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回來了!霍校尉抓著匈奴大單於回來了

字數:9364   加入書籤

A+A-


    此番漢軍與匈奴人的戰爭,曆經整整三天時間。
    第一天。
    漢軍被匈奴騎兵以逸待勞,倉促應戰,受困於漠北之地。
    第二天。
    漢軍祭出新式武器,打的匈奴人措手不及。
    第三天。
    便是局勢逆轉之後,漢軍圍困住匈奴人殘餘兵力,開始攻打趙信城。
    而在霍光捉到匈奴大單於伊稚斜的時候,已經是第五天了。
    兩天的長途追攆,百來名驃騎就算是鐵打的身體,也早已疲憊不堪。
    霍光沒想著立即回城,而是找了個能過夜的地方,生火,讓他們湊合著歇息一下,恢複些體力再說。
    這時候。
    霍光手中正把玩著藍鳥金冠的單於王冠,看著眼前的匈奴大單於,霍光轉頭對身邊的林耀青問道:“副校尉,這家夥嘴巴哇啦哇啦的,又在說些什麽?”
    林耀青則是說道:“霍校尉,這匈奴大單於說,您剛才自稱冠軍侯弟霍光,他怎麽從沒聽說過你的名諱!”
    霍光瞪了林耀青一眼,淡淡說道:“不對吧,這家夥眼神不善,說話間頗有村婦罵人的氣勢,怎麽可能就這句話,你給我如實翻譯。”
    被霍光點破的林耀青,隻好尷尬解釋道:“霍校尉,還是別了吧!這狗東西說的話裏麵,都是些難聽的話,對您家阿母有所侮辱!”
    侮辱雙親?
    就是含媽量極高的意思唄!
    二話不說。
    霍光當即就是一拳打在大單於肚子上,後者吃痛,又開始哇哇大叫起來。
    霍光這時候對林耀青說道:“告訴大單於,被本校尉抓住了,就是漢朝的階下囚,別不知好歹!”
    “至於我的名諱他沒聽過?”
    “很簡單,這叫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就像前兩天,我們用來打敗匈奴人的新武器,他們不也是沒有見過麽?”
    “他們沒見過,難道威力就不行麽?”
    “不還是一個照麵,就把他們打的屁滾尿流!”
    霍光一口氣說了一堆話,聽得林耀青滿頭大汗,他雖然會些匈奴語言,但估計也不怎麽精通,頂多是個二把刀的水平。
    於是。
    最後隻能撿有的沒得去翻譯。
    估計也沒翻譯的太齊全,能不能聽懂,就看伊稚斜的悟性了。
    反正伊稚斜聽完,情緒激動地又烏拉烏拉地說了一大堆。
    霍光看向林耀青,問道:“這匈奴大單於又說了什麽?”
    林耀青回道:“霍校尉,他好像在說嘲諷,說你們衛、霍兩將軍也沒什麽了不起的。打仗不是靠偷襲,就是靠武器裝備,有什麽好吹的。若不是漢軍裝備精良,他匈奴騎兵又怎會敗?”
    “哈?”霍光頓時一臉懵,問道:“他怎麽突然說這個?你有沒有好好翻譯我的話給他聽?”
    林耀青老臉一紅,但還是點頭道:“霍校尉放心,我剛才翻譯的,都是最純正的匈奴語言,這匈奴大單於,不可能聽錯的。”
    不可能聽錯?
    要是沒錯的話,怎麽突然從不知自己名諱的話題,突然就跳到嘲諷衛霍打仗事情上去了。
    霍光很無奈。
    心想著對方可能就是不甘心被抓,故意嘲諷吧!
    於是。
    霍光便說道:“副校尉,翻譯給他聽,說他講的很對,我衛霍兩將軍,就是不會打仗,但隻要會打匈奴人就行了。”
    “打的他們匈奴人越狠,我們這種漢朝將領,獲得陛下的獎勵就越豐富。”
    “還有。”
    “讓他別急,老子馬上就要抓他回去,拿去請功勞用了。”
    聽完霍光的話,林耀青撓了下頭,很是疑惑地問道:“那個,屬下有個問題,你是說幾百年前的老子,還是說你自己?”
    霍光:“.”
    另一邊,趙信城已經被擅長攻城拔寨的漢軍拿下。
    雖然沒有強大的攻城利器。
    但這種土塊堆累出來的趙信城,肯定是擋不住強大的漢朝軍隊。
    兩千年前,封建王朝與奴隸社會並存的時代。
    在這樣的世界生存。
    用“茹毛飲血”四個字來形容,絲毫不為過。
    這個時代的城牆,看上去高大,但是堅固程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離譜。尤其是這趙信城,還是匈奴人建造的。
    匈奴人建造城池,哪裏有漢人精通,自然沒兩天便被漢軍找到破綻攻入城中了。
    城一破!
