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國子監
字數:1895 加入書籤
從林森對虛擬世界的闡述,讓李誠真正了解到所麵對的對手是怎樣的存在,也對眼前這些年輕人在工作上所麵對的大山有了更多理解。以前,還抱著對內容進行創新或許能改變現狀的幻想,當深刻意識到了社會新三座大山:渠道壟斷、資本壟斷、信息壟斷,更能理解在這新三座大山下做文化傳承工作的艱辛。自己一把年紀了,可以不在乎名利,可以心如止水,對保持傳統文化原汁原味能有堅定的信念,但眼前這些年輕人,他們能默默無聞地堅持多久李誠回想起了自己年輕時在國子監工作的日子,每當遇到挫折,便習慣坐在碑林前沉思,或許故地重遊,用年輕時的經曆能更好地和他們產生思想共鳴。
“大家把手頭上的活都放一放,今天帶大家去個地方。”說完,便帶著大家走向了曾經記錄著自己那段歲月的國子監,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機構。
“李老師,您帶我們來到國子監這裏是”
李誠環顧一周,昔日的記憶如電影膠卷般帶著曆史的痕跡在眼前播放了起來,不由感慨萬千:“國子監是元明清那會兒,芸芸學子夢寐以求的地方,正如現在的學子所向往的名校。我曾經在這裏工作了幾十年,這裏便是我揮灑青春熱血的地方,我生命中的芳華歲月便是在這裏度過的。”
“李老師,跟我們講講您的故事。”
“這個故事,得從一個地方說起,走。”說著李誠便帶著大家來到了碑林處。“以前,這些石碑在廂房裏尊放著,後來廂房挪作他用,便將那裏麵的石碑搬到了這裏。在那個年代,這裏還是露天的,石碑日曬雨淋,每一次來到這裏,我總能看到發生在上麵的變化,石碑被一點點風雨剝蝕著。”
“李老師,現在這裏搭了新棚,都被重新妥善保管了起來。”
“這些石碑現在重新尊放起來了。這裏有‘十三經石碑’塊,‘大學碑’塊,‘進士提名碑’塊,其中元代塊、明代塊、清代塊,記錄了名進士的姓名、籍貫等信息。能將名字鐫刻在這些石碑上的,也就是你們所說的功名。”邊說邊帶領大家參觀著這些石碑。
“李老師,這些石碑上的傷痕,大部分應該都是在那個年代裸露在外麵所造成的吧”
“是的,一開始吸引我來到碑林這個地方,也正是這些石碑上這些肉眼可見的變化,在枯燥的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工作裏,這些變化讓我的內心世界不再是一成不變的單調。再後來,我開始感慨,石頭這麽堅硬的東西,竟然在日曬雨淋中發生著肉眼可見的變化。於是每當我在工作上遇到停滯不前的時候,便會來到這裏,尋找變化,尋找突破。”
看著大家的表情從一開始時的愉悅陷入到了沉默,李誠招呼著大家說:“都到這邊來坐下吧,我當年便是坐在這地方望著這些石碑思考人生。”望著眼前迷茫的眾人,李誠接著開口道:“那個時候的我,也像你們現在這般迷茫,也想著去尋找突破,想著隻有改變,才能走出困境。”
“李老師,那您是找到了改變之路,突破了,才成就了現在的您”
“不是,我最終並沒有選擇去改變。隨著對傳統文化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感受到了它的博大精深,便重新回到了把這些寶貴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的道路上埋頭苦幹了起來,磨練心智,精益求精,一幹就幹到了我這個歲數,大浪淘沙,最終是時代把我推了上來。”
“在時代變遷中,石碑從廂房到露天,到給他們搭上簡易雨棚,再到搭起新的廂房。是金子總會發光,李老師,您是在跟我們講述這個道理吧”
“是的,是金子總會發光!”說完,李誠將這段人生故事釘到了思窩地圖上,坐標四e,nbj國子監碑亭所在的位置。
微風徐徐吹散了籠罩在大家心頭上的迷雲,太陽從雲層縫隙裏透出道道光芒,播撒了下來,點亮了大家心中的信念,將傳統文化原汁原味地傳承下去,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