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豎子不足與謀(求月票!)

字數:7762   加入書籤

A+A-


    第430章豎子不足與謀求月票!)
    在今天,殿試名次已經傳播開了,尤其這次居然前三名都提前泄露,更是引發了巨大關
    官場最不乏心思多的人,很多人都開始琢磨,朝廷這是什麽意思?難道這是想要“廣泛征求意見”?
    不過對於被打砸過的那五家官員,以及禮部尚書沈鯉的女婿而言,這個消息簡直如同五雷轟頂!
    為了大局忍辱負重,最後等到的就是林泰來當狀元?那不就白挨打了嗎?
    尤其沈尚書的獨生女直接炸了,帶著丈夫扔下父母老兩口,離家出走
    而吏科給事中史孟麟完全無心工作,過了中午就拖著沉重的步伐回到
    他看了看仍舊破爛的大門,長歎一口氣,繼續往裏
    又見自家悍婦坐在堂上,嗑著瓜子,一邊吐著瓜子皮一邊說:
    “噫!夫君說的真好,隻要忍他、讓他還有什麽,再待幾天你且看他?
    所以就是讓妾身看狀元麽?這樣打人砸門的狀元確實挺稀奇”
    史拾遺冷漠的側頭躲開瓜子皮,但瓜子皮還是落到了肩上,於是他又無情的隨手拍
    然後說:“給點臉麵,一會兒有幾個客人要過”
    史拾遺確實已經派人去通知其他幾家同道了,今天說什麽也要聚
    不多久,有薑士昌、王繼光、馮景隆等數人到訪,這些人不是給事中、禦史就是禮部官員,先前都被安排過“打砸題”套餐
    幾人不禁同病相憐,一起長籲短
    往年的先不提,這次從林泰來進京開始,他們清流勢力就不停的纏鬥
    趙南星出手潑髒水,直接被反潑成一個金瓶梅作者,至今還在自閉低
    其後的輿論壓製,又被林泰來兩個月持續不斷的大肆氪金給破解了,聽說前後已經燒了二千多兩銀子,相當於六七套京城黃金地段三進
    等到了會試中,又遭受到林泰來神經病一樣的警惕心,準備好的各種小動作都失效
    會試結束後,林泰來繼續保持高強度的先發製人,瘋狂的打砸,不但把熱點都搶走了,還震懾了不少人,連落第士子鬧事都組織不起
    殿試更不用說了,他們的領袖、禮部尚書沈鯉已經臥床不起,閉門不見人
    他們一開始還能主動做點事,但越到後麵越發現,他們幾乎什麽沒法做了,道路似乎都被林泰來先下手堵死
    被敵人騎臉輸出的感覺很不爽,被敵人一次又一次反複騎臉輸出更不爽!
    但被敵人一路騎臉輸出之後,敵人還能搶走狀元,那就是不爽到要發
    “還是有機會”史拾遺對眾人說:“正所謂,乾坤未定,皆有可能!
    據我精心研究,綜合各方麵因素,殿試第三名陶望齡更適合當狀”
    隻能說,有時候官場中仿佛有一套公式,不同的人也能演算出一樣的結
    科舉大省的名門世家、父輩一堆官員、心學正統傳人、和首輔關係密切陶望齡身上的要素,不止一個人能注意
    客人中叫馮景隆的說:“但他不是我們自己”
    史拾遺很果斷的說:“不是我們自己人不要緊,當前最重要的是,不要讓林泰來當狀元!
    不然我們這些人包括大宗伯,就成了天下人笑柄!
    甚至可以說,隻要不是林泰來,狀元換成誰都行!”
    對此大家都同意,如果林泰來成了狀元,他們五家和沈尚書就被釘在恥辱柱上了,最起碼被恥笑好幾
    史拾遺對馮景隆說:“想說服皇上更換狀元,我們的份量都不夠,起碼需要一批閣部院大臣出
    故而這幾日我們要抓緊時間分頭行動,各自遊說大臣去,另外還要說服陶望
    浙人中官位最高者乃是都察院吳時來和刑部陸大司寇,吳時來屈節投靠首輔不足與
    所以就拜托你這個浙江人與我一同前往,遊說陸大司寇”
    馮景隆鄭重其事的點頭道:“在下一定盡力而為!”
