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賢臣歸位

字數:5968   加入書籤

A+A-




    陳規沒想到前腳到汴京,後腳就被皇帝拉進來商議如此重要的軍國大事。
    要知道,他現在隻是個縣令。
    而皇帝剛才所說的那些,都應該是和宰執們商議的,
    他此時能在文德殿,已經是超出身份範圍了。
    他說道:“官家,臣恐怕自己難以……”
    趙寧未等他說完話,便說道:“國朝正是用人之際,卿當擔此大任。”
    陳規頓時心頭一震,又聯想起官家親自出城雨中相迎,不由得感動地說道:“全憑官家安排,臣自當竭盡所能。”
    趙寧道:“善!”
    他又說道:“叔夜相公,你看這河北的布防統籌如何?”
    張叔夜說道:“官家聖明,眼下當務之急確如官家所言,當在河北快速布防。”
    “既是如此,那卿且領軍政院,速速從此次城防的諸軍中挑選善戰之士,組建新軍,分而統籌,如何?”
    “臣領旨,臣會在一個月之內給官家一份統籌文書。”
    趙鼎說道:“官家,河北製置使由誰擔任?”
    “朕心中也有人選了。”
    趙鼎也不再多問。
    大概猜到可能是李綱。
    至於樞密使,他現在猜不到是誰。
    陳規說道:“官家,臣帶來的那些人……”
    “全部編入新軍中,由叔夜相公來安排,你不必擔憂,朕不會虧待他們。”
    “謝官家。”
    “河北這裏的防禦設備,還需要多依靠你來主持。”
    陳規立刻說道:“官家放心,臣一定不會辜負官家的重托。”
    “好,叔夜相公,你與陳卿一同前去安頓好勤王大軍吧,軍餉的事,軍餉的事,朕會準備好。”
    “是,臣等先告退。”
    張叔夜與陳規出了文德殿。
    陳規說道:“叔夜相公,某不才,此後還請多多賜教。”
    張叔夜感慨道:“都是為君分憂,元則不必客氣,接下來的難路,才剛剛開始。”
    陳規看張叔夜神色憔悴,顯然是操勞過度了,但他身姿依然挺拔,整個人給人一種有沉穩的感覺。
    張叔夜並沒有因為自己資曆老和官位高而對陳規指手畫腳,相反,現在大敵當前,所有人都要相互合作,相互幫忙。
    這也是趙寧表達出來的觀點:團結一起能團結的人。
    至於提拔陳規,一下子提太猛?
    現在都什麽時候了,唯才是用!
    陳規說道:“叔夜相公,您是否要先小憩片刻?”
    “不必了,走吧,元則,你剛到京師,現在局勢是很嚴峻的,也是很緊急的。”
    “是,下官知道了,走吧。”
    剩下趙寧和趙鼎在文德殿。
    “趙卿,接下來局勢隻會比過去半年更加嚴峻,朕要依靠你來處理內政了!”
    趙鼎連忙行大禮:“愚臣何德何能,承蒙官家不棄,必粉身碎骨,以報君恩。”
    眼下金軍撤走,局勢其實是一片混沌。
    國庫裏隻有一萬貫了,汴京城內糧食緊缺,需要及時補充糧食,京畿之外與京師斷聯近半年,各地處於癱瘓狀態。
    而朝中人心不穩,貪生怕死之輩,屍位素餐之徒,比比皆是。
    眼下又麵臨河北防線重組,山東防線也要重振,陝西諸路人心要安定。
    幸得有趙鼎這樣的能吏在。
    趙寧說道:“眼下有幾件緊急且重要的事,務必卿親自去督辦,否則將大亂。”
    “一、速速從南方調糧。”
    “二、速速籌備去年各地的賦稅,以入國庫。”
    “三、嚴肅城中秩序,在未來的兩個月,汴京城內會出現短暫的糧食緊缺,必然有不法之輩上躥下跳,卿須定城中秩序。”
    “臣領旨,隻是臣現在……”
    “朕知道,朕明日會在早朝宣布,卿來入主政事堂。”
    趙鼎心頭猛地一震,他自己萬萬沒有想到,這麽快會入主政事堂的。
    他忽然又想起來,官家罷免何栗後的數月都沒有任命少宰。
