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朝堂罵戰開始了

字數:5527   加入書籤

A+A-




    風雪夜中,一個人正在敲眼前的朱門。
    不多時,裏麵的人說道:“這麽晚了,誰呀?”
    “是我,王時雍!”
    門被打開了,王時雍快速走進去。
    “唐相公,唐相公!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唐恪正在書房看書,下麵的人說王時雍來找他有急事。
    唐恪披上衣服,走了出去。
    雖說被罷免了宰相的職位,但是唐恪的官位還在(宋朝職和官是分開的),人脈和威望都還在。
    “是伯來啊,你這麽晚來找我有何事?”
    “唐相公,出大事了,郭京被處死,孫傅被扔進了刑部大牢!”
    唐恪心頭一震,忍不住說道:“真的?”
    “千真萬確,是官家親自到城樓前處死的郭京,並且親自下令逮捕孫傅!”
    唐恪皺眉頭沉思起來。
    “唐相公,郭京是何栗和孫傅一起推薦的,官家殺了郭京,就是否定了何栗和孫傅。”
    “你的意思是?”
    “下官認為,官家可能要議和了,現在朝堂上下想要議和的人不在少數,金軍已經圍城有一段時間了,根本沒有退敵之策,唯有議和,下一步恐怕……”
    說到這裏,王時雍頓了一下。
    “你繼續說下去。”
    “下一步,官家恐怕要在城內籌款,和金軍再次開啟和談,給金人一筆錢,這件事,顯然需要人統籌操辦。”
    說到這裏,王時雍看了一眼唐恪。
    他繼續說道:“下官來之前還接到消息,明日要早朝。”
    “明日要早朝?”
    “是的。”
    “看來官家又要換人了。”唐恪眼中燃起希望來。
    在二十五天前,少宰的位置還是他唐恪的,當時還是權知開封府尹的何栗揚言主戰,民間主戰聲音高漲,唐恪被迫下台,何栗上位。
    本以為何栗有什麽高論,能像年初李綱那樣凝聚眾人之心,一起守城抗敵,結果這丫的找了個神棍來了。
    連主和派的唐恪和耿南仲都看不下去了。
    唐恪的政治主張是議和,隨後遷都長安。
    你也不能說唐恪這種議和派就很無恥,畢竟宋金的武力差距真的不是一點半點。
    唐恪在曆史上做官還是很合格的,無論是年輕的時候地方治理,還是後來黃河救災,都非常負責任。
    絕對算得上一個愛民的好官。
    但這人實在不適合在中樞做大臣,或者說不適合染指軍事,種師道就是被這人活活氣死的。
    “唐相公,大家都盼望您出來主持大局啊!”
    唐恪說道:“明日早朝,你們靜觀其變,若是何栗被罷免,則……”
    說到這裏,唐恪停下來。
    “下官知道該怎麽說。”
    雪慢慢下著,覆蓋了這座繁華的都城。
    趙寧的突然到來,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各方勢力都蠢蠢欲動起來。
    趙寧抱著朱璉,安心度過了他穿越到北宋末年的第一個晚上。
    他知道,接下來麵臨的局麵是萬般難的,所以最起碼的睡眠要保證。
    第二日一大早,趙寧換了一身龍袍。
    宋朝屬火德,又稱炎宋,所以宋朝的龍袍是紅色。
    當然,古代不會用“紅”來形容,被稱為絳色。
    龍袍為絳紗袍。
    為了體現威嚴和層次,有黑邊,上麵紋祥雲、龍紋。
    趙寧更衣完後,便大步向垂拱殿走去。
    原主人趙桓的身子骨是很虛弱的,趙寧心裏尋思著,這幅身體以後怎麽扛大任?
    以後還得多多鍛煉身體啊!
    此時是五更三點(四點半的樣子),天未亮,大宋朝的早朝規定就是在這個時候召開。
    趙寧雖然是21世紀的人,從小也沒啥睡懶覺的習慣,他倒是覺得無所謂。