    如果放在其他時代,幾個言官就想搞大事簡直癡人說夢、不自量
    但是在晚明就不稀奇了,中下層言官在政治上異常活躍,組織搞事不在話下,甚至還是政鬥的主要力量,以下犯上以下克上更是家常便
    幾人商議完畢,以及統一了口徑,史拾遺和馮景隆便一起出門,去遊說大司寇陸光
    昨日才結束殿試讀卷,參加了讀卷的大臣除去申首輔之外,大都在家休
    所以史拾遺和馮景隆很順利的就見到了陸光祖,並深談了半個時
    陸光祖沒有直接同意也沒有反對,隻說需要一天時間考
    對此史拾遺也表示理解,大概陸光祖也需要詢問一下各方麵的態度,綜合考量後再做決
    最後史孟麟勸道:“大司寇與陶望齡之父乃是同年,提攜晚輩理所應”
    談完後,史拾遺和馮景隆就往外走,可是剛走到陸家大門口,就看到數十條眼熟的大漢出現門外!
    史拾遺驚愕的停住了腳步,不敢走出去
    臥槽!大門外的林大官人也很意外,沒想到正好遇見這兩人,這可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非要闖
    正尋思用什麽由頭開局,這不就來了現成的嗎?
    林大官人興奮的大手一揮,喊道:“你們果然勾結在一起了!
    你們兩人的業務和刑部毫無關聯,在殿試讀卷剛結束時就來拜訪陸尚書,還能為了什麽?
    傳言果然不錯,你們一定是謀算著改變皇榜,捧同為浙中同鄉的陶望齡上位狀元!”
    大義到手,二話不說,直接開打!
    史拾遺和馮景隆的車轎、仆役此刻都在大門外候著,直接就遭了
    馬都放了,車都劈了,轎都拆了,人都躺
    但林大官人還不走,就堵在陸府大門口,亂七八糟的叫囂著口
    史、馮二人根本出不去,又逃回了陸家裏麵,找陸尚書求
    刑部因為業務特殊性,自身還是有點直屬武力的,而且刑部就位於城西,距離官宅區非常
    於是大司寇陸光祖迅速派了仆役,從側門出去,從刑部喊人過來救
    又不到半個時辰,聽到稟報說,已經三百刑部禁卒衝了過來,感覺已經控場的陸尚書便招呼史孟麟、馮景隆坐下喝
    但是又過了一會兒,陸尚書感覺手裏的茶盅還在燙手,就見門子衝到書房,慌張的叫道:“刑部卒子都被擊潰了!”
    陸尚書又驚又怒:“三百對五十,優勢如此巨大,怎麽卻如此迅速就潰敗?”
    門子繼續稟報說:“林賊那夥人一開始假裝畏懼,且戰且退,逃進了東邊小胡同
    而刑部卒子就追了進去,但胡同狹窄,人多也施展不
    這時候林賊率領家丁突然就打了一個反衝,他在大笸籮結陣的掩護下,親自充當箭頭一馬當
    而刑部卒子的前排根本擋不住,一批批的被擊潰了,隨即就全麵大潰敗!
    而且還有一百多個潰兵逃進了府裏,全在前院聚著,林賊又堵在了大門外!”
    陸尚書恍恍惚惚的還以為自己不是京城尚書,而是個邊鎮的督
    平常隻看到那些勳貴靠打架解決矛盾,動輒為此聚集數百人群
    難道混文官圈子,也要靠武力來說話?
    史孟麟這時候進言說:“林賊隻在大門外堵著,沒有敢砸毀門庭,說明林賊對大司寇尚有顧忌,如此隻能請大司寇親自去退敵”
    當然,如果林泰來真敢對位列朝廷七卿的刑部尚書動手,那結果也不
    陸尚書深吸一口氣,起身就往外
    到了前院時,果然看到亂糟糟的一百多殘兵敗勇,惶惶然的朝著大門張望,唯恐敵人打進來似
    陸尚書沒管這些垃圾,昂首闊步的繼續走,臨近大門時,稍稍停滯了一下腳
    這並不是害怕,而是要醞釀一下朝廷七卿睥睨凡俗的氣勢!隻要林泰來沒造反,就不敢直接對自己動手!
    走到大門正中,陸光祖正要說場麵話,卻陡然睜大了眼睛,差點以為產生了幻
    林泰來的粗壯雙臂竟然被草繩縛在背後,垂頭站在門外!