    “糧食一事,先以入中法實施,朝廷是有固定的糧商合作的,等你入主政事堂後,所有的文檔都有記錄。”
    “現在不僅僅是汴京缺糧,黃河北岸也缺糧,那裏在幾個月之後建立起來的軍鎮,需要更多的糧食,而且急缺。”
    “臣知曉其中利害。”
    趙寧還補充說道:“民間部分糧商必然會坐地起價,朕給你想好的辦法。”
    “還請官家賜教。”
    “將合作的糧商分出五個等級,凡是出價越低的,賣糧越多的,等級越高,給他們做個綜合評估,等級越高的,將來享受國朝的政策待遇越優厚。”
    這個邏輯其實很簡單。
    朝廷手中掌握有諸多國有資源,例如鹽鐵經營權,例如酒曲、銅、鋁等等,都在朝廷手中。
    大宋朝的禁榷(國營)做的是非常不錯的。
    這些資源現在都沒法快速變現,但可以以鹽引等信用券的形式給商人。
    例如價值100萬貫的茶引,隻要商人給100萬貫的糧食,就可以領走這些茶引,然後去國營商社買100萬貫的茶,運到西北,賣150萬貫。
    而這裏麵,一部分商人必然在朝廷物資急缺的時候,趁機漲價。
    例如此次的汴京,就有相當一部分商人趁機漲價。
    但你不能直接去罵那些人,你去罵他們,他們會說我們也沒辦法。
    於是雙方陷入對罵中,最後一地雞毛。
    你如果去殺那些人,一時間又沒法快速找到商人來填補他們的位置。
    所以,還得用合適的方法去引導。
    誰給朝廷優惠,朝廷就給誰開會員vip,以後可以享受更多政策紅利。
    這樣可以快速度過眼前的難關。
    至於後麵的政策紅利?
    給啊!
    但你別讓朕抓到你違法啊!
    朕是一個通讀律法,擅長羅織罪名的人。
    “官家聖明,臣銘記於心。”
    趙鼎不由得更加驚奇官家的思維之靈巧。
    第二日一大早,早朝。
    金軍退兵,所有官員都鬆了一口氣。
    來上朝的官員們也紛紛向趙官家祝賀。
    趙寧倒也沒有趁機搞事情。
    現在還不是時候,也還沒有抓到把柄。
    他倒是期待軍器監的鐵料走私案再進一步。
    之前是汴京城被封鎖起來,磁州那個商人沒法去查他。
    現在好了,可以查了。
    終於可以掀起大案了!
    趙寧掃視一圈,對朝臣們說道:“陳規勤王有功,升河北防禦使,賜兵部郎中令。”
    陳規立刻出列:“臣謝陛下聖恩。”
    “張叔夜禦敵有功,賜兵部尚書銜,任職軍政院軍政使。”
    張叔夜出列:“臣謝陛下聖恩。”
    這時,戶部尚書梅執禮出列說道:“陛下,臣愚鈍,何為軍政院,何為軍政使。”
    “管理河北軍政後勤、兵源調度。”
    眾人這才恍然,梅執禮說道:“此乃樞密院之機要,為何會出一個軍政院?”
    “樞密院事務繁多,河北經曆戰亂,需要單獨一位樞機大臣處理軍務。”
    梅執禮也沒有再多說,他說道:“臣明白。”
    說完便退了回去。
    其他大臣也沒有多說什麽,畢竟這事來的太突然,他們還沒有私底下相互協商,萬一在朝堂上又被皇帝各個擊破,一懟一個準,怎麽辦?
    所以,大家都很老實。
    “趙鼎。”
    “臣在。”
    “你統籌汴京有功,入主政事堂,拜太宰,賜開府儀同三司。”
    “臣領旨謝恩。”
    趙官家這一道任命下來,眾人頓時大驚。
    萬萬沒想到,趙鼎居然拜了太宰。
    太宰和少宰一樣,都是政事堂一把手。
    有太宰則無少宰,有少宰則無太宰。
    “金軍撤走,京師糧食緊缺,趙相公,速速調度糧食,主持賦稅入京吧。”
    “臣領旨。”
    汴京城一些重要事,趙寧做了安排。
    諸事總算是在往前推進了。
    而眼下,我們的趙構童鞋,和他的一群狗腿子們,卻是一臉懵逼:好好的,怎麽我們這裏就成了戰爭主場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