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醫館開業

字數:4745   加入書籤

A+A-




                      許墨辰整理著傷口“這幾個是無極宗的弟子,你追的人呢。”
    唐德潤回過神來“陛下,因為是在京城中,微臣不敢施展神通,隻和對方過了幾招,沒查出來曆,不過現在看來……”
    “應該也是無極宗的了,”許墨辰毫不意外,“看來我們針對他們的行動,要加快了。”
    “是,”唐德潤點頭,“繡衣使的精銳,目前已經在岐州活動,相信不久就會傳回消息。
    至於岐州李氏,恐怕也就這一兩日。”
    許墨辰打量了周圍,這個神隱方寸之地不大,四周一片霧蒙蒙的。
    唐德潤請示“陛下,國立醫館那邊應該還在等,這裏微臣會處理。”
    京城不能出現莫名其妙的神隱方寸之地,唐德潤會找到陣眼毀棄。
    許墨辰點頭,從須彌芥子中拿出一套衣服換了,他神閑氣定“去國立醫館。”
    說是國立醫館,其實就是原來的太醫院。
    許墨辰窮,太醫院更窮,所以沒有做太大的修繕。
    但是,這國立醫館是以皇帝以及國家名義開設的。
    因此趙淩波幾乎沒有花費什麽口舌,就拉攏了京城中大部分的醫師。
    加入國立醫館、哪怕是混個位置,也等於說屬於國家編製。
    這在大乾朝還是第一次。
    此外,對於藥物,也是由幾家比較有實力的藥鋪承包。
    許墨辰想出的主意,國立醫館開藥方的紙張是專用的,然後拿著紙張,到指定的藥鋪,以合理的價格買藥。
    而賣出去的藥包,包裝上麵印著各自的藥鋪名以及衛生部的專用印章。
    等於說許墨辰構築的是一個品牌以及渠道。
    如此一來,可以杜絕其他人模仿以及以假亂真,為以後出問題追溯根源奠定基礎。
    二十一世紀的經營管理方式,自然是超越這個時代的。
    兩人來到國立醫館前,那裏已經是人山人海。
    太醫院的門口,擺放著各個藥鋪送過來的錦聯,鞭炮、喜聯等等,也堆了一堆。
    至於匾額,那是等許墨辰到了,親筆潤色後掛上去。
    張桐源帶著一眾醫師,正在搞賞乞兒的活動。
    外麵還有舞獅隊,鑼鼓震天,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民眾們聚在一起,三三兩兩交頭接耳。
    許墨辰現在入了仙道,有神識,耳目也靈敏很多。
    “原來這裏是太醫院,冷清得要死,現在怎麽這麽熱鬧。”
    “消息落後了吧,據說是當今陛下親自下旨辦理的,成立國立醫館。”
    “國立醫館?京城已經不少醫館了,國家還來插一手做什麽。”
    “那不能這麽說,張院使當年可是號稱鬼門金手,醫術自然是高超的,其他禦醫太醫也不差。”
    “價格呢,據說藥方要到指定的藥鋪取藥,這會不會貴的離譜。”
    “誰知道呢,應該是朝廷新的斂財方式吧,皇帝窮成這樣了。”
    “如果價格親民,那我回去給陛下燒香,祝其長命百歲。”
    “咦,那個不是和陛下不清不楚的永安郡主嗎,現在流言這麽多,居然還敢露麵。”
    “穿的是女官的衣服,郡主來做什麽?”
    “皇家也搞起商鋪買賣,真的是大跌身份。”
    ……各種各樣的意見都有。
    古代士農工商,這商業算是層次很低的。
    一般皇家世家貴族,還有朝官讀書人,多少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商人。
    但許墨辰不一樣,他是穿越者,他清楚地知道,商業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意味著什麽。
    沒錢,談什麽治理國家,總不能鼓勵百姓靠誌氣根骨活著。
    現實點吧,同誌們。
    人太多,許墨辰兩人根本進不去,唐德潤見他點頭示意,運起靈氣大喊“皇上駕到!”
    天雷滾滾的聲音回蕩起來,百姓們紛紛轉頭看過來。
    許墨辰從容沐浴著目光,等人群自動分開一條路,他邁步往前走去。
    張桐源等人,也快步迎了上來。
    看著他們又要行禮,許墨辰擺了擺手“沒有耽誤時辰吧。”
    古代開業儀式,很講究時辰吉利之類。
    “沒有,剛剛好。”張桐源拍馬屁。
    “好。”許墨辰上前,首先是祭拜,他象征性地點了幾炷香插上。
    然後的潤筆,繡衣使抬著大匾額過來,許墨辰握筆,在上麵點了下。
    很快,手下的人將匾額掛起來,國立醫館四個大字金燦燦的。
    許墨辰看了百姓一眼,他走了過去。
    “都是京城的百姓吧,”也不知道誰帶頭,一眾人全部行禮,許墨辰抬手免禮,“今天是國立醫館開業的好日子,這國立醫館,是太醫院的禦醫們、以及永安郡主請旨成立的。
    目的是什麽,目的是讓他們的醫術,惠及於民。
    所以才有了現在你們看到的醫館。
    朕相信,對於他們的醫術,大家是不會有質疑的。
    很多人難免會想,那在國立醫館看病,會不會貴呢,是不是專門為了權貴服務的呢。
    朕想說的是,不貴!
    永安郡主這段時間,不分晝夜和朕探討的,就是其中的深淺問題。
    我們做的,直接從源頭掌握藥材,嚴格把控品質,優化流程渠道。
    所以,朕可以在這裏和大家保證,一般的平民百姓,都看得起病、吃得起藥。
    這不僅僅是朕的念想,更是永安郡主和太醫院、還有京城一眾醫師們的念想。”
    他一說完,有人就喊了起來“陛下聖明!”
    這個時代,物資貧乏,生活水平質量不高,對於窮人,可能一個感冒都能致死。
    皇帝注重民間的醫療水平,親自過問此事,對得起聖明兩個字。
    老百姓,關心的是自己的油鹽醬醋,誰讓他們過上好日子,誰就是明君。
    於是,四下裏響起一片稱讚聲。
    誇完皇帝,然後是感謝永安郡主,還有太醫院以及京城的醫師。
    原來流言的什麽永安郡主夜宿皇宮,那是人家為了百姓請旨。
    不愧是忠良遺孤!
    至於是不是真的貢獻了自己,不是百姓們關注的重點。
    他們隻知道,真如皇帝說的,對於他們那是天大的好處。
    所有流言蠻語不攻自破,有傳播流言的,現在都是無比愧疚。
    儀式完畢,趙淩波又抬出一個大招牌放在門口。
    上麵寫明了看病的流程,以及每個醫師坐診費、坐診時間,以及每天看號的數量。
    有認識字的,便在那裏大聲宣讀。
    聽到好的地方,眾人拚命拍手鼓掌。
    許墨辰隻覺一股力量湧入,身上的國運加強一點了。
    看來,這一步走得沒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