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大漢理工!轟動長安的開端

字數:10341   加入書籤

A+A-


    送走了喝的醉洶洶的兩人,看著他們的背影,霍光的嘴角露出一絲不屑的笑容。
    賣房子隻是為了賺錢?
    嗬!
    霍光的想法,當然沒有這麽簡單。
    要賺錢,以現在他的身份地位,加上兄長和舅舅這兩個大司馬的加持,他有一萬種比這更輕鬆的撈錢方式。
    何況。
    他名下的各種鋪子,加上酒樓,造紙工廠等等,已經讓他實際財富遠超長安城那些權貴和富商了。
    用一句話來形容霍光的富有?
    他對錢不感興趣!
    之所以搞房地產,一是為了改變民生,二是為了掀起變革。
    買房的人。
    不欠霍光的錢,但欠下錢行的錢。而他們欠錢行的錢,又被霍光賺到了手裏。
    所以!
    簡而言之,霍光握住了這些人的經濟命脈。
    等房地產項目推廣到全國的時候,霍光差不多就握住了全國的經濟命脈。
    握住了全國的經濟命脈,霍光那時候,想讓他們幹什麽,他們就得幹什麽!
    當然。
    前提是不能讓朝廷發現。
    霍光要變革。
    但不能像王安石那樣明著變,因為漢武帝劉徹,是一個極度剛愎自用的人。
    你不能否認漢武帝的功績!
    但也不能忽視漢武帝殺性,在漢武帝麵前搞變法,那是找死。
    所以。
    霍光變革的,不是漢朝的製度,而是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一變。
    潛移默化的,那製度自然就變了。
    變法最難的,便是階層利益。幾千年下來,在這片土地上,幾乎沒幾人能跳出自己的階層,然後完成自己的變革。
    除非。
    一股野蠻的權力者出現,將原有反對的階層屠戮殆盡!
    這是惟一的方法。
    同時,也是為什麽,野蠻能屢屢戰勝文明的根本原因。
    滿清入關,舊明的階層利益成了待宰的羔羊。
    蒙元南下,金宋兩朝還在鷸蚌相爭,蒙元不得利益,那誰得利益?
    但這些不是霍光現在要考慮的。
    現在。
    棋盤已經擺好,霍光就應該專心下自己的這盤大棋了。
    於是。
    到了次日。
    那些建造出來的房屋,開始在長安城,長安樂酒樓舊址上建造起來的售樓部銷售起來。
    原本霍光是要給這售樓中心建造九層樓房高的。
    可惜後來被彈劾了。
    說是超過了老劉家的皇宮的高度,於是,隻能推倒了重做。
    現在的售樓部。
    很矮。
    不過,建築依舊是現代化的。
    這與周邊的漢朝建築顯得格格不入,但同時也非常引人注目。
    首日來買房子的,都是長安城附近一帶的權貴,還有漢朝全國各地的富商。
    他們為什麽會來買房子?
    商人自然是嗅到了裏麵的商機,而權貴,則是知道,東邊的一塊區域,霍光將它們給了漢武帝居住。
    紫氣東來。
    最東邊是帝王住處。
    那這些權貴,自然得加緊跟上。
    貧苦的百姓,卻來的很少很少。
    近乎於沒有。
    這讓
    霍光頗為失望,他壓根就不想賺富人的錢。
    有句話怎麽說的呢?
    富人最大的財富,便是窮人。
    這句話很刺耳,但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窮人基數大,富人才幾位啊?
    你掌握了一千萬窮人,從他們身上每人賺一個銅錢,那就是一千萬。
    你掌握了一百個富人,從他們身上每人賺一百個銅錢,也不過一萬而已。
    這,就是區別!
    房地產為何暴利?
    因為,它不是從一千萬個窮人身上,賺一個銅錢,而是賺一百個銅錢!
    在窮人身上,賺富人才能擁有的錢。
    它不暴利,誰暴利?
    霍光本意不是賺百姓的錢,他隻是為了吸引百姓來購房。
    現在百姓不敢來。
    說明他們身上沒有錢!
    所以。
    往後幾日,霍光便又重新改了房屋的銷售方式,連首付都取消了,直接零元購買。
    之後每月按揭即可。
    長安城周邊,住著三十幾萬百姓,這些人,原本就是住在長安城外。
    所以。
    他們對於突然在城外出現的這些高樓大廈,本就極為好奇。
    前些日子。
    這些空無一人的房子開始銷售,那些達官貴人紛紛入住進去。這些,百姓是看在眼裏的。
    茶餘飯後,甚至成了閑談的話題。
    現在。
    突然爆出不花錢都能擁有一套房子的消息,這些百姓自然就心猿意馬起來了。
    貪小便宜吃大虧。
    這是人類的本性。
    當他們以為房子不要錢後,村裏八十歲的老奶奶,都能健步如飛的跑來售樓的地方詢問情況。
    所以這一天。
    長安城出現了一股從未出現的盛況!