    裏麵的匈奴殘部便被直接殲滅,若是主動投降成為俘虜,漢軍便留他們一條性命。
    等漢軍入城後。
    軍人們發現,這趙信城與他們漢人心中料想的城池並不一樣,這裏沒有所謂的普通匈奴子民居住。
    或者說。
    “住”在這裏的,全部是粟糧。
    不知是不是因為匈奴人提前得知戰爭即將發生的關係,將糧食全部囤積於此處。
    與其說趙信城是個城池!
    不如說它是個糧倉!
    怪不得那些匈奴騎兵軍隊的殘部,會一致性的湧入趙信城中。
    原來。
    是因為城中囤了足夠的糧食,可以保證他們一直與漢軍周旋下去,直至漢軍物資匱乏,被迫撤走。
    可惜。
    匈奴人忽略了漢軍的攻城能力。
    不然也就不會有這種想法了。
    衛青軍團在拿下趙信城後,一下子就得到了這些粟糧,迅速為軍隊補給一番。
    因為大將軍知道。
    匈奴人的這些糧食,其中有一部分是從漢朝邊境劫掠過去的。
    所以!
    衛青拿的是毫無愧疚。
    此時,校尉公叔敖走來,對衛青說道:“稟報大將軍,此城囤積了大量粟糧,已經讓軍隊以最大限度補給,可依舊餘下不少,帶不走啊!”
    大將軍微微皺眉,道:“帶不走也不能留給匈奴人,等到時撤軍,一把火燒了!”
    公叔敖連忙說道:“諾。”
    這時。
    衛青又問道:“誒,對了,霍光校尉呢,怎麽入城這麽久了,沒見到他身影?”
    公孫敖連忙搖頭,道:“屬下不知啊!”
    公孫敖這家夥,可以說是無一點帶兵之才,而且迷路體質與李廣一般。
    多次延誤軍機,然後被朝廷判處死刑。
    可西漢的製度,就是武將可以繳納贖金免去罪行,然後貶為庶民。
    這樣平庸無才的一個人。
    為什麽每每有戰事,或者說可以獲取軍功的時候,他就能成為校尉了?
    家族背景顯赫?
    不!
    而是他人際關係搞得好。
    其中最關鍵的,便是交識衛青,兩人年輕時,關係好到能穿同一條褲子。
    有這層關係。
    可以說,衛家不倒,他公孫敖永遠顯赫!
    衛青聽到公孫敖的話後,當即也隻能搖搖頭,說道:“誒,這孩子,怎麽跟他兄長一樣,一到漠北戰場,就玩起消失來了。”
    公孫敖聽到這話,不禁笑道:“大將軍,像驃騎將軍也沒什麽不好的。”
    “驃騎將軍當年十七歲,率領八百驃騎,可算是將匈奴人打了個措手不及。”
    “回朝後,更是獲得了陛下的賞識啊!”
    大將軍衛青則是搖搖頭,歎道:“你也知道去病那時候都十七歲了,我這小外甥才多大,能跟去病比麽!”
    “要是遇到點不測!”
    “我這做舅舅的,怎麽跟去病交代.”
    兩人正交談著,忽然有傳令兵通報道:“大將軍,李廣老將軍有消息了,正在漠北偏西一帶,往這裏趕來。”
    一聽到李廣老將軍的消息。
    大將軍的臉色變得有些不好看,不過也沒有說什麽不好聽的話。
    但是大將軍身旁的公叔敖卻是沒有衛青的好脾氣。
    想當年。
    公叔敖、衛青這兩異姓兄弟,初次出征匈奴,被漢武帝劉徹各自封命為將軍。
    同為將軍的李廣,仗著自己勞苦功高,出征前就一直挖苦嘲諷他們。
    大將軍衛青人好,能不計較此事,可不代表所有人都不計較此事!
    公孫敖對此怨恨頗深,說道:“哼,這個老將軍,咱們跟匈奴人打的水深火熱時,看不到他的身影。這如今解決了匈奴騎兵主力後,他倒是現身了。”
    說這話時。
    公孫敖是一點沒在意,他自己曾經也犯過迷失道路延誤戰機的事情。
    大將軍聞言,當即說道:“公孫校尉,不可亂說。”
    公孫敖隨即拱手,道:“是,大將軍。”
    此後!
    大將軍衛青派出一隊騎兵,將李廣與趙食其部共計一萬七千騎兵全部迎入趙信城中。
    漠北地界,乃是匈奴人的地盤。
    漢軍在這城裏,還是集結在一起比較安全,可以防止敵人夜襲。
    待將李廣、趙食其等人接引至城內。
    衛大將軍便讓人將其喊來,問道:“你二人失道,延誤戰機,我要問下其中緣由,好方便上書天子。”
    “二位!”
