫名有種自己的奶酪要被搶走了的既視感。
    “敢問壯士,如今都昌形勢如何?”
    郭嘉開口了,他們將在休整一天後,於後日向孔融所在的都昌進發。
    在這期間,他要盡可能的了解對手的主將,兵力,以及戰場所處的地形,以便更快製定大致戰略方向。
    孫子的一句話道盡了兵法真意,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郭嘉能這麽徹底的擊敗張寧,正是因為他已經摸透了這個人。
    看似劍走偏鋒的戰術,其實每一步都經過深思熟慮的推演。
    太史慈一見郭嘉頓時眼前一亮,大膽猜測道:“先生可是大破黃巾的郭奉孝?”
    自昨日來到潁川,聽到的最多的名字就是郭嘉,也從傳言中大致了解了這個人的外貌特征。
    清瘦少年,浪蕩不羈,一副縱欲過度的模樣。
    郭嘉聞言一怔,他已經這麽出名了嗎?
    “正是在下,不過擊敗黃巾並非嘉一人之功,乃是我家主公指揮有度,全軍上下英勇作戰。”
    “先生自謙了,若非你出謀劃策,以區區幾千軍剿滅數萬賊寇談何容易?”
    太史慈似乎對郭嘉很是欽佩,言語間盡是讚美之詞。
    一旁的劉關張三兄弟頓時有些淩亂,他們的功勞就隻字不提?
    張飛有些不爽,他並不否認軍師的謀略,但自己也是拚了命的。
    郭嘉心中一歎,一臉無奈的看向劉備,無辜的眼神好似在說:主公,我不是故意要搶你風頭,人格魅力這種東西是天生的。
    郭嘉正色道:“壯士此言差矣,如若沒有我家主公排兵布陣,二位將軍調度有方,縱然在下的謀略再高明也無用。”
    太史慈忽然注意到郭嘉的說辭。
    主公?
    這個稱呼意味著,他已經認劉備為主。
    於是這才看向早已被他忽略了劉備。
    “敢問將軍現在官居何職?”
    “無官無職,如今不過是暫任剿匪大軍之主將。”
    劉備一邊回應,同時心中暗自思襯,該如何將太史慈招攬至麾下。
    這個人的武勇雖不及二弟三弟,卻也是一員猛將,其一手箭術更是出神入化,有神射手之稱。
    前世他失敗了,原因是本錢太少。
    太史慈同樣有著一身傲骨,一個小小的平原縣顯然無法留住他。
    就在這時,張飛開口了。
    “哼,我大哥此時雖然無官無職,卻是漢皇後裔,如今又建立功勳,將來封侯拜相不在話下。”
    作為劉備最忠實的小弟,張飛最是見不得自家兄長被人看輕。
    “翼德不可大放厥詞,以主公的功勞,最多不過是一州刺史,尚不足封侯拜相。”郭嘉補了一句,看似在斥責張飛誇下海口,其實自己也不怎麽謙虛。
    他這是見劉備對太史慈垂涎三尺,於是順手推舟幫一把。
    不是人人都像張飛關羽,會被一個漢皇後裔的名頭折服,更多的是看重的是官位。
    張飛愣住了,一時間有些無法適應郭嘉的腦回路,竟不知該如何接下這話茬。
    饒是以劉備的臉皮,也對二人的吹捧有些無所適從。
    關羽的臉色永遠是紅的,也不知是否是因為害羞。
    太史慈一臉意外的看著郭嘉:“先生就這麽有把握?”
    郭嘉笑道:“如今正是天下動蕩之時,壯士以為,當今天子若是知道劉氏中有我主這般出眾的人才,他會怎麽做?”
    越是動蕩時期,越需要一個標杆。
    漢靈帝為什麽要在黃巾之亂結束後,將劉焉,劉表等劉氏子弟分封到各地?
    不就是為了穩固漢家江山麽?
    隻可惜,這些人沒一個能扛起漢家大旗,最後反而是出身低微的劉備做到了三分天下。
    太史慈沉默片刻,道:“如今都昌城內僅剩四千兵馬,城外號稱有十萬黃巾,不過依在下看,黃巾軍可戰之兵應在三萬上下,”
    繞了一大圈,終於又回到正題。
    郭嘉聽完陷入了沉思。
    雖然他曾經以五千人擊敗了同等數量的黃巾,卻不認為這種奇勝可以輕易複製。
    第一,他對張寧很了解。
    第二,有了這次案例後,對手一定會更加謹慎。
    第三,他們手中隻剩兩千人。
    “必須與城內的軍隊取得聯係,否則這一戰恐怕不易。”
    郭嘉很快得出結論。
    大體方向基本確定,與城內的孔融取得聯係,用裏應外合之計。
    不過具體怎麽操作,就要等到抵達戰場之後,再根據形勢布置戰術。
    太史慈沉吟道:“在下冒昧一問,諸位準備帶多少援軍?”
    劉備答道:“兩千兵馬,不過俱是精銳之師。”
    這話倒是合理,這支軍隊剛剛經曆一場大勝仗,正是士氣高漲之時。
    前世征戰一聲,他很清楚士氣的重要性。
    一萬悍不畏死的軍隊,遠勝十萬士氣低迷之軍。
    因為戰場交鋒並非直接一對一單挑,如果前軍頂不住壓力崩潰,後麵的軍隊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全線敗退。
    “先生可有把握再出奇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