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案

字數:4994   加入書籤

A+A-


    “那是說你承認拿過這個錢袋子了”小豆子說著將錢袋子還給尉遲,隨後手指比劍,指向剛剛他們一行人做過的位置看向掌櫃的問道:
    “掌櫃的,你接手這個店多久了”
    “四年有餘。”那掌櫃的算了一下,側頭說著。
    “那您應該也能知道在那裏能將這個店一覽無餘吧”
    “正是那個位置沒錯。”
    小豆子點點頭,隨後目光狠厲的看向被擒住的小廝。
    “你的手法雖然精湛,但無非就是撞一下人而已,手速是快了些,我們在這裏觀察了幾天,這幾天隻有你頻頻從二樓走下來然後撞上來這裏吃飯的食客。”
    那小廝剛要反駁,小豆子搖搖頭再次開口:
    “你先聽我說完,光這些奇怪的行為是不夠的,你可知每次你撞完人不管有沒有得手,都會去那個沒人的角落走一圈起初我以為那裏是什麽重要的地方,可當我看到其他人並沒有奇怪的地方便開始懷疑你了。”
    那小廝聽完,便跪到小豆子麵前,開始不停的搖著小豆子的裙擺,瞬間滿臉的鼻涕淚。
    “大人,我家裏上有老下有小,求您在給我一次機會,我做這些也是為了給病重的家眷買藥啊!”
    “你們這裏的每一個人我都調查過了,你家裏就你自己。”小豆子抽出自己的裙擺向後退了一步。
    隨後伸手示意門外那些站著看熱鬧的衙門捕快將這人帶走,等人被帶走後尉遲循融再次看向小豆子表示感謝。
    “再下尉遲循融,日後有什麽需要我幫助的”尉遲想了想最後釋然的搖搖頭,自己在長安的日子一年到頭也就那麽幾天便換了話頭“不知大人怎麽稱呼”
    “再下武堯安,不是什麽大人,隻是在幫唐臨大人做事。尉遲女俠這賊人已經被捕,還需你去跟我們去趟大理寺寫一下訴狀。”武堯安的神情不容拒絕。
    但是那稚嫩的臉還有聲音加起來,活像一個模仿大人做事的小耗子。
    “那是自然。”正說著,那小廝已經提著食盒,交到了尉遲手中。
    “掌櫃的,也跟我們走一趟吧。”
    大理寺審訊室,尉遲一邊吃著飯一邊聽著武堯安在旁審訊,時不時的還看向她頭頂上的發髻。
    可能是頭發太多臉太小的緣故,長安城的女子梳丫髻都會顯得俏皮可愛一些,而眼前這位雖說也有些可愛,卻顯得格外的笨重。
    “大理寺現在也管這種事情了”尉遲將餐盒收好又放到了腳下問道。
    “不是,衙門覺得案子小,而且他們最近也抽不出來人,我見遲遲不結案恐抓不住他,就去探訪。”武堯安看向尉遲的眼中有一些羨慕,又用傲嬌的口氣說著。
    “簡單來說就是整個刑部的人隻有她最閑,所以才派了我們幾個過去。”大力將手中的毛筆放下,雖說語氣有些不平,可還是把手中記錄好的案卷呈給武堯安。
    看的出來這個人雖然有些不爽,可還是會礙於尊卑屈服,也是一個懂分寸的人。
    “耽誤你這麽長時間實在是不好意思。”武堯安將案卷放好再轉身沒有了剛剛的嚴肅,熱情的攀談道:“不過女俠可是鄂國公的孫女”
    武堯安對長安城大家小家的事情是無一不知無一不曉,這鄂國公不是別人正是開唐名將尉遲恭,如果沒猜錯,眼前這位便是國公府那位常年不在家的嫡孫女。
    如今鄂國公年事已高,要說到鄂國公府也算是讓人唏噓,老國公貞觀十七年便告老回鄉,聽說現在每天都在家迷戀一些長生的法子。
    光是以為煉丹把宅子不知道炸了多少次,就連武侯鋪去滅火都去了十幾次。
    家中本都是嫡長子尉遲寶林在打理,可也因為在外上任無暇估計鄂國公。
    這寶林一脈有三子,大兒子尉遲循毓現任潞王府倉曹參軍,也是對家裏唯一一個還在長安城當官的人。
    二兒子尉遲循儼不知什麽原因早已遁入空門,現在已經是大相國寺有名的高僧,甚至麵見皇室的次數要比他那個當官的爹還要多。
    寶林最後一個孩子就是這尉遲循融,雖不知道什麽原因,可卻常年遊走於江湖行俠仗義,關於此人的記錄少之又少。
    如今鄂國公府倒是還有一個未出閣的少女,尉遲循月。不過卻不是尉遲寶林所出,而是寶林的弟弟寶環之子。
    這寶環的大兒子早戰死沙場,留下兩個女兒,一個叫尉遲循闕早已嫁給秦有道之子秦瓊子,另一個便是這尉遲循月,如今偌大個鄂國公府都是她再打理。
    武堯安想了一下,這尉遲循月的年紀應該與她不相上下,可卻還未有可以婚配之人,真是家族沒落!
    “正是在下,既然你已經知道,那今天之事算是我欠你個人情,日後有需要幫助的地方可直接書信鄂國公府,他們能找到我的。”
    尉遲見對方知道自己的來頭便也不藏著掖著,這錢雖然丟了也就丟了,國公府還不差這些,可對方已經點明,那也權當是一個人情關係。
    “公門之人本就當維護秩序,還百姓一方安定。這是我的職責所在,你並不欠我什麽人情。”武堯安說著大義淩然,完全沒有了那少女的模樣。
    循融點點頭,並沒有多大感觸,這種話對於剛出學堂的人來說很有鬥誌,可她這個跑江湖的來說就如同今天你吃了嗎
    人心險惡,有些事情並不是有理想,有報複就行的,在實力麵前其他一文不值。
    話音消失許久,就在尉遲起身要走時,武堯安又接著說道:
    “不過我也是一個向往俠義江湖的人,要是女俠不嫌棄我們可以交個朋友。”
    說道這,武堯安就像打開了話夾子一般。
    “你別看我長得小,可我也是想做一個俠女的,大唐尚武,可我卻長得小,打小就練過了十八般武器,哪個都不行,拳腳上的功夫也比不過別人。”
    聽到這話尉遲忍不住彎了下嘴角,這武堯安長得也不算是小,可現在崇尚豐腴,她的身材確實有點幹瘦些,但也沒到她說的那般可憐。
    “你若是想,可以去鄂國公府找我。”尉遲說完便一手提著食盒和藥膳,另一隻手拿著唐刀離去,留下了一個颯爽的背影,令武堯安無比的羨慕。
    收回目光武堯安看向在整理案牘的書童,心情大好。“唐大人呢今日怎不見他在大理寺”
    “您走後沒多久聖人便將大人叫去了宮中。”那書童麵向武堯安微微低頭繼續說著:“大人有幾句話讓我跟您說,今是拜月節,少卿將這小偷抓住便可回家跟家人過節了。”
    武堯安點點頭,正好她也準備回家去看看。
    皇宮大殿內鴉雀無聲,向來以仁厚而稱的聖人剛剛發了一通火,內官紛紛低頭,都怕殃及到自己。
    唐臨卻將折子撿了起來,上麵無疑不在說他唐臨反複權貴,任意妄為,竟然讓一個女娃在大理寺查案。
    “很久之前這武堯安便是臣的門生,臣知道其查案的本領,臣認為有才能之人就該為我大唐效力,與其他無關。雖然這麽說會被世人誤解,可我問心無愧!”
    唐臨知道聖上並沒有真的降罪與他,畢竟現在武昭儀正在風頭,這武堯安又是武則天的堂妹,眼下隻是缺一個能說服眾人的理由。
    “陛下有所不知,這武堯安早在幾年前就拜於臣的門下,甚至比武昭儀入宮還要早。”
    那時武則天還在肆力禮佛,所以他結黨營私的名頭便不攻自破,唐臨見聖人麵色緩和繼續說道:
    “武堯安的嗅覺異於常人,又有識人斷案的聰明才智,也跟在臣身旁幫助推理不少的案件,這些大理寺人人都可作證,若不是她有如此本領,那些人又怎麽會信服她。”
    唐臨說著偷偷瞟了一眼對麵人的臉色,突然大聲的強調著:
    “臣自知她身份尷尬,所以一隻都沒有給她過多的權利,雖是大理寺的少卿,可隻是有推案的便易隻權,並無過多調閱卷宗,調人的權力。”
    唐臨說完佯裝虛弱的咳嗽了兩聲,隨後一臉幽怨的看著天子。
    “如今我年事已高,很多需要舟車勞頓之地已經不適合再去了,武堯安是老臣一個得力的門生,還請陛下明鑒!”
    李治聽了他這一番話擺了擺手,“朕知道了,今日是拜月節,你也回去吧。”
    手下人做的這些事情他身為一國之主怎麽會不知道現在叫唐臨來也不過是為了敲他一下,日後若是出了亂子這個鍋該由誰背。
    不過這唐臨確實也是一把年紀,但主動背鍋和被動背鍋對他這個天子來說區別還是很大的。
    武昭儀剛被他接回來不久,家中已經沒有在朝為官之人,這武堯安能在大理寺為官,對她來說也是一個依靠,也能讓其他人看清,風向到底是吹在哪頭的,好讓他們少寫一些這樣沒用的折子。
    站在鄂國公府的朱紅高門前,尉遲看著站在麵前的幾名肅穆的護衛,有些麵生,於是將象征著她身份地位的魚符,還有家裏的玉佩亮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