    “可有什麽要說的?”
    衛青此話意思,是給二人時間,編個像樣點的理由,好不讓他難做。
    可李廣此時卻沒好脾氣,說道:“大將軍,你要上書便上書好了,老夫能有什麽辦法。若不是你讓我率領軍隊東道迂回,老夫豈會失道延誤戰機!”
    “嗯?”大將軍聞言,也是驚疑一聲,說道:“這麽說,老將軍是在怪罪於我了?可我不是讓熟悉漠北的中郎將副使與你一路麽,你們怎麽還會迷路?”
    提到此事。
    李廣罕見的低頭不語。
    而後。
    大將軍便喊來了中郎將副使,問道:“副使,本大將軍問你,因你熟悉漠北地形,本大將軍才讓你為趙、李二位將軍引路,為何還會迷失其道?”
    聞言。
    中郎將副使跪地痛哭道:“大將軍,非我之過啊!”
    “漠北之地雖然蠻荒,但卻也廣闊無邊!”
    “屬下雖說了解漠北地形,卻也隻知一條道路。老將軍不聽,說常走之路容易被敵軍埋伏,改羊腸小道走之。”
    “這陌生之路,水草橫生,又無地形特殊之點,連我也是第一次走,自然要迷失其道啊。”
    被一副使如此說自己,年紀一大把的李廣,當即不滿地辯駁道:“你這副使,在這胡言亂語什麽?明明是你不識路,卻將事情推脫於老夫!”
    “哼!”
    “那常走之路,天上鴉雀亂飛,定有敵軍埋伏,走過去,跟送人頭有什麽區別?”
    說著話。
    這李廣還非常不滿的推了一把副使。
    見狀。
    大將軍衛青卻是說道:“老將軍何必動怒,我隻要你能說出實情便是!”
    然而。
    李廣這個時候,已然到了氣頭上,哪裏忍得了這些。
    當即就對大將軍說道:“實情?還要什麽實情,實情不就是你衛大將軍做的好事。”
    “陛下都答應老夫,讓老夫去做前將軍,打這匈奴人好獲得頭功。”
    “可你衛青,偏偏讓老夫去做什麽東道迂回的事情!”
    “你明明知道老夫經常迷失在漠北之處,卻還讓老夫做這等醜事,你自己什麽心思,你能不知道?”
    任何人,被劈頭蓋臉的罵了一遭,臉色都不會好看。
    衛青身為大將軍,更是如此。
    不過!
    大將軍依舊沒有怪責李廣什麽,倒是一旁的校尉公孫敖看不下去了,對其李廣罵道:“李廣,你敢辱罵大將軍,找死嗎?”
    大將軍一職,經常是戰時設,戰後畢!
    但衛青這個大將軍職位,可從來沒有正式被漢武帝撤銷過,甚至再往後,還要與朝中文職掛鉤。
    當然。
    這是後話。
    但無論如何,大將軍在西漢時期,其地位非常之高。
    就連西漢皇帝任命大將軍之前,都需事先擇良辰吉日,齋戒沐浴,設壇場、具禮等一係列繁瑣事項才可任命。
    所以當李廣對噴大將軍衛青,公孫敖說他是找死,一點也不為過!
    然而李廣此時確有尋死之心,但還不為重,隻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大將軍,好一個大將軍,權威並重,我李廣怎敢辱罵大將軍呢?”
    “軍隊都是大將軍一家之言!”
    “十七歲的霍去病擔任票姚校尉,老夫不說什麽!”
    “這十四歲的黃口小兒,也能擔任校尉一職?”
    “你衛青不解釋解釋什麽?”
    被直呼其名的衛青,再好的脾氣,也忍不住瞪了一眼李廣,道:“老將軍,我看你是糊塗了,軍隊怎麽可能是我衛青一家之言。霍光是我外甥不錯,但實際上並沒有血緣關係。”
    “他十四歲能成為校尉的事情,乃是陛下所準。”
    “這有何好說的?”
    然而。
    李廣對此解釋並不滿意,直說道:“陛下所準,誰信呐!陛下還讓老夫擔任前將軍,怎麽到你這,就讓老夫與右將軍東道迂回去了?”
    “霍光一個黃口小兒,就能成為校尉,他能做出什麽事情來?”
    “哼”
    “難不成,也能像他兄長一樣,斬殺匈奴單於祖父籍若侯產,俘虜單於叔父羅姑比回來麽?”
    李廣話音剛落。
    忽然。
    屋外有人傳令兵進來,興奮地大聲喊道:“稟報大將軍,霍校尉回來了,霍校尉抓著匈奴大單於伊稚斜,回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