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局勢盡在朕手

字數:5953   加入書籤

A+A-




    “官家,金人停止攻城了。”高俅第一時間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給了趙寧。
    “意料之中。”
    “官家聖明。”
    “不是朕聖明,是城頭的將士們忠勇。”
    “是,官家說的是。”
    消息也傳到了兩府三司,以及東京各個衙門。
    持續了近兩個時辰的攻城,終於結束了。
    金人的攻擊再一次被擋在了外麵。
    如果上一次守城成功,讓城內的人多多少少認為是運氣成分,那這一次,無疑是進一步加強了城內人的信心。
    而對於趙寧來說,這一次守城的成功,無疑讓他在東京城的威望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不過,趙寧知道,這隻是一次小小的守城成功而已。
    並不是勝利,更不能說是最終勝利。
    然而,他還是要借這一次的成功,在城內大肆宣傳,進一步在民眾腦海中加深“我們能贏”這個思想概念。
    如果能在民眾和軍隊腦中刻上“必勝”的思想鋼印就更好,但那不太可能。
    傷亡的數字很快就匯報上來了,南城門戰死者多達86人,重傷者有112人,輕傷者有363人。
    西城門戰死者有60人,重傷者87人,輕傷者238人。
    作為全局的統籌者,現在趙寧要做的隻有一件事:維持守城軍民的信心。
    隻有維持住現在的狀態,才能在接下來的對壘中穩住。
    戰爭的勝利,不是一次兩次的擊退對方。
    戰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必須得穩住。
    穩住的核心意思就是維持目前的士氣。
    用什麽來維持?
    用行動。
    一、《東京日報》刊登戰死者的名諱,全城表揚。
    二、發放撫恤金,戰死者每人30貫撫恤金。
    三、建立忠烈祠,將戰死者全部送入忠烈祠中,供萬民敬仰。
    從物資和精神上,來安撫戰死者的家庭,給其他所有人看看。
    想要其他人願意在戰爭中為國捐軀,就必須得拿出相應的肯定。
    趙寧跟秦檜交代了一下,讓他去組織明日的《東京日報》頭條。
    其實趙寧也想寫關於這一次守城戰的總結,他想告訴民眾接下來我們該怎麽辦,提醒大家不要飄,要穩住。
    不過他暫時把頭版讓給了對戰死士兵的表彰和歌頌。
    下午的時候,他又召回了張叔夜,與張叔夜商議關於戰死士兵和重傷士兵撫恤問題。
    最後趙寧拍板:戰死者每人30貫,每一級往上增10貫。重傷者15貫,每一級往上增5貫。
    這個數額是什麽水平?
    一個普通一線禁軍每個月約400文,高一點的普通禁軍也就600文而已。
    萬文,60個月的俸祿,5年左右。
    這種撫恤金的數額,對於之前如何?
    北宋有自己的撫恤金製度。
    朝廷規定:因捉殺賊人重傷者,支錢兩千,輕傷者一千。
    這裏的兩千指2000文,也就是2貫。
    至於禁軍中副指揮使以上,至軍都指揮使(軍長),重傷者,支絹7匹,輕者5匹。
    副都頭、副兵馬使以上,重傷5匹,輕傷3匹。
    北宋宋徽宗時期的物價,一匹絹大概是1.5貫。
    7匹絹就是10.5貫,主要哦,這是軍都指揮使重傷,軍都指揮使相當於軍長級別的軍官了。
    所以,再來看看趙寧定的這個臨時的撫恤金數額,就知道增加了多少了吧。
    他為什麽要定這麽高?
    老實說,這相對於之前確實高,但和大宋朝那些文官的俸祿來比,並不高。
    一個宰相一個月900貫!
    所以大宋朝的俸祿解構,過於金字塔狀,這不合理。
    雖說這隻是臨時撫恤金,但其實就是趙寧以此為理由,開始布局軍政改製。
    這隻是一個不著痕跡的開端而已。
    想要保家衛國,就必須依靠軍人,想要軍人為國出力,就必須保障他們最基礎的東西。
