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朕不是聖君,朕是殺人不眨眼的暴君

字數:5517   加入書籤

A+A-




    “是何人敢闖我的宅院!”李煥帶著人便衝了出來。
    結果一出來,看見皇城司的班直,微微一怔。
    “閣下是?”
    “誰是李煥?”
    “是我。”
    “抓起來。”何彬冷冷說道。
    隨後又補充了一句:“帶回去狠狠打。”
    他一聲令下,皇城司班直便衝過來,將李煥等人圍住。
    “你們……你們幹什麽,你們是什麽人……”
    “抓起來,所有人全部抓起來,一個也不許放過!”
    “你們憑什麽抓人!”李煥大怒,“知不知道我是誰,我李煥,跟開封府衙門的推官王清誌是好友,你們……”
    他話沒有說完,何彬一巴掌抽在他臉上。
    一巴掌,就不說話了,老實了。
    裏麵的張崧一聽外麵的動靜不對勁,連忙跑。
    過了一會兒,何彬罵道:“直娘賊的!什麽味道這麽臭!”
    眾人都聞到了,不免捂住鼻子。
    “何指揮。”這時,下麵的人跑過來,“抓住一個,準備翻牆逃跑,掉茅坑裏了。”
    臥槽!
    何彬差點沒有跳起來,掉茅坑了你們他媽的不會先用水衝洗一下嗎!
    張崧已經被押了過來,掉到茅坑的正是他。
    “這位上官,在下是京畿路轉運司衙門的主簿張崧,是不是有什麽誤會?”
    何彬卻懶得理他,擺了擺手,讓人趕緊帶下去洗了,再帶回去。
    這要是帶到大街上,還不把皇城司班直的人丟完?
    很快,李煥、李柱父子在皇城司的監獄裏,被打得已經連他媽都不認識了。
    李家幾乎所有人都被審問了一遍,隻不過對那些下人的審問,沒有到動刑的地步。
    一個時辰後,招供書和李家做買賣的賬本,就放在了趙寧的禦案上。
    其中招供書包括了許多人的口供,例如李煥、張崧,甚至連開封府推官王清誌也在中途被抓進皇城司審問。
    還有戶部左曹郎中令。
    大宋朝是兩府三司製,這裏的三司是財務衙門。
    不過神宗改製後,權力就盡數歸還戶部了。
    左曹郎中令是管戶籍的。
    顯然,那些人想要在京畿路收糧,必須知道哪些地方,有多少人。
    所有的證據都在指向一個人,戶部侍郎兼京畿路轉運使邵澤清。
    並且據張崧的口供顯示,下去收糧食的,有很多人,收完後,統一由李煥在東京城內私下售賣。
    賺取的巨額利潤,按比例分配。
    這也是為什麽當時李柱敢對趙寧說,讓他出錢,收一批糧食讓他賺錢的原因。
    東京城內有需求,東南的糧食供給暫時隻能讓城中勉強不出現暴亂。
    有錢人過習慣了奢靡的生活,願意出高價。
    有了買賣,自然就有了殺害。
    誰會去管鄉裏的老百姓家裏有沒有多餘的糧食呢?
    他們隻看賬目上冰冷冷的數字,以及到自己口袋的利潤。
    邵澤清啊!
    京畿路轉運使。
    轉運使是什麽官職?
    轉運司,又稱“漕司”,掌一路財政、賦稅收入、又兼管監察官司吏之事。
    大宋朝初年,戰爭不斷,轉運使隻是臨時設置,負責軍隊糧食調運。
    到中期,二十四路都開始設置,且權力極大,除了軍權沒有,幾乎所有權力都有。
    到後來,才慢慢被其他幾個司分過去。
    而轉運司既然涉及到財政和賦稅收入,必然是與民生掛鉤的,你可以理解為明朝的布政使,或者,與省長有點類似,且權力更大。
    因為他有監察官吏的權力。
    這種權力配置,它就不合理!