    窮苦百姓,擠滿了長安街道。
    此刻。
    司馬遷正約著杜陵蘇建、李廣之孫李陵去喝酒,卻被人擠人的長安大街給堵住了路。
    司馬遷感慨地說道:「此番盛況,好些年沒有見到了,上一次,貌似還是書紙比試吧?不過,也沒這般熱鬧!」
    書紙比試。
    比的是才華,多是權貴家族蜂擁而至。
    而這次,是麵對全部百姓的「零元購」買房行為。
    長安附近,三十萬百姓,不說全部,哪怕十分之一,都有三萬人。長安城內能容納下的,也不過三萬人原住民。
    這再加三萬,自然人滿為患。
    何況。
    聽到「零元購」,貪小便宜的人又豈止三萬。
    蘇建此時看著周邊這些窮苦百姓,頓時皺起了眉頭,道:「該死,這些渾身彌漫著窮人酸臭味的庶民,看守城門的城衛們,怎麽把他們放進來了。」
    說話的蘇建,原先是跟隨衛青作戰的副將。因為當初衛青帶軍作戰大捷,得封平陵侯。
    但後來出了趙信那檔子事情。
    蘇建所率部下,全軍覆沒,這種情況,依照漢朝的法律,該當死罪,當斬。
    不過主帥是衛青,替他攬下了罪責,免於死罪。
    最後。
    交了贖金,貶為庶民。
    說起蘇建。
    大部分人可能陌生,但提起他的兒子,眾人就不陌生了。
    他有好幾個兒子,其中一個,便是蘇武。
    沒錯!
    蘇武牧羊,就是這個蘇武!
    既然蘇武是他的兒子,那麽蘇建的年紀
    ,應該很大才對。這般年紀,為何能與李陵、司馬遷這種年輕一輩玩到一塊去?
    除了忘年交這種說法外。
    最重要的,自然有他蘇建的目的。
    目前。
    漠北已無戰事,原本時刻要遭受到匈奴人入侵的代郡,此刻不僅安全,其空出來的代郡太守位置,還成了香餑餑的存在。
    被貶為庶民的蘇建,雖然年紀一大把,但依然有著當官的想法。
    太守啊!
    漢朝的地方官,不算小的。
    李廣老將軍雖然戰死,但李家的榮譽還在,又沒出李陵那檔子事。
    李家的關係網,依舊好用。
    而司馬遷家族,乃是史家,其父司馬談,更是當朝的太史令。
    太史令是能與漢武帝劉徹說得上話的人物,漢武帝劉徹誰啊?漢朝皇帝啊!
    這就是漢朝的一號人物!
    不是誰想見就能見到的存在啊!
    蘇建一把年紀,與這二位年輕人能交談到一塊去,自是看重他們背後的家族關係。
    隻是此刻的蘇建,在嫌棄大街上人擠人的百姓們,身上散發出來的窮酸臭味。
    卻是又忘記了。
    他自己也早已被貶為庶民,與這幫人無二。
    一旁的司馬遷聽到蘇建的抱怨,當即笑道:「聽說是博陸侯向陛下建議,開設錢行,賣房,提高朝廷財政收入!」
    蘇建頓時皺眉,道:「這兩年來,風調雨順,朝廷財政應該不錯啊,還要搞這些提升幹什麽?」
    「難不成,陛下又要打戰?」
    「可漠北的匈奴,都被驃騎大司馬攆到荒無人煙的極寒之地,沒什麽戰事吧!」
    對於蘇建說的疑惑。
    李陵卻是說道:「蘇老多年未曾隨軍出征,有所不知,陛下最近對大宛國感興趣。但大宛國不願歸屬朝廷,陛下可能在這兩年內,就會對他們動兵。」
    漢武帝。
    一個「武」字,足以說明一切。
    大宛國,以大宛馬出名。
    漢武帝善於騎射,也頗為愛馬。知道周邊鄰國有好東西,那不給他打下,那就不叫漢武帝了。
    聽到李陵說話。
    蘇建兀自歎了口氣。
    他倒是想隨軍出征啊,可上次李信的事情,已經讓他不受重用。
    其次。
    自己年齡也一大把了,現在隻想著找個輕快的職位當當,安享晚年即可。
    三人原本是想去酒樓。
    當然。
    不是此間樂酒樓。
    因為李陵的原因,三人準備去的是另外兩家酒樓。可隨著大街上人流的湧動,他們竟然被擠到了售樓的門店裏。
    這裏。
    正是長安樂酒樓的舊址。
    三人隨著人流,走了進去。
    「誒,算了,看看吧!」蘇建歎了一口氣,與兩個年輕人在售樓處看了起來。
    隨著他們入店,自然也知道了為什麽這些身上散發著窮酸味的百姓們,會來買這宛如天價的房屋了。
    原來。
    博陸侯是打著不要錢購買房屋的幌子!
