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朕的土地改革

字數:5407   加入書籤

A+A-




    完顏宗翰說是那麽說,但其實他自己心裏還是有逼數的。
    金國現在是開疆擴土的時候,軍隊中各個統帥、將領隨著軍功不斷上漲,都變得桀驁不馴。
    朝堂上各派矛盾已然開始顯現。
    若是現在停止南下,停止對宋朝用兵。
    金國的矛盾,會立刻從對外,轉移到內部。
    若是如此,內部矛盾必然在短時間內爆炸,難以調和。
    這是完顏吳乞買不願意看到的。
    就跟美帝一樣,隻能不停對外用兵,一旦停下來,軍方各個派係利益受損,內部矛盾必然短時間內引爆。
    這就是政治。
    六月初六,趙寧一大早找嶽飛和韓世忠過來,一起吃了一頓早餐。
    能與皇帝一同用早膳,兩位實在是受寵若驚。
    雖不知皇帝為何對自己如此看重,卻也十分感動。
    “鵬舉。”
    “臣在。”
    “朕本想將你留在殿前司,但眼下河北局勢危急,朕希望你去前線立功。”
    “陛下垂憐,臣銘感五內。”
    “朕跟宗澤和張叔夜討論過,河北眼下民生多艱,盜賊四起,群匪禍民,希望你能帶領一支軍隊去平叛各路反賊。”
    “臣領旨,必不負陛下重托。”
    是啊,河北、河東,現在滿目瘡痍,宗澤必須把控全局,整頓防線。
    金軍此時還沒有南下,嶽飛總不能閑著,去練手吧,正好河北之地反賊四起,讓嶽飛打怪升級,豈不是很好。
    “良臣。”
    韓世忠說道:“臣在。”
    “你在陝西多次立功,擒方臘,拒金軍,朕都有聽聞,朕不怕告訴你,朕找你來,是想要重用你。”
    韓世忠立刻說道:“陛下請吩咐,臣萬死不辭!”
    “你去河北東路,李綱需要你的支持,朕給你一萬兵馬。”
    “臣領旨謝恩!”
    不多時,王懷吉端來酒倒上。
    趙寧端起來,說道:“此去必是凶險萬分,前路多荊棘,你我君臣同飲,當是朕為你們送別。”
    說完,趙寧便將酒飲了下去。
    嶽飛與韓世忠也飲了下去。
    “國朝武德廢弛已久,朕有重振之心,望二位助朕。”
    二人跪在地上,說道:“臣等願為陛下赴湯蹈火。”
    “好好好。”趙寧將他二人攙扶起來。
    嶽飛與韓世忠也上路了。
    到目前為止,防線的事,算是安排下去。
    六月七日,一大早,秦檜就在文德殿前恭候。
    趙寧走過來看見秦檜,說道:“進去說吧。”
    秦檜跟著進去,將邵家的處理結果呈遞上。
    六月初的東京城,可以說是腥風血雨,人頭滾滾。
    邵家百來口人,在昨日已經全部處斬,刑場的草地被都染成一長條紅色。
    另外,李宅被抄。
    這兩天,東京城還有五家富商被查。
    一時間,老百姓在報紙上吃瓜吃得不亦樂乎。
    這一次,具體能抄出多少錢來,趙寧還不清楚,反正殿前司和皇城司的班直們都忙前忙後。
    六月初八,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
    趙寧召見了兩宋之交另外一個名人。
    誰?
    太學生陳東。
    陳東就是那個前年率領太學生一起,呼籲宋欽宗趙桓嚴懲童貫等人的學生首領。
    這個人出身貧寒,性格剛強、清高、孤傲且不畏權貴。
    他是一個標準的主戰派強硬分子。
    陳東到了文德殿,行禮道:“學生參見官家。”
    “免禮吧。”
    “謝官家。”
    “陳東。”
    “學生在。”
    “知道朕找你來幹什麽嗎?”
    “學生不知。”
    “朕早聞你剛正不阿,嫉惡如仇!”
    “學生隻是盡自己一份綿薄之力,不敢居功。”
    “國朝正是用兵,報紙上也都刊登了。”
    “學生看到了,現在無數愛國誌士,踴躍奔赴前線,學生亦想前往。”
    “不不不,你不能去,你要留在東京,朕有重要的事情交給你。”
    陳東大吃了一驚,他這個太學生,說到底,不是官員,還輪不到他與皇帝論政。
    “請官家明示。”
    “河北防線建立在即,軍鎮糧食要有充足保障,滑州、衛州、隆德府的許多糧食,以後可能會從京畿路調撥,所以朕要在京畿路建立大糧倉。”
    陳東心中更是驚訝,這等軍國大事,官家不與兩府相公商議,叫他這個太學生來作甚?
    陳東說道:“官家深謀遠慮,臣受教了。”
    “你先別說好聽的話,朕需要有一個人來做這件事。”
    陳東說道:“趙相公乃是良臣,相信他能處理好。”
    “不不不,趙鼎事務繁多,朕需要另一個人能辦,就是你!”
    陳東如遭雷劈一樣:“官家,學生……”
    “你先別急著拒絕,聽朕說。”
    “請官家明示。”
    “朕來問你,京畿路的糧食在何處?”
    陳東愣了一下,說道:“糧食自然在糧倉。”
    “糧倉的糧食從何而來?”
    “要麽從商人手中購買,要麽從農民手中通過賦稅收取。”
    “商人和農民的糧食又是來自哪裏?”
    皇帝陛下,您在逗學生玩嗎?
    陳東回答道:“自然是從田裏長出來的。”
    “那田在何處?”
    “田在……”
    這個問題陳東沒法答了。
    田當然就在那裏。
    趙寧說道:“田在權貴手中,糧食也在權貴手中。”
    “這是當年蔡京名下的田,你看看,八十萬畝!”
    陳東忍不住接過來看,一看頓時呆若木雞一樣。
    “這是濮王的田,10萬畝!”
    “這是朕之前抄家的那些官員的田,15萬畝。”
    從開封府到洛陽府,連片的田,都在官員和權貴手中。
    趙寧說道:“這些朕本來不應該跟你說,但國朝田賦弊政已經到了不能不改的地步,否則那些糧食都被這些官員把持在手裏。”
    “你可知其中危害?”
    陳東搖了搖頭。
    “朕不知他們有多少糧食,無法統計,也有無數官員偷稅漏稅,國朝收不上來足夠的農稅,他們就建議給百姓加稅,以至於民不聊生。”
    “如此,京畿路如何能成為前線的糧倉?”
    被趙寧這樣點撥,陳東立刻想明白。
    這不就是糧食都被捏在權貴手裏,朝廷無糧,隻能買,還有通過夏稅和秋稅收糧食。
    最後朝廷和百姓都沒有糧食,朝廷隻能巨資購買,如此,前線糧食也未必足夠。
    且長此以往,民不聊生,外部有強敵,內部百姓無飯可吃隻能造反。
    這……
    陳東脾氣立刻就上來了,他激動地說道:“此乃國賊也!”
    趙寧也跟著說道:“你說的沒錯,這些都是竊國之賊!”
    “陛下,您需要學生如何做?”
    “朕要你來在京畿路主導一場土地改製。”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