    “去!把人給朕從陳留縣帶回來,天黑之前,朕就要看到人。”
    臥槽!官家要不要這麽著急。
    高俅心裏叫苦,跟著這皇帝辦事,真是要人老命啊!
    他表麵還是恭恭敬敬的,說道:“是!臣這就安排人過去!”
    高俅出去後,趙寧說道:“王懷吉。”
    “官家,何事?”
    “去宣百官,酉時入垂拱殿議事。”
    “是,臣這就去辦。”
    王懷吉覺得奇怪,酉時已是傍晚,傍晚宣百官入垂拱殿,這是極少的。
    “慢著。”
    “官家還有何事?”
    “派人把宗澤和張叔夜叫回來。”
    “是。”
    這事在趙寧看來,一分一秒也拖不得,眼下京畿路各地,必然有不少人想著在鄉裏搜刮糧食。
    這是如此豐厚的利潤回報啊!
    人性在這樣的利潤回報麵前,簡直是不堪一擊!
    而且接下來的中線防禦體係,需要調用不少京畿路的民力來做配合,若是被一群短視的“吸血鬼”把民力吸沒了,趙寧就算三頭六臂,也回天乏術了。
    處理此事,必須以雷霆手段,慢一天就可能有一個家庭的糧食被搜刮。
    酉時,垂拱殿。
    往日早朝的官員都到了。
    眾人都覺得奇怪,這都到傍晚了,竟然還要上朝?
    雖說今日有幾名官員被皇城司請走,但原因卻並未公布,搜糧案還未傳開,官員們不知道皇帝想幹什麽也是理所當然。
    不多時,張叔夜與宗澤也到了。
    因宗澤在擬定河北防禦策論,再與皇帝商議,也不便立刻動身去磁州,所以宗澤也趁著這段時間在黃河邊整頓軍務,畢竟一下子塞了十萬大軍過來。
    文德殿中,高俅說道:“官家,人已經帶到了。”
    “帶到垂拱殿外。”
    “要帶到垂拱殿外嗎?”
    趙寧瞥了他一眼,他立刻說道:“是!”
    過了一會兒,趙寧便到了垂拱殿。
    眾人行禮:“臣等參見陛下,聖安。”
    “都免禮。”趙寧坐下,掃了一轉眾人說道,“傍晚朕還宣眾卿入殿,打擾了諸位與家人用晚膳的雅興,實屬不應該啊!”
    眾人不說話。
    趙寧繼續說道:“但若不叫諸位來,恐怕這社稷,要毀於一旦了。”
    大臣們一聽皇帝這話,都嚇了一跳。
    臥槽了,陛下,您沒有發燒吧?
    趙寧不等眾人說,又問道:“趙相公。”
    趙鼎出列:“目前抵達京師的糧食有多少了?”
    “一共入京150萬石了,由朝廷統一售賣,價格800文每石。”
    這價格,其實是朝廷在貼本賣。
    用入中法,從兩淮運過來的糧食,成本價去到快2貫每石。
    也就是說,每賣出去一石,趙寧要虧1.2貫,賣500萬石,他要虧600萬貫。
    但還得這樣賣,因為這是過去正常的糧價。
    甚至許多人連這個價格都出不起。
    例如東京城外,都是用的賑災糧。
    眼前的局勢隻能如此,撐過這段時間。
    “後續另有200萬石會入京。”
    這些糧食一旦入京,自然可以大大緩解。
    趙寧開口說道:“諸位卿,民以食為天,朕沒說錯吧?”
    眾人說道:“陛下說得對。”
    “如今京師遭受戰亂,糧食急缺,朝廷費盡心思從各地調糧,是為了穩住京畿路民生,諸卿認為朕這樣,做得對嗎?”
    眾人又說道:“陛下以民為本,乃聖君,陛下聖明。”
    趙寧忽然語氣一沉,臉色也變了,怒道:“朕不是聖君,朕是暴君!朕是殺人不眨眼的暴君!你們不要給朕戴這個聖君的高帽子,朕不要這個高帽子!”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