    自古以來,不要錢的東西,都是最好的。
    百姓得知有便宜可占後。
    豈有甘居人後的道理?
    李陵看著招牌上的字跡,淡淡一笑道:「哼哼,這些無知的庶民啊,也不想想,天上掉下餡餅的事,豈會落在他們身上?」
    「博陸侯,可是能雁過拔毛的家夥!」
    「除了陛下外,這
    世界上還能有人占他的便宜?」
    李陵陰陽怪氣的嘲諷了一頓。
    司馬遷聽在耳裏,知道他二人有矛盾,所以隻是微微一笑,也沒有多說什麽。
    但蘇建畢竟曾經是跟隨衛青大將軍的。
    對於博陸侯。
    說不上是好感,但也沒有什麽惡意。
    現在一聽曾經同僚的李廣的孫子這麽說霍光,有些好奇,便道:「少卿這話,是有什麽說法麽?」
    李陵聽到蘇老說話,當即笑道:「我敢這麽說,當然是有的。」
    「您看這裏。」
    「博陸侯在這底下說,房子是入住不要錢,但每月要交一定數量的住戶金,交到足數為止!」
    「為了防止住戶斷交,會提供樂業方向。」
    「但如果住戶故意不交每月的住戶金,就會收回房屋。」
    「簡單的說,博陸侯是用了一種方式,讓這些人,成了賣身的奴婢。奴婢甚至還有契約,他這連契約都沒有。」
    聽到李陵的吐槽,蘇建佝僂著身子,連忙往買房條款下麵看去。
    然後。
    他果然發現了與李陵說的一樣的東西。
    這讓蘇建也不禁感慨道:「還真是,這博陸侯現在榮華富貴於一身,搞這種東西幹什麽,老夫有些困惑啊!」
    李陵聞言,卻是直接開口嘲諷道:「蘇老這有何困惑的?」
    「博陸侯向來與張湯走的近,張湯什麽人,想必您比我更清楚。」
    「人嘛!」
    「向來是秉性相同者走得近,博陸侯和張湯,他們倆,臭味相投罷了。」
    李陵膽子是真大,在這霍光的地盤上,就直接批判起了霍光與張湯起來。
    一旁蘇建和司馬遷,聽到李陵的話,都不禁皺起了眉頭。
    本來司馬遷不願多管閑事。
    但見李陵這麽說話,還是勸解道:「少卿,心直口快容易遭禍事。張禦史和博陸侯,他們的事,還是不要亂說。」
    李陵卻是哈哈一笑,道:「子長兄也太小心了,人要是天天擔心這,擔心那,活著可真沒意思。」
    見狀。
    司馬遷也隻能無奈的搖搖頭。
    他知道。
    這李陵與霍光的矛盾頗深,解,是解不開了。
    算了。
    也就任由他說兩句罷了。
    這時。
    司馬遷的目光繼續轉向那購房條款上,看著看著,他忽然就被有一條款吸引了目光。
    於是又趕忙招呼李陵與蘇建說道:「少卿,蘇老,你們快看,這一條款是什麽意思?」
    李陵和蘇建聞言,連忙循著司馬遷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
    然後。
    兩人的眉頭不由自主地一同皺了起來。
    蘇老更是直接念著條款的文字,道:「減輕住戶金份額第十三條,住戶家有低於十二歲以下孩童,可來大漢理工就讀。」
    「就讀大漢理工的孩童,每月會有考核,考核成績評選為優等,可減免一半住戶金。良等不減免,差等則會被勒令退學!」
    「此條款不針對任何人,但凡家中有孩童者,皆可讓此條款生效。」
    蘇建念完這段條款後,眉頭皺的更深了。
    他的年紀,也就比漢朝少個二十來年。可活了這大半輩子,結果愣是看不明白這上麵文字?
    於是。
    隻好將目光轉向司馬遷和李陵,道:「是老夫久離長安,與其脫節了嗎?」
    「兩位小友!」
    「這大漢理工是什麽
    東西,沒聽說過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