    戰死者480貫,再加上輕傷者,差不多八千多貫。
    目前趙寧缺錢,但是這點錢還是能拿出來的。
    “張卿,這件事今日派人完成,將所有的錢全部送到陣亡者家中,交給他們的親人,必須今日完成。”
    “是,官家放心,臣這就去安排。”
    張叔夜也知道這事的重要性,這是發給其他人看的,讓大家看看朝廷現在對陣亡者的態度。
    張叔夜剛走,王懷吉便來了:“官家,鄆(yun,四聲)王求見。”
    鄆王?
    趙楷?
    他來幹什麽?
    趙楷這家夥在北宋皇室中也非常特殊。
    皇位差點就成了趙楷的。
    “讓他進來吧。”
    不多時,趙楷進來了。
    “臣參見官家。”
    “鄆王找朕有何事?”
    “聽說金軍退了,臣特意來恭賀官家。”
    “這有什麽好恭賀的。”
    趙楷是趙佶的第三子,最受趙佶喜愛,因為人長得帥、有才,且曾經化名參加科舉考了個狀元。
    據說之前趙佶一直想廢除趙桓,立趙楷,若不是金軍突然南下,趙佶六神無主將皇位傳給趙桓,說不定趙桓還真的會被廢掉。
    又據說,當時趙佶在傳皇位給趙桓的時候,趙桓死活不肯上位,趙楷在殿外想要強闖進來,希望趙佶把皇位傳給他。
    “金人狼子野心,我軍奮勇殺敵,擊退金人,自然是可喜可賀。”
    說完,趙楷取出一份封裝好的東西,說道:“對了,官家,這是大臣的密疏。”
    密疏是宋朝的一種密奏製度,也就是小報告製度。
    密疏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給皇帝,其中一種渠道就是通過宗室親王或者外戚轉呈給皇帝。
    趙寧接過來,這是一份密封很嚴格的奏疏。
    宋朝的密疏製度也十分嚴格,若發現有拆封的痕跡,會嚴格追查,且重罰。
    趙寧好奇地打開,這個時候大臣們有什麽不方便公開說的呢?
    他打開後一看,原來是莫儔寫的,居然是一份請戰書,而且是和今日守城取勝有關的。
    莫儔的大致意思就是朝廷可以乘勝追擊,主動出兵去攻擊金人。
    這不是胡鬧嗎!
    還主動攻擊!
    才取得稍微一點點戰績,就飄了!
    不!
    這不是飄了,這絕對是投機行為。
    見風使舵,投其所好。
    他們認為皇帝最近一段時間的表現就是誓死決戰,所以在看見今天守城勝利,立刻就開始迎合。
    趙寧看著趙楷,他不知道為什麽是趙楷來送這份密疏,也不知道趙楷知不知道這份密疏的內容,他說道:“是莫儔的密疏,說是讓朕主動出兵,乘勝追擊。”
    趙楷說道:“臣倒是認為莫儔說的也有幾分道理,現在我軍士氣正盛,完全可以主動出擊。”
    “你也這麽想?”
    趙寧心中立刻警惕起來,如果隻有莫儔一個人這麽想還好說,趙楷也這麽想?
    要知道,和莫儔一樣,趙楷也是個主和派。
    他們突然要主動出擊,這不是搞笑嗎?
    “是的,臣也覺得如此。”
    眼看趙楷似乎還有其他話要說,趙寧卻說道:“行了,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官家……”
    “朕有點累了,有什麽事改日再說。”
    “臣告退。”
    此時,在金軍主帥營帳中。
    完顏宗望的語氣還算平靜,但眉宇間卻有一絲陰霾:“局勢有變。”
    今日攻城,與上一次攻城,宋軍士氣截然不同。
    沉默片刻,劉彥宗說道:“此次皆是我之過失,錯判了形勢,才建言副元帥攻城。”
    完顏闍母一看劉彥宗認錯,立刻順杆爬:“劉彥宗,你準備怎麽交代!”
    宗望說道:“也不能怪劉彥宗,此一時彼一時。”
    時立愛說道:“元帥,眼下宋軍士氣正盛,我們不可再貿然攻城。”
    “你有什麽好的建議?”
    “多修築一些投石機,此次我們的投石機過少,若投石機數量能修到200台,攻城自然更加容易。”
    “眼下以圍城為主,消耗宋軍士氣,以待最佳時機。”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