    而且林泰來旁邊還多出了一個老官員,陸光祖認得出來,乃是吏部左侍郎趙誌皋,這也是個浙江
    隻見在此刻,趙誌皋怒目圓睜,指著林泰來,嚴厲的嗬斥道:
    “誰說我們浙籍大臣會勾結串聯,推舉陶望齡上位?我怎麽不知道?
    你也是即將登皇榜入朝的人了,為何對謠言毫無分辨能力?聽到什麽就信什麽?
    伱又怎敢聽風就是雨,到大司寇門庭鬧事?”
    陸光祖:“???”
    這是什麽戲碼?太突然了,一時間反應不過
    瞥見陸尚書出現在門口,趙誌皋繼續對林泰來狂噴了兩句:
    “如果不是我到場阻止你,你就要惹下滔天大禍了!你必須要向大司寇謝罪!”
    林大官人還是低著頭,一聲不
    趙誌皋轉向陸光祖,拱了拱手,一臉正氣的說:“林泰來聽說我們浙江人想推陶望齡為狀元,當真可笑之
    我已經勸過林泰來負荊請罪了,請大司寇處置,我絕不說情!”
    說完之後,趙誌皋還真沒有拖泥帶水,扔下已經自縛的林泰來,直接拂袖而
    陸光祖臉皮抽了又抽,久久無
    囂張跋扈的林泰來很難辦,自縛請罪的林泰來更難辦!
    如果現在“依法辦事”,順勢把林泰來關進刑部大牢,那這位準狀元必將缺席後天的祭孔典禮和大後天的金殿傳臚大
    那就開了一個動用司法手段,直接幹涉狀元選拔、硬捧同鄉上位的惡劣先例,而自己又能得到什麽?
    所有的政治壓力和道德壓力會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最後千夫所指?身敗名裂?
    敵人是不會和自己講理的,而且必將驚動天子,那自己又該如何向天子解釋動機?
    為了一個狀元,這值得嗎?狀元又沒有什麽實際權
    但是反過來想,如果現在直接放了林泰來,又非常不甘心!念頭不通達!
    林泰來成為階下囚的機會,又何其難得!錯過這次,就未必有下次了!
    腦海中反複思量的時候,陸尚書目光無意識的逡巡,忽然又發現了新的細
    如果你林泰來真有誠意,自縛雙臂的繩子能不能用最粗的牛皮繩?
    草繩又算什麽?隻要你林泰來雙臂用力,這草繩說斷就斷吧?
    還有,既然你林泰來自縛請罪,那周圍站著幾十條虎視眈眈的大漢,又是為什麽?
    這是準備一言不合,就暴起發難,繼續開打?
    陸光祖猶豫不決的時間太久,讓林大官人感到了不耐煩,便抬起了頭,催促著叫道:“縛太急,乞緩之!”
    陸尚書下意識的接話:“縛虎不得不”
    這時候,史拾遺聽說了消息,也從府內走了出來,站在陸尚書身
    陸尚書回顧史拾遺,問道:“何如?”
    而史拾遺則冷酷的答道:“公不見沈大宗伯、辛自修、李世達、石崑玉、李淶、蔡時鼎、方萬山之事乎?”
    很多話不方便當眾直接明說,所以隻能盡量暗示
    但陸尚書稍微迷茫了一下,這是什麽意思?能不能把話說得更明白點?
    隨即就醒悟了,他不再猶豫,對著林泰來揮了揮手道:
    “本部並沒有偏袒同鄉之意,也不與你一般計較!你且去吧!”
    這就是公開承諾,不會在狀元問題上搞
    林大官人雙臂用力,直接掙斷了草繩,帶著手下罵罵咧咧的走
    史拾遺卻有點急眼了,不顧禮節對陸光祖質問道:“大司寇!為何放虎歸山?”
    陸光祖迷惑不解的說:“方才不是你勸我放人的麽?
    你提起那些人,難道不是特意提醒我,不要重蹈覆轍,像他們一樣上了林泰來的圈套,導致身敗名裂?”
    史拾遺:“”
    他提起那些“先烈”,是暗示陸光祖,林泰來危害巨大!所以對付林泰來應該不惜代價,哪怕同歸於盡,也是值得的!
    這陸大司寇到底是真傻,還是裝傻?
    史拾遺不想說話了,轉身就向外走,到了路口時,忍不住仰天長歎一聲:“豎子不足與謀!亂天下者,必今布也!”
    ()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