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壞消息

字數:5261   加入書籤

A+A-


    崇禎14年4月上旬末
    晚上,周鉉回到家裏,驚動了家中所有人。
    堂廳裏,父母親、周鑒、周鑒妻子等所有人等著他。
    待行過禮、寒暄過後,周鉉將從開封帶回的禮物贈送給了大家;
    女性都退場,一般親戚關係也退場了,廳堂裏隻剩下周奎、周鑒和周鉉三人。
    父親周奎這時候臉色不好地說道:“京城裏有都是一些不好的消息,有好幾處都找上了門,問你什麽時候回來。”
    周鉉一聽,有些擔心,忙問道:“父親說的是哪些人和哪些消息?”
    周奎說道:“怡春院和迎春院都上門問過事情;
    曲阜衍聖公也派人問過;
    至於事情,那就可嚴重啊!
    朝廷官員說你在曲阜衍聖公那邊搞了260萬兩銀子;
    怡春院說你騙了他們190萬兩銀子;
    迎春院則說你騙了他們8萬兩銀子;”
    周鉉一聽,這可都是大事情啊!
    周奎繼續大聲說道:“鉉兒,就是把我周家賣了,也值不了100萬兩銀子。這如今可怎麽辦?”
    周鑒在旁邊也大聲嗬斥道:“弟弟,想不到你給家裏帶來這麽大的災難。這以後我們怎麽辦啊?”
    周鉉安慰道:“父親、大哥,我回來了會解決的。明日,我就去會會他們。”
    晚上,周鉉在想到底發生什麽事情了;還有,該如何應對這一切。
    第二天早上,早飯剛吃完,宮裏的太監便宣周鉉進宮了。
    一路上,周鉉思考著可能發生的事情。
    已經是早朝結束了,乾清宮裏的官員不多;
    周鉉行禮過後,金鑾殿上的崇禎皇帝表情並未熱情,也未冷漠生氣,他說道:“周愛卿辛苦了,這一路還好嗎?”
    周鉉拱手道:“臣謝皇上的聖恩。這次去開封,在河南巡撫高大人、保定總督楊大人等各級官員幫助下,終於不辱使命;
    臣將100萬兩軍餉和5萬石糧食送達開封,成功地抵禦了流寇的攻擊;
    連續二次擊敗了流寇的偷襲,並最終收複了洛陽。”
    崇禎麵色發生了變化,他說道:“周愛卿,可事情不是你上奏的那樣;洛陽又落入到流寇手中。”
    聽到這個消息,周鉉腦袋有點發蒙,這流寇也太狡猾了吧。
    這時候,兵部尚書陳新甲說道:“啟奏皇上,兵部得到的消息是周國舅回京後,才發生這件事的。”
    都察院左都禦史王道直站出來說道:“啟奏皇上,這次周國舅可是做了我大明朝200多年第一件駭人聽聞的醜事。
    他靠威逼利誘和恐嚇方式,勒索衍聖公捐款;
    敲詐的數量之大,可謂是曆朝曆代都沒有的事情。”
    聽到左都禦史講了衍聖公捐款的事情,周鉉馬上雙手捧著160萬兩銀票,並說道:“啟奏皇上,衍聖公及家族三位長老深明大義,他們想到皇上日夜為國事操勞就感動不已,主動向朝廷捐款260萬銀兩和8萬石糧食。
    其中,100萬銀兩和8萬石糧食已經作為軍餉發放給楊大人和河南官軍;”
    王承恩連忙過來,接過了銀票,並當場清點一番。
    朝堂中的官員眼睛都一直盯著銀票,眼紅得不得了。
    已經有人再也忍不住了,內閣成員兼戶部尚書魏照乘站出來道:“啟奏皇上,臣彈劾周國舅。
    衍聖公捐獻給朝廷的銀兩,應該要上交給戶部。周國舅如何能夠私自處理?”
    周鉉聽得很明白,這些人就是要搞事情,把別人搞差搞臭,剩下的人就是最好的。
    這件事的起源還是來自於衍聖公不信任周鉉;
    當然,站在他們的角度,這也算正常。
    但既然如此,衍聖公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代價就需要他們來承擔了。
    張四知站出來道:“啟奏皇上,臣聽聞周國舅還答應衍聖公要開辦‘皇家孔聖人學院’,沒有皇上、內閣和禮部的同意,周國舅焉能如此承諾?”