    進入垂拱殿之後,群臣們早已在殿外恭候。
    趙寧自己心中也有了初步的想法,主要有兩點:
    一、向所有人表態堅決主戰,將主和派們先壓下去,以免接下來這幫主和派又從中作梗。
    二、籌錢。
    籌錢的方法就粗暴多了,多抄幾個家。
    朕就希望你們上來狂懟朕。
    當然,這也是趙寧為什麽讓高俅重新回來的原因。
    禮畢,群臣入殿,作揖拜禮:“陛下聖安。”
    “朕安。”皇帝坐在上麵,群臣分列兩邊,政事堂宰相和樞密院樞密院官員在群臣最前麵。
    宋朝上朝沒有跪禮,跪禮是蒙古人發明的。
    大家都站著,並且在朝堂議事這種正規場合,一律稱陛下。
    這個時候還敢稱官家的,大概率腦子有坑。
    趙寧掃視一轉,說道:“諸位有什麽要說的?”
    何栗本來要出來說話,王時雍先站出來了,他說道:“陛下,臣有話要說。”
    “說。”
    “臣聽聞郭京乃虛假道術,並不能禦敵,欺瞞君上,此乃大罪也!”
    他此話一出,垂拱殿內的氣氛瞬間凝固起來。
    這件事,一夜之間,朝堂上幾乎所有人知道了。
    王時雍表麵在說郭京,實際在罵主戰派無能、荒謬、欺君!
    皇帝坐在那裏,一言不發,神色威嚴,但實際上心裏已經開始暗暗高興起來。
    見皇帝不說話,周圍人也不敢太著急。
    王時雍繼續義正言辭說道:“郭京既是騙子,卻被任命為禦敵統帥,此乃荒天下之大謬!”
    他的語調上來了,一下子將主和派們的情緒也調動起來。
    有些人開始私下議論起來。
    皇帝沉聲道:“肅靜!”
    垂拱殿內恢複了平靜。
    趙寧早就料到,今天不需要禦史台的人出來,就有一幫子人來找何栗的麻煩。
    這是大宋朝堂的特點之一。
    是真的覺得何栗是草包嗎?
    當然不是!
    他們隻是想趁機讓何栗下台,自己上位,撈政治資本。
    混亂時期,政治投機分子都潛伏在暗處,蠢蠢欲動。
    吏部尚書兼翰林學士莫儔出列說道:“陛下,臣也有話說。”
    “說。”
    莫儔也是個主和派。
    主和派裏也是魚龍混雜。
    像唐恪那種主和派,是認為現在真的沒法跟金軍打,先遷都,發育一段時間再做定奪。
    曆史上,東京城破後,金人扶持張邦昌在東京做偽帝,逼迫官員們簽字承認。
    莫儔身為金科狀元,簽字後,毫無心理負擔地稱張邦昌為“陛下”,連張邦昌自己都頭皮發麻。
    唐恪卻服毒自殺了。
    因為太過恥辱!
    莫儔說道:“陛下天心聖眼,及時識破郭京騙術,若不是陛下及時趕到,郭京恐怕已經大開城門,金賊入城,後果將不堪設想!”
    “堂堂京師,竟然發生這樣荒謬之事,臣認為,必須給民間一個交代!”
    穩坐上麵的趙寧,一臉平靜,但心裏不由得感慨:大宋朝的官員,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啊,說話殺人不見血,借力打力的手段也是信手拈來。
    莫儔說的給民間百姓一個交代,其實就是說,郭京這件事,必然引起民怨,所以需要有人為此負責。
    這話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何栗趕緊下台。
    這就是說話的藝術,拿出老百姓來,站在大義的一邊,就算何栗現在有十張嘴,也懟不回去了。
    當初唐恪被趕下來,就是因為民間憤怒議和派,禦史台在彈劾的時候才順風順水。
    現在何栗犯這種愚蠢的錯誤,下台是板上釘釘的事。
    議和派必然借此大力開始反擊,進行新一輪的權力交換。
    無論是王時雍還是莫儔,都是議和派的骨幹。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