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軍圍城!

字數:4650   加入書籤

A+A-




    提起吳大帝孫權,漢昭烈帝劉備的臉上,也滿是厭惡,說道:
    “曹賊,若是你此來,隻為告知我康熙禦駕親征一事,那便速速離開。”
    魏武帝曹操指了指漢昭烈帝放在身側的赤色仙劍,以及城下數萬士卒,說道:
    “玄德,你當真要自尋死路?”
    “康熙為報殺子之仇,親率二十萬鐵騎出征,火炮更是數不甚數。”
    “隻你一人,以及這剛訓練不足一月的士卒,如何能護住這滿城百姓?”
    或許在外人看來,他們兩人乃是生死大敵,但魏武帝對漢昭烈帝卻很佩服。
    一生奉行仁義,百折不撓!
    正如他當初所言,今天下英雄唯玄德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
    倘若不是身處亂世,他很願意和漢昭烈帝成為知己好友,一起效忠大漢。
    漢昭烈帝劉備握住赤色仙劍,冷冷說道: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魏武帝曹操聞言,並不意外,大笑著起身,說道:
    “玄德,那便讓孤看看,你有何底氣,敢如此自信。”
    “孤這些時日招攬的士卒,便悉數送於你了,孤要親往順天府,看看孫十萬準備耍什麽陰謀算計!”
    話音落下,一縷縷文氣匯聚,化作一頭活靈活現的騰蛇,帶著魏武帝飛向雲端,消失在天際。
    漢昭烈帝劉備扭頭看向城中,目光掃過那些百姓,自語道:
    “二十萬大軍?不過拚死一戰罷了,有何可懼?”
    ……
    聊天群內。
    漢高祖劉邦:哎,玄德的性子太剛烈了。
    明思宗朱由檢:其德昭昭,其誌烈烈,倘若漢昭烈帝和溫侯一般,恐怕漢末亂世早就結束了。
    明思宗朱由檢:勝者一定是魏武帝。
    漢高祖劉邦:我的意思是,玄德明明能讓曹賊打頭陣,若是曹賊死在康熙手中,也算是罪有應得。
    明思宗朱由檢:……
    ……
    諸天擂台。
    時間飛逝,一轉眼,便已是數十日過去。
    清晨。
    震耳欲聾的馬蹄聲遠遠傳來,大地在隱隱震動。
    隻見黑壓壓一片,好似一望無際的鐵騎,自四麵八方湧來,將整個應天府團團包圍。
    康熙在眾將的簇擁下,緩緩走下龍攆,看著遠處的應天府,自信的說道:
    “此戰,朕定會大獲全勝!”
    “大清康熙盛世,哪來的什麽仙人,分明就是蠱惑百姓的妖人!”
    眾將連忙附和道:
    “陛下禦駕親征,那妖人定然會嚇破了膽子,準備祈降。”
    “陛下,那城中百姓,都被妖人蠱惑,不如屠城,以儆效尤!”
    “沒錯,不屠城,不足以立威!”
    此番康熙所率之兵,皆是滿清八旗,無一漢人,說起屠城,就如家常便飯一般。
    康熙騎上戰馬,走出軍陣,吩咐道:
    “來人,傳朕聖旨,城中百姓,若是出城祈降之人,可免死罪!”
    “一個時辰後,還有待在城中的百姓,一概視作妖人手下,誅九族!”
    數百親衛策馬上前,衝到應天府城下,高聲喊道:
    “傳陛下旨意,一個時辰內,不出城祈降之人,一概視作妖人手下,誅九族!”
    “傳陛下旨意,一個時辰內,不出城祈降之人,一概視作妖人手下,誅九族!”
    ……
    城牆上。
    楊複明緊緊攥著手中大斧,冷冷望著身旁眾將,罵道:
    “俺倒要看看,誰敢出城祈降,看俺不砍下他的腦袋祭旗!”
    武將們被氣的咬牙切齒,紛紛反駁道:
    “複明,你這莽夫,莫非以為本將是那貪生怕死之輩不成!”
    “大不了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能站在這裏的武將,皆是反清複明的義士,又誰有是貪生怕死,搖尾祈降之輩?
    漢昭烈帝劉備製止眾將爭執後,靜靜思索著破敵之策。
    ……
    聊天群內。
    隋煬帝楊廣:終於開始了,不枉費朕等了這麽久,漢昭烈帝可一定要贏啊。
    隋煬帝楊廣:若是輸給一個蠻夷皇帝,那可就貽笑大方了。
    漢高祖劉邦:哎,群主,真的不能讓我去幫幫玄德?
    明英宗朱祁鎮:幫?莫非你漢朝也想像孫十萬一般,違背承諾?
    漢高祖劉邦:自孫十萬違背承諾時起,原本的約定,就已經蕩然無存了。
    明思宗朱由檢:漢高祖,恐怕你就算此刻親臨戰場,讓漢昭烈帝退兵,他都不會聽。
    漢高祖劉邦:……
    明太宗朱棣:誰說漢昭烈帝一定會敗?
    明太宗朱棣:滿清蠻夷舟車勞頓,已是疲兵,若是久攻不下,士氣大跌,漢昭烈帝就有獲勝機會。
    明英宗朱祁鎮:太爺爺說得對,就像洪都一戰,朱文正坐鎮孤城,可是抵擋了陳友諒六十萬大軍的圍攻。
    明英宗朱祁鎮:足足堅守了八十五日,如今漢昭烈帝莫非連兩個月也守不住?
    明太宗朱棣:你這不肖子孫,朱文正是你叫的?
    明英宗朱祁鎮:太爺爺息怒,孫兒知錯了。
    宋太宗趙光義:也不知群主是怎麽想的,朱文正用兵如神,戰功卓越。
    宋太宗趙光義:最後竟然落得個被軟禁,鬱鬱而終的下場,真是可惜。
    宋太宗趙光義:倘若朱文正生在朕這一朝,朕必然委以重任。
    隋煬帝楊廣:宋太宗,你還是別說大話了,依你這性子,不賜朱文正一杯毒酒,就不錯了。
    宋太宗趙光義:隋煬帝,你莫要汙蔑朕!
    宋太宗趙光義:朕豈會沒有容人之量,倒是群主,對自己的侄子都如此刻薄寡恩。
    群主:哎……洪都一戰,文正他一戰成名,卻也因此害了他。
    群主:文正是咱的親侄子,咱一直把他當兒子撫養,怎麽可能會害他?
    群主:文正當初跟咱渡江時,攻下集慶路,屢立戰功,咱問過他想當什麽官。
    群主:是文正親口說,先給親戚封官,何以服眾,不曾想……
    漢高祖劉邦:群主,有沒有一種可能,朱文正隻是謙虛一下,沒想到你當真了。
    群主:……
    漢高祖劉邦:你想啊,洪都一戰,朱文正一戰成名,心高氣傲,自然不會再是當初的他。
    漢高祖劉邦:你不賞賜他高官厚祿,朱文正肯定是誤以為你怕他功高震主,這才投靠張士誠。
    明太宗朱棣:就憑文正?也配功高震主?
    明太宗朱棣:漢高祖,你太看得起文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