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三條路線

字數:4379   加入書籤

A+A-




    夜深。
    劉珀倫在都尉府住下了。
    他明早返回烏桓。
    在外航行一年多,張啟給他和一眾海員們放了一個月的假期,好好休息休息。
    休息過後,就要開始著手準備海軍組建。
    帆船一直都在製造,雖然建造一艘帆船的周期長達七八個月甚至一年,但每一次有新船出來都是好幾十艘。
    鮮卑的船塢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萬餘人,現在正準備向外發展分基地,加大帆船生產。
    航海,不僅僅是可以收攏全世界各地作物的一種方式。
    同樣,這也可以作為向漢朝發起戰爭的一種手段。
    陸路上有眾多隘口,關卡,戰略重地。
    但是在海上,隻要能在哪裏停泊,就能在哪裏發起一場戰爭。
    而前提,就是船隻的數量。
    以目前鮮卑的帆船最大容量八百人計算,一百艘帆船就可以一次性運送八萬的士卒,盡管因為滿員的緣故物資攜帶量不足,航行的距離也不夠,但隻要足夠多的船,這些問題自然就能解決。
    既然已經將漢朝作為了戰爭的對象之一,那張啟自然是要做好幾手準備的。
    草原。
    如今胡水已經進入了匈奴勢力,通過上次營救被圍困匈奴士兵的事跡,如今他在草原的聲望不低。
    如果伊稚斜合作,那麽胡水還能繼續充當暗棋,謀劃對張啟有利的事情,如果不合作,胡水也可以殺了伊稚斜,以雷霆手段收服半個草原,就是花費的時間久了些。
    這是謀劃其一。
    通過草原的動作先行吸引住漢地的目光,讓張啟能夠繼續蟄伏積蓄力量。
    謀劃其二。
    修建,山海關。
    關隘從來都是可內可外的。
    掌握了一座雄關,就算被漢軍發現了不對,張啟也有足夠的空間繼續發展,在匈奴沒有倒下之前,漢軍萬不能從長城外對張啟發動襲擊,除非他們不怕全軍覆沒。
    而有了山海關以後。
    張啟也能放言一句‘攻守易型’。
    以山海關為前哨,出兵右北平,漁陽上穀都會簡單很多,更不用說,除了向西進攻以外,他還可以選擇向南進攻山東。
    但山海關也絕非萬無一失的,它也有弱點。
    這就引申出了第三個謀劃,也是張啟從發展之初就一直著重關注的。
    海事。
    船隻,海軍,船上武器。
    從上次張啟從漢地獲得船匠後,他的帆船就開始進步神速這一點上就不難看出,漢朝的造船業一點也不差。
    如果劉徹同樣選擇派船隻運送士卒突襲遼西遼東的話,海軍的發展是絕對必要的。
    起碼,要在渤海黃海上壓得漢朝的船隻出不了出海海口。
    夜已深沉。
    張啟坐在都尉府的正堂中看著劉珀倫帶回來的那些物件。
    每一件用好了都是利器。
    耳邊聽取著蛙鳴。
    張啟拿起了那幾塊純淨無暇的水晶,閉眼進入了騎砍世界。
    經過差不多五十多年的發展。
    騎砍世界已經大變樣了。
    國家還是那些國家,每天打來打去,但又分不出個勝負。
    作為一個不完全的世界,作為這個不完全的世界中的npc,那些領主們幾乎擁有著無盡的壽命。
    張啟懶得管他們,隻要別來妨礙到他就好。
    而且,這四五十年他也不是沒有擴張出去。
    用一些手段,比如買空一座城市的食物,又將後續來這裏的商人,農夫身上的食物也買幹淨,久而久之,這座城就會民心不穩,隨後反抗化作叛軍城。
    而張啟,自然就會讓人拿下叛軍城,以最小的損失甚至沒有損失的擴張著自己在騎砍世界的地盤。
    如今的張啟已經把席隆尼亞周邊的幾座城鎮收入了版圖裏,沒有加入勢力,又沒有自立,那些npc們自然也就不會來找他的麻煩。
    不過張啟也沒有過多的擴張,地盤夠用就收手了,要不然卡拉迪亞大陸上的幾個勢力喪失了平衡,就很難維持這種對他來說最好的局麵了。
    不是張啟不想先攻略掉騎砍世界,而是現在外界事也多,很難抽開心神去招呼騎砍世界。
    而騎砍世界的特性,或者說遊戲特性,一旦張啟開打,那戰爭就是家常便飯,一個月三十天打四十天都不是開玩笑的。
    所以還是現在這種情況最好,虛與實帶來的靈魂薄霧他運用的已經很熟練的,基本上不會發生騎砍世界得到升華這種事情。
    等對漢朝的攻勢大響以後,有了足夠多的空閑,那時才是攻略騎砍世界的最佳時機。
    從席隆尼亞的城堡出來,張啟便找到了以前的那幾個匠師。
    如今他們也都七老八十了,須發皆白,也都在騎砍世界成了家。
    就工匠而言,越老經驗越豐富,當然身體機能已經不足以支撐他們動手了,但是這不妨礙他們指揮自己的徒弟來做。
    “幾位老者費費心,盡可能多的從這些水晶上取材打磨,將材料的利用率拉到最高。
    至於要打造什麽東西,我也讓人畫好了,按照這個圖紙上的來製作就可以了。
    一片凹鏡,一片凸鏡,先期就隻打造兩片,等我試驗過後,在決定後續的打造。”
    張啟用一個木盒裝了一塊水晶過去。
    遞給了一名眉毛都白了的老者,他的身後是兩個精壯的漢子,一個是他的徒弟,一個是他的子嗣,如今就連他的子嗣也都快三十多歲了,不得不說,時間的飛逝啊。
    老者扯著有些嘶啞的嗓音,畢恭畢敬的保證道:“君上放心,老朽一定將你需要的東西給磨出來!”
    “玉林,玉海,幹活了!”
    旋即也不等什麽,直接叫上自己的兒子跟徒弟開始忙活了起來。
    說起來他是幾個匠師中最沒有受到重用的,以為以前張啟並不需要他這種玉石匠人,隻不過收都收了所以也一直培養著,難免以後需要。
    幸好當初自己沒有讓他們改行,今天才敢放心的將這些難得的水晶交給他們打磨。
    材料送到後,張啟就出了騎砍世界。
    次日,張啟將一封任命書交給了劉珀倫,隨後目送他騎馬離開。
    任命書中自然是海軍建製相關。
    他一時半會還回不去烏桓,所以便讓劉珀倫自行組建。
    一連兩天,騎砍世界過去了四十八天。
    張啟再次進入。
    而玉石匠人們也不負重托的將兩片晶瑩剔透不參與一絲擦痕的鏡片遞給了張啟。
    用可拉伸的圓筒組裝了起來,張啟閉上一隻眼將它放在了睜開的眼睛上,下一秒,遠處的景象宛如就在眼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