    衍聖公捐款這件事,顯然與崇禎皇帝、開封戰事有直接關係;
    但以崇禎皇帝的性格特點,他肯定不願意承擔他同意周鉉去衍聖公搞銀兩的責任。
    金鑾殿上的崇禎皇帝未吱聲,他對160萬銀兩是很滿意的,他也心疼那已經花出去的100萬銀兩,這些都是他意料之外的大筆收入;
    但是,他對周鉉做法和未及時上報很有意見;
    同時,開封看守太監和其他人的密奏也讓他有些猜忌。
    看到崇禎的沉默,眾官員更起勁了。
    內閣成員兼工部尚書陳演道:“啟奏皇上,當初周國舅領聖旨去護衛開封和襄陽,如今襄陽失守,所有糧草、軍餉和軍資都被流寇搶劫走了。
    周國舅走的路線過於彎曲、花費時間很長,最後來不及馳援襄陽;
    周國舅身為欽差,嚴重失職,導致襄陽失守。”
    左都禦史王道直再次站出來,拱手道:“啟奏皇上,臣再次彈劾周國舅在開封養私軍,並插手官軍的訓練和作戰。”
    周鉉徹底被這些人激怒了,這個21世紀的靈魂想著21世紀的官場名言: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目前,大明朝就是這樣的狀況;
    更糟糕的是,做事情的人的命運牢牢掌握在不做事情的人手上!
    而且,還沒有辦法反駁和不同意。
    上至崇禎皇帝,下至內閣成員和六部尚書,都是這個德性。
    周鉉大聲說道:“諸位大臣,當初去開封,是你們推薦本人去的;
    朝廷缺糧餉,諸位大臣也無法解決,但是本人想辦法替朝廷解決了;
    衍聖公為朝廷捐銀260萬兩和糧食8萬石,這種大義之舉,怎麽表揚和宣傳都不過;
    更何況本人也沒有同意衍聖公的要求,隻是答應回京城讓皇上聖裁;
    正因為沒有糧餉,所以要彎路經過曲阜;
    本人到達開封後,與流寇打了兩仗;
    河南官員因為擔心流寇繼續圍攻開封,所以聯名上奏折,希望本人留在開封;
    至於什麽插手官軍訓練和作戰,本人身為欽差,希望打勝仗,隻是給他們提點建議,有何不可?
    這所有的事情不是非常簡單的嗎?為什麽要雞蛋挑骨頭?
    如果諸位有能力解決糧餉的問題,那有這麽多事情!
    如果你們認為本人做欽差有問題,那你們認為應該如何做欽差才對?”
    眾官員沒有想到周鉉會這麽與他們硬拚和怒懟,因為在他們看來,周鉉不僅是一個七品的中書舍人,還是一個紈絝子弟。
    左都禦史王道直更生氣了,他拱手道:“啟奏皇上,臣彈劾周國舅,在朝堂上辱罵朝廷重臣,不尊重朝廷禮儀。
    衍聖公捐款這件事完全違背我大明朝祖製。”
    這時候,內閣首輔範複粹看到局勢很不好,連忙拱手道:“啟奏皇上,周國舅所做雖然違背朝廷規章,但事急從權,這次他也很好地馳援和解圍了開封局勢。
    臣建議,將功補過吧!”
    崇禎皇帝也不希望局勢惡化,他對周鉉的心態很複雜,有信任,也有猜忌和很不滿意,還有需求;
    他認為周鉉需要被敲打,否則以後難以控製;
    當然,他還希望周鉉繼續為他弄銀兩。
    於是,崇禎說道:“諸位愛卿,周愛卿這件事就將功補過吧!他違反朝廷禮儀,抨擊朝臣、擅做主張,朕派禮部官員給他好好教導他。
    朕收回他的欽差和尚方寶劍;
    下次再戴罪立功吧!”
    聽到崇禎皇帝的話,周鉉心情不好!
    這麽賣命替他幹事情,還認為自己有罪!
    還有這一幫老家夥,連連屁事不幹,專門在背後說人壞話。
    於是,周鉉拱手道:“啟奏皇上,臣請辭掉‘中書舍人’的官職,以免下次左都禦史彈劾臣身為皇親國戚,卻幹涉朝政。
    臣更不想下次再辛苦為朝廷做事情,又遭到不幹事情的人在背後彈劾和說壞話。”
    這一下子局麵可尷尬,可糟糕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