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先生的生財之道?
字數:4274 加入書籤
胡亥一番話說的大義凜然,顯然十分符合秦始皇的胃口。
秦始皇聞言,果然大喜過望,哈哈大笑兩聲,“胡亥說的不錯!總有一日,我大秦必可真正做到一統天下!”
江夏,“……”
說這話的要不是胡亥,他就信了。
通過這幾日的教學,江夏算是發現,胡亥這孩子小聰明實在不少!
胡亥很能隱藏自己真實的一麵,總能很敏銳的察覺到對方的心情,也很會順著對方說話。
可以說把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修煉的爐火純青。
秦始皇最寵愛這個小兒子,也不是沒有理由的。
“父皇!”胡亥揚起臉,十分認真的道,“既然我們的目標是一統天下!大力士到底是高句麗何處之人,還有那麽重要嗎”
管他到底是哪裏人,直接出兵讓他交出六國餘孽!
到時候,管他能不能交的出人,兵馬都出動了,難道他們交出一個六國餘孽就能讓大秦收兵
“先生既然想要高句麗做漁場,不如咱們就打下來送給先生!”
江夏,“……”
他要這麽大一個漁場做什麽
他又不喜歡吃海鮮。
“胡亥說的不錯!”秦始皇滿意的將手搭在胡亥的肩膀上,哈哈大笑兩聲,“馬上傳令回鹹陽,整頓兵馬!等日後打下高句麗,朕封先生為高句麗郡守!”
江夏,“……”
雖然他不喜歡吃海鮮,但白送的朝鮮半島,哪有不要的道理
隻是,讓秦始皇和眾多公子都沒有想到的是,消息一傳回鹹陽,馬上就有無數反對的奏折送到了陽武。
“天下初定,民心不穩,當休養生息。”
“為了區區六國餘孽,不值得出兵。”
“大秦乃是天朝上國、禮儀之邦,出兵攻打高句麗於理不合。”
“匈奴未滅,不宜再動兵戈。”
“國庫空虛,無力支持。”
……
千奇百怪、各式各樣的理由。
秦始皇看都沒看,隻盯著最後治栗內史傳來的消息,“國庫空虛”。
秦始皇長歎一聲,什麽是有心無力!
這就是有心無力!
沒錢!
沒糧!
“父皇為何歎息”
秦始皇將治栗內史傳來的消息遞給胡亥,“國庫空虛,若想出兵,恐怕要再等幾年才行。”
一統天下,打的是錢糧兵馬!
隻可惜,不知道他能不能等到一統天下的那一天。
最近這段時間他一直住在陽武,可再也沒有天籟之音提醒他增長壽命。
隻增加了區區十年壽命!
仙人,為何不給他增加壽命了呢
難道是因為他最近所作所為,引起了仙人不滿
就在秦始皇歎息的時候,胡亥直言道,“國庫空虛,可先生的陽武有的是錢呀!為何不讓先生傳授一些生財之道”
嗯
生財之道
“胡亥可知陽武主要的收入來自什麽地方”
胡亥想了想,然後十分認真的回答,“陽武一地鼓勵經商,商人都十分有錢。商人有錢之後,就會上交稅賦,又會雇傭人手。下人有錢之後,又會購買各種東西,隻要有需求,就會有人賣。如此一來,錢財一直在流通,讓每個人都賺到了錢,衙門也有了錢。所以,陽武每個人都有錢!”
若是江夏聽到胡亥這番話,一定會大驚失色。
胡亥,居然想到了不少朝廷命官都沒有想到的!
就連當初的李由都比不上胡亥!
胡亥,玩心極重,但思維也是真的活絡。
秦始皇認真想了想,看似錢財並沒有增加,實際上每個人經手的人都享受到了。
若是他出兵的時候,用錢財購買了糧草,糧草商販賺了錢,又能有多少人受益
到時候,錢財從國庫流向百姓,百姓又會花費,商家賺了錢又會再交回國庫……
隻是,道理是這個道理,還是需要好好算計一番才行。
秦始皇笑著讚賞了一句,“看來最近跟著先生學了不少東西啊!”
胡亥喜滋滋的點頭,“當然了!先生學識淵博,不拘泥於一家之言,我們要學的還有很多呢!”
“不錯!”秦始皇滿意的點點頭,“先生集百家之長,所以朕才說,你們隻要學會了先生一成的本事,治理國家也就綽綽有餘了!”
胡亥聞言,眼睛一亮,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父皇將先生看得十分重,而自己是先生的得意門生!
不比長兄要好得多
父皇……
是不是打算把大秦基業,交到他手上了
“依你看,先生除了鼓勵商業之外,還有什麽賺錢的手段”
胡亥歪著頭想了半天,腦海中閃過不少玩樂場所,“先生曾經讓人帶我去見識了不少賺錢的地方,其中賭場、遊樂場之類的地方時常人滿為患。”
“據說青樓也是銷金窟,可日進鬥金。此外,先生還弄了一個拍賣行,所賺金錢簡直不計其數!”
當然,這其中大多數都是胡亥自己喜歡去玩的地方。
既然自己願意在裏麵大把大把的花錢,想通過這些手段來賺別人的錢,不也是易如反掌
秦始皇一愣,賭場他倒是知道,不過……
“遊樂場是什麽地方青樓又是什麽地方拍賣行又是什麽地方”
胡亥輕咳一聲,也不知道是激動還是期待,耳根微微泛紅,“青樓……就是女子賣身的場所,聽說可日進鬥金!十分賺錢!”
“遊樂場就是給孩子們玩樂的地方,裏麵有很多好玩的東西。”
“拍賣行就是召集一群人來買東西,價高者得!不過,拍賣的東西似乎都很有價值,所以經常會拍出天價。”
胡亥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周圍,壓低了聲音道,“拍賣行主要是賺取抽成,不過,以我的觀察來看,其中不少的好東西應該都是先生提供的!所以,先生不隻可以賺取高價,還能賺取抽成!可得錢無數!”
“嘶……”秦始皇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拍賣行,秦始皇剛來陽武的時候曾經在路標上見到過。
當時江夏說隻是個買賣東西的地方,他也就沒有過多詢問。
沒想到,居然是如此個買賣法
“父皇可要